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优化课程设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优化课程设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优化课程设置

【摘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是新时期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必然要求。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科优势,对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审美能力、人格品质、心理状态等进行全面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医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底蕴浓厚的学科,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更包含着深刻的人文思想。但是从目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来看,人文素养缺失的现象比比皆是。

一、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一)人文社科类知识薄弱。由于医学课程内容多、负担重,往往造成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摄取,对人文社科如哲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不足,存在重医学轻人文的倾向,对中西方历史文化尤其是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二)社会责任感缺乏。作为一名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崇高事业,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的献身精神。然而现在的医学生,受功利主义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埋头于自己的学习,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不愿参加学校各种社会活动,没有奉献精神和关爱意识,对社会缺少责任,对生命缺乏关爱,对病人缺乏同情,甚至对生命和健康极端不负责任。

(三)心理素质欠佳。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医学生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愈来愈大,导致心理素质下降,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常见的心理问题有:抑郁、焦虑、交往障碍、敌对、冷漠、自卑、偏执等。一旦发生心理问题,医学生面对学习和就业压力表现出较差的抗压性,产生心理障碍或疾患,甚至导致行凶或自杀等严重行为。

二、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僵硬老旧。通过语文课,学生希望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个人修养和人生境界。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对于教师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希望教师学识渊博、幽默风趣,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

(二)功利主义思潮蔓延。从学生来讲,功利主义导致其低估大学语文的学科价值,将“就业”作为衡量专业知识学习的唯一标准,因此多数学生对于获得“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注册会计师”、“护士职业资格”等证书趋之若鹜,但是对于参加读书会、经典阅读等活动,甚至参加普通 话等级考试都是兴趣索然;对于教师来讲,语文作为一门公共文化课程,其科研过程中没有项目可做,难以在专业领域体现自身价值,因此对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自然也就缺乏信心,这种教学态度如何谈得上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文素养培养.

(三)互联网的侵入。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它的价值掌握在使用者的手中,但是目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教师对于互联网的运用依然存在于浅显的信息展示层面,大学生在课堂上对于互联网的了解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上,而缺乏对网络文化的评价与分析,教师习惯于将网络时代当成一个既定的教育环境,而缺乏对大学生如何应对这种环境的教育和引导。[1]如:网络文化催生了一大批的网络文学,这种速食快餐式的文化形式,让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逐渐减少,而长期浸泡在网络文学,尤其是一些缺乏文字美感和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中,必然会阻碍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三、提高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并完善大学生情感领域内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大学语文课堂正是对大学生进行情感培养的极佳载体,是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情感教育的良好土壤。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周国平在《尊重生命》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他告诉人们,生命不但是珍贵的,而且是神圣的,每个人不仅要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更要以善良之心来关爱和尊重他人的生命。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护人员,其生命责任意识更为重大,直接关系到他人的生命健康。加强医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不仅在于提高学生自身个体的生命意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医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激发医学生热爱、奉献医学事业的敬业精神。

(二)增加语文教学实践。语文教师要坚持大语文课堂观念,发挥课外学习与社会实践对课堂教学的补充、检验、矫正作用。可以开设文学作品鉴赏、经典影视作品欣赏、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开阔视野、锻炼能力的平台。

(三)创新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模式,摒弃唯分数论高下的评价方式,应注重个体知识与能力的纵向增量、学习过程的掌控、个性化成果的展示。

四、结束语

人文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大学生未来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素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语文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丰富人文培养途径,在实践中解释、深化人文理念,在提高其语文基础的前提下,逐渐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1]张红灵.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J].语文课内外,2017,(31):67-68.

作者:王瑞 李传厚 单位: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