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培养分析(5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培养分析(5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培养分析(5篇)

第一篇:高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摘要:我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传统音乐文化,从音乐文化当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文化以及历史进程等。可以说将传统的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对民族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篇文章就将传统音乐文化和现代高职的声乐教学相结合,阐述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并对两者音乐的融入方法进行了分析,以便于可以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入

一、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阐述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已经被传承了几千年之久,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融合了多种不同的音乐形式,还融入了不同风格、不同色彩的音乐,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变成了一个集传承与兼容并收为一体的音乐体系。第一,律制特点,在我国传统的音乐当中律制是三律并用的,通常情况下古琴所用的律制为纯律,阮和琵琶所用的是平均律,被签所用的为损益律,这三者出现的时间都相对较早,且长期同时并存,难分上下。第二,节拍和音阶方面的特点。所谓的音阶指的就是由不同的音组合而成的,包括正音和偏音,通过五声性旋法来实现对音阶的调试。通常情况下,律动包含均分和非均分两种律动,二者的虽相互结合但有着不同的韵律,因此就造就了节拍,使之成为具有不同色彩的配合方式。第三,多种记谱法共同保存。所谓的记谱法就是利用相应的符号、记号等将曲子的高低音进行标记,并体现出来,如:记谱法中的工尺谱,虽然被进行了多次修改,但是在现代化的今天仍然沿用着。也正是因为谱式的多样化,融合了多种音乐,才使其在当今更加的被重视。

二、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与传统音乐文化相结合

虽然在近些年来,越发注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许多高职类音乐院校也设立了相关的课程,但缺乏实用性,以致于课程都以概念的形式出现,根本没有实质性的音乐文化内容。因此,就需要老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让自身可以正确的认识传统音乐文化,不能一味的学习西方音乐而忘乎所以。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应多接触其他的音乐形式,学习其他音乐中的优点,摒弃不足之处,要实时保持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的均衡性,不能厚此薄彼,只有让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化音乐相结合,才可以使传统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三、声乐教学中与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相结合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地域辽阔,各个民族之间都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以及语言等。当然,也正是有了这些多样化风俗、语言、文化的相融合,才使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不仅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情感表现也是变化多端。所以,就应在进行高职声乐教学时,让学生先了解不同民族的特色,风格,学会对不同情感的把握。如:在学习声乐情感表达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聆听我国民族风的歌曲,让他们感受民族的情感,之后让学生浅谈以下自身所体会到的情感,尝试性的将美声与我国的民族声音相融合,这样学生就会体会到美声与我国传统音乐存在的不同,让学生更加的了解传统音乐文化。而且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音质、音色不仅会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使学生可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音乐风味。

四、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由于高质音乐院校的学生水平、素质处于不均衡的状态,且在自身的修养、能力以及审美等方面也大不相同,所以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差异也相对较大。所以,就要求老师在完成对民族音乐的欣赏后,应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的探讨和交流,从曲风、情感、演唱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探讨,让学生对其有全面的了解。之后在通过让学生表演,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并且在表演后让学生进行赏析和评判,从而增强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如:在学习声乐艺术的情感表达这一内容时,老师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在让每组的成员欣赏完民族歌曲后来阐述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并让他们以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在表演时学生就会让自己尽可能的融入到民族音乐当中,表演后老师要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评判,对存在缺陷的地方要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好的地方要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会逐渐的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节奏、速度、音色,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全面的提升自己。

五、采用现代化的方法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职声乐教学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让我们的教学得到了技术的支持,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当中我们也应积极的引入一些现代化的技术或方法,选取一些与教材相适应的音乐原唱,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课堂当中,让学生通过听、看去体会民族风情的原声音乐,感受民族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魅力。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提前找好的民族音乐的资源以小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民族歌曲常常伴有民族的舞蹈、穿着,让学生通过听、看的方式,了解异域民族风情,体会民族音乐的美感,从而让自身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文化,将其与声乐相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

参考文献:

[1]王丽.高职声乐教学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J].艺术评鉴,2016(13):136-137+135.

[2]彭莹.高职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04):154-155.

[3]文婷婷.高职声乐教学引入传统音乐文化的分析[J].中国培训,2016(08):146-147.

[4]辜小飞.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脱节的原因及其融入策略[J].黄河之声,2016(09):37-38.

[5]李晓贰.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当代音乐,2016(03):12-18.

作者:李凤武 单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简述

摘要: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我国未来声乐人技能的重要使命,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会密切的影响到我国未来声乐事业的发展方向。但是就目前来说,在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方式落后、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有效地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健康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声乐人才,所以各高校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动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高校声乐;声乐教学;创新路径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同时,我国对声乐人才的需要量也不断地变大,且对声乐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家培养声乐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勇于承担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的声乐人才的责任。所以,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克服难题,加强对声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力度,重视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和演唱能力,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全面的声乐人才。

一、高校声乐教学创新的意义

当前高校声乐的教学效果及教学方法会对学生们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高校声乐教学质量也是评价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各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了我国的声乐艺术发展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虽然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的质量、数量、教学水平等因素很重要,但是音乐教学设施及教学设备也同样重要,而部分高校的教学设施不完善使得我国的声乐教学事业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限制了我国声乐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国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创新刻不容缓。对声乐教学进行创新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求,同时也能我国培养出更多的新时期的多元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当前我国高校在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及声乐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促进学生们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整体。高校声乐老师在进行讲课时要结合自己实际要讲授的知识来制定相应的声乐教学模式。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声乐教师在讲课时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此外,目前我国的高校声乐课程主要有声乐理论知识课程、视练唱耳课及声乐技能课等课程,高校的设置声乐课程时忽略了声乐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们在学习时缺乏创造能力和主动精神。

(二)教学定位不准确

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认为声乐教学就是培养学生们的演唱和表演能力,这就是对声乐教学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声乐教学不单单是培养学生们的表演与演唱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情感价值与审美价值。没有感情的声乐表演是不具备任何生命力的。但是当前大部分的声乐教师在教学时过分的强调声乐的表演价值,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偏差,学习效果难以得到提升。

(三)声乐教学缺乏特点

目前,我国的高校主要分为专业的声乐高校及普通院校。专业的声乐院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会更加的重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但是普通高校由于扩招导致自身的教学缺乏特点,盲目的模仿专业声乐院校的教学模式,忽视协调对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及综合能力提高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高校声乐教学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三、高校声乐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因材施教,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从声乐教学的任务、内容及最终目的出发,声乐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们的素质和条件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选取与学生情况相适应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从而尽可能的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声乐的潜能及兴趣。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向比较,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但能丰富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内容,同时也能充分的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高校声乐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重视学生们学习的主体地位

著名声乐大师沈湘认为声乐教学,教师和学生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师们教学的成败。所以,高校声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们相互实践相互合作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加强,学生们学习过程也就越简单。高校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作品赏析、声乐技巧、作品表演等多环节都离不开学生们的主管能动性。所以教师要充分扥利用声乐教学的这一特性,充分的发挥学生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学生们的沟通和交流。

(三)围绕着优秀作品,培养学生们的组织能力和审美能力

声乐表演是一门艺术,是一项集作者情感与美为一体的艺术,这要求学生们在进行声乐表演时不仅可能给展现声乐的艺术美,同时也要流露出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高校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不仅要指引学生们掌握一些表演技巧,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们在歌唱共鸣、歌唱呼吸等基本功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观的教育与培养,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声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始终围绕着优秀作品,分析它表达的理念、创作的背景等多方面,与学生们形成有效地互动交流,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在秉持探索、创新、实践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快自身的改革创新步伐。这不仅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们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循序渐进,以科学的方法、积极的热情来探索高校声乐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坚,张智斌.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兼论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134-138.

[2]马雯.高师声乐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路径研究——以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融合为核心[J].大众文艺,2013,18:208-209.

作者:符玲 单位:铜仁学院

第三篇: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因此,对艺术的欣赏力也逐渐提高。近年来,我国高等艺术院校逐年增多,所招收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适应目前音乐市场的需求。学校一直致力于对声乐教学的培养。传统的声乐教学课程所采取的教学模式是一对一进行教学。而随着高校招生的增多。一对一进行教学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招生现状。因此,学校开始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会学的同时,还要会教。进行学生间的互相教授。从而减少教学压力。艺术表现力是声乐教学中的教学重点。一场好的音乐表演,注重的是靠演员的艺术表现力去打动,感染观众。因此,对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时,不仅要对学生的声音进行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代入,培养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高校声乐;声乐教学;艺术表现力;代入式表演

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音乐的欣赏力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高校学生的声乐培养。声乐教学注重对学生的发音,气息的培养。而往往会忽视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的培养。随着目前艺术院校的不断扩招,学习声乐的学生也越来越多。而音乐市场对学生的需求量却不高。因此,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成为了各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理念。那么如何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呢?传统的声乐教学往往只侧重于教学中的一个点。在重视对学生进行声音教学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进行艺术理论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艺术理论教学的时候,往往会会忽视对学生进行实践的教学。声乐教学一般只注重对学生的进行声乐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性训练。因此,导致学生在舞蹈上唱歌,往往只能做到空洞无物的演唱,不能讲情感代入到演唱中。导致观众也无法融入到歌声中。因此,近年来,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开始重视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现状,浅析了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一、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声乐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课,其课程一般会教授学生基本的声乐理论和唱歌技巧。同时教授学生如何发声,以及对气息的运用。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声乐教学的基础是教授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基础分析,分析其中蕴含的音乐技巧,同时再结合所学习的声乐理论。通过专业理论与实际作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掌握。声乐教学一直强调百花齐放的教学理念,对于不同流派,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统一进行分析。组织学生按照音乐的不同流派,组成互动交流小组,小组间互相进行音乐学术上的交流,探讨。从而增强学生对不同流派的音乐理论及欣赏力的掌握。音乐教学中进行选材的教学作品通常都是极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其思想性和艺术价值都相对较高。因此,声乐教学中,对教学作品的选材十分严格。除此之外,声乐教学十分注重学生对唱歌技巧的训练,通常会在课堂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学习到的技巧理论,来进行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对声乐技巧的使用能力。声乐教学课程一般分为一对一教学课程,集体教学课程,小组教学课程等。学生可以自主根据自身能力进行选择。实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教学重点大多集中于对学生的音乐基本知识的教授或学生音乐技巧的实践。而缺少对学生进行音乐情感的培养。因此,导致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表演时,缺少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导致其表演空洞无物,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缺少情感代入的表演一般空有音乐技巧,观众很难在欣赏时被代入进作品中。因此,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空有技巧的音声对于好的音乐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做到将声音,文字和情感融合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对声乐的最高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作品分为若干个小节去演唱,培养学生将情感代入到演唱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将情感与文字自然的结合起来,演唱出声情并茂的音乐作品。在进行分段练习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了解作品背景,和作品中所要表达出的情感,将自己置身于音乐作品中,将代入进作品情感中。从而使表演更具有艺术表现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艺术院校的不断扩招,其每年的毕业生已经远远超过了音乐市场的需要。因此,各大高校开始注重培养高质量的音乐人才。声乐课程作为音乐教学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核心教学课程。传统的声乐教学课程多数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唱歌技巧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音乐情感的培养。造成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表演时,空有音乐技巧,而缺少情感代入。导致其表演不能打动观众。因此,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是高校声乐教学的关键。在进行作品演唱前,我们需要先对作品的背景,作品所要表达出的情感进行分析,将自己作为作品中的主人公,将情感充分的代入进音乐作品中。只有将情感与文字,音乐融合在一起,才能表演出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付国庆.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科学性”[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2]侯文杰.谈高师声乐教学对学生“教师综合能力”的早期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

[3]卢康娥.民族声乐在声乐教学中的地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0,06.

[4]沈湘著,李晋玮,李晋瑗整理.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7.

作者:彭丽丽 单位:宿迁学院

第四篇:高职院校专业声乐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为了更好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专门探讨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问题,并探索性提出了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改进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掌握与具备一定声乐演唱知识、能力目标而开设,学生的声乐理论水平、演唱能力等深深的影响着其后续的教学工作,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健康成长。就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来说,基本上都是“集体教学”方式,与音乐专业学生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量更多、声乐理论基础及演唱能力等更差,要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理论、演唱水平,必须从改进教学方法入手;为此,笔者结合长期从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改进声乐教学方法的体会。

一、开展正式声乐教学前,与学生充分交流,全面了解学生

开展正式的声乐教学前,是声乐教学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其具有“自由”、“期待”两个主要特点;对于“自由”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都是处在“教学”之外,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相对“自由”一些,没有教学中的那种“紧张”心理或者氛围绕,教师、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为轻松的交流,这样可以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需求及真实能力;对于“期待”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师、学生之间之前都不是很了解,都“期待”深入了解对方,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相关的“声乐条件”,如身体状况、乐理知识、视唱练耳水平等,而学生则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学历背景、教学能力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及所要开设声乐课程情况等。总之,在开展正式的声乐教学前,教师与学生之前有必要进行专门、深入的交流,为后续声乐教学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浓厚兴趣与良好习惯,引导学生进入声乐殿堂

学生良好的声乐理论知识水平、高超的声乐演唱能力,不是在一朝一夕就可以掌握、形成的,其需要日久天长的积累,这就要求学生一要有对声乐课程浓厚的学习兴趣,二要有良好的声乐学习习惯,然后在二者共同影响下,学生必能进入美妙的声乐殿堂。对于学生声乐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声乐理论与演唱知识时,要先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激发学生好奇心、满足学生好奇心、再激发学生好奇心、再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循环”中,逐步培养起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这与教师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良好的形象、美妙的亲和力是分不开的;对于学生良好声乐学习习惯的培养,虽然习惯的养成很难、很痛苦,但一定要求学生坚持,如每天半小时至一个小时的呼吸、微发声、咬字吐词和哼唱歌曲等练习,学生良好声乐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其也就会自动进入到了专注、忘我的声乐学习境界。

三、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开展声乐基础训练

第一,坚持歌唱姿势训练;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歌唱姿势同样重要,声乐教师在给学生第一次上声乐课时,一定要强调、讲解歌唱姿势问题,在第一堂课中就要求学生要能够“良好站立”,如身体自然站立、胸部自然挺起,头摆正、脖子不能歪曲等。第二,科学进行发声训练;声乐是一门典型的歌唱艺术,其通过声音来表达人类情感,即科学发声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要想学好声乐,发声训练是基础;首先,让学生学会正确呼吸,在使学生充分了解人体发声器官基本工作原理基础上,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吸气、呼气方法;其次,让学生正确的开喉,重点使学生掌握声带与气息之间的平衡感和开喉的适度感,以及掌握正确的开喉练习方法;第三,让学生正确认识共鸣,声乐演唱中的“共鸣”主要是指人体对发声产生的共鸣,要求学生对“共鸣”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同时掌握对共鸣腔体的运用方法;第四,掌握正确的发声练习路子,其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关键环节,是一种典型的技术训练过程,也是打好声乐演唱基本功的重要与有效途径。

四、重视语言在声乐演唱中作用,加强咬字、吐字语言训练

声乐演唱是一门高雅的、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语言是声乐演唱的基础,也是人们表达、获取思想情感的最直接、最有力工具。清晰的咬字、吐字对于声乐演唱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说一切声乐演唱技法训练都是围绕语言中心展开的。因为语言是产生声乐演唱优美旋律的主要依据,通过语言的咬字发音与音乐旋律的结合刻画出特有的音乐形象及产生预期音响效果。为此,也要求声乐演唱要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这就使正确掌握咬字、吐字发音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声乐演唱技能。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咬字、吐字发生,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结合歌曲演唱进行,引导学生注意不同咬字、吐字发音所表达的不同艺术效果。

五、专门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提高声乐演唱水平

专门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声乐演唱水平的重要与有效手段;可以理解为我们平时所说的二度创作。要想使学生能够成功的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首先要求学生要全面的了解、熟悉作品,熟悉歌词、熟悉乐谱、熟悉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甚于是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只有对歌曲作品有了“深入骨髓”的了解,才有可能成功的对其进行艺术处理;其次,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不仅体现在对其乐谱、旋律等的更改上,还体现在对其所要表达内容、情感的改进上,可以考虑将自己的生活内容、情感等融入其中,再通过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忘我演唱等表现出来,进而产生一种新的声乐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芳.基于合作学习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郭敏.浅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7,01.

[3]刘江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5,11.

作者:李雪萍 单位: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渗透探析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加深,审美教育逐渐为人们所关注。高校声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声乐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声乐技能,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在声乐教学中。若想体现声乐教学的价值,则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校进行声乐教学必须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高校;审美教育;声乐教学

声乐是艺术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主要是以声音的形式来再现生活中的情境,通过声乐还能充分抒发歌唱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声乐演唱主要就是将舞台表演、声乐技巧及个人心理融合起来进行再创造。而进行再创造则需要创造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对于再创造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声乐发展角度来说,审美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声乐教学中必须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的渗透,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重视这一点。

一、教学过程增强艺术感染力

对于任何阶段的学校教育来说,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进行互动,从音乐教学的角度而言,声乐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性,其中也蕴含着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应充分重视情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桥梁作用,继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日常的声乐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的特殊性及其重要意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首要把握的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这样还可以使课堂环境更宽松自然。另外,在进行声乐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用教师范唱或者是通过优美的音乐演奏及其生动形象的讲解分析来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通过这些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交流对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的自身的理解和体验,这样不但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局里,还能让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充分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教学内容。总而言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太过拘谨或者是对学生表现的太过严格,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审美交流,渗透审美教育,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提升声乐教师专业方面的技巧

人们的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审美观点。目前一些高校里的声乐教师的审美观念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方面的观念和技巧也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这样必然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声乐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巧,增强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如果有机会,要积极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和进修,使自己的专业技巧更加熟练,使自己的理论基础更加扎实,在此基础之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准。此外,教师可以掌握一定的嗓音控制这一演唱技巧,以美妙的声音为载体更加生动优美地表达思想感情,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美。教师还可以将这种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声音是声乐的核心。帮助学生学习真正的发音方法,让他们自己探索怎样发音才能将音乐所蕴含的内涵和要表达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增强学生的声音审美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在声乐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渗透。高校声乐教师还应该不断探寻声音规律与情感表达的最佳结合方式,不断引导学生的审美感受。一个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充分展现自身的审美水平,因此,高校声乐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巧。

三、通过音乐表演来升华审美教育

观众对音乐这种艺术的认可主要是通过观看音乐表演等活动形式来增强的,从一定角度来看,音乐若想长久地存在和发展主要就是依靠表演形式。而从表演艺术的角度来看,教学中尤其应该重视的便是声乐技巧和实践水平。审美教育与实践水平的高低和对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同时审美教育也与学生耳朵综合素质关系密切。因此,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有目的性地知道教学,进而使学生的音乐表演更加完美,以此来升华审美教育。例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升华审美教育,教师可以在音乐表演开始前对学生进行详尽的指导,帮助学生搜集将要表演的作品的各种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理解透彻,最后整合一切有效信息,在进行音乐表演时更生动的展现音乐作品的内涵,表达其中蕴含的情感。通过这些升段,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还能强化学生的鉴赏水平。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声乐教师应积极开展一些具有开放性的表演或者其它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几部音乐作品或者是单纯地提升技巧上,让学生去接触足够多的声乐作品,进而打造一个更好地服务于渗透审美教育的载体,使学生在感受美的同时传播美,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如前所述,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能够实现音乐教育还能促进审美教育。高校声乐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其必要性,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响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将日常教学活动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审美教育对于生活和工作有着共同的意义,审美教育的渗透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相长,也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尤其注重审美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李琼.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J].北方音乐,2015,05:42-44.

[2]杜雪瑶.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黄河之声,2016,05:56.

作者:郭晓艳 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