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

【摘要】新媒介的蓬勃发展,媒介信息环境日益复杂,针对大学新生媒介素养缺乏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结合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新生培训等功能,根据新时代对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人力资源、通识教育功能及浓厚文化氛围的基础上,探索图书馆开展大学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媒介素养;大学新生;读者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新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信息传播和使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介素养已不仅仅是传媒专业人才的素质,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的日趋多样化,使作为重要知识储备群体的大学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媒介环境。作为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学习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介接触由“管制”转变为“自由”状态。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有效网站数量为544万个,APP在架数量为415万款。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媒介载体,对于刚出媒介“牢笼”的大学新生来说,有着无比巨大的诱惑力。“深度参与”已成为大学生对媒介使用的最大特点,大学生与媒体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媒介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正在影响着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化阵地的最前沿,从新生就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新生熟悉媒介传播的规律和流程,提高运用、分析媒介传播信息以及制作媒介产品的能力,使新生具有良好的媒介批判能力和道德规范,对高校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1大学新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1.1媒介的使用和利用处于尝试阶段

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媒介的全面开放、充分的自由时间,使新生对媒介有着更多的尝试机会,但前期对媒介使用能力的欠缺,使大部分新生只能自行摸索,缺少快速、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对于那些新生的、热门的媒介趋之若鹜,从众心理较强,缺乏准确的定位。媒介接触动机相对简单,更多的是进行尝试的心理,尤其是智能终端上的一些媒介,更换频繁,更倾向于娱乐信息,对媒介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理性。甚至有些大学新生因媒介素养的缺失,沉迷于网络,产生价值扭曲等社会问题。

1.2媒介评价和批判能力相对欠缺

大学新生心理正趋向于向成熟阶段发展,更加感性。在媒介信息的评价和批判上,新生对媒介信息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深层次的挖掘信息的内在含义。在面对几何速度增长的网络信息时,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对信息分辨、筛选、利用能力的失衡,凸显出新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不足。在媒介使用过程中,甚至以个人爱好或价值为标准,对一些媒介信息不加甄别,就加以评论、传播,间接助长了负面信息的扩散。因此,培养新生如何科学地评价和批判媒介信息,减少媒介信息负面影响,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所在。

1.3系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较少

大学新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受到升学压力,对媒介接触较少,虽然有过相关内容学习,但接触程度较浅,缺乏较为系统的媒介知识学习。进入大学后,面对崭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尤其是涉及到网络信息环境时,表现出来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评价能力、理解能力和选择能力就相对困难,盲从心理严重,缺乏必要的法制思维,容易受到有害信息侵蚀,不利于新生的健康成长。

1.4参与媒介创作优质内容的能力不足

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已不在只是媒介的受众,同时也是媒介的制造者和传播者。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开展,总体上新生获取并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参与媒介互动与媒介创作的人数比例仍然很低,而且城乡差异、地区差异、专业差异很大。与此同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虽然大学生参与媒介创作的门槛有所降低,互动性有所增加,但更多新生倾向于将时间利用在生活娱乐方面被动接受信息,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好奇心理需求而已。总体上,新生在参与媒介创作优质内容的能力上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各方面的介入,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全方位提升新生媒介素养。

2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优势

2.1图书馆具有多种载体形式的媒介资源

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涵盖了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视听等多种媒介,形成了多种载体的馆藏资源格局,很多图书馆还根据学校发展特点自主开发了自己的特色资源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信息资源重构能力,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服务体系完善。在多种载体媒介资源支撑下,图书馆具有系统的信息组织开发能力,能够为开发新生媒介素养教育所需要的信息资源提供了技术的支持。

2.2图书馆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基地,配备了高素质的专业性服务人才,不仅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人员,而且为了满足学科服务的需要,出于对读者强烈的服务意识,储备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随着高校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人才配备日趋完善,在日常读者服务中,各类型人才参与信息咨询、读者培训等服务,积累了大量为读者开展素质教育的经验。在多媒体时代,馆藏类型的丰富,人员学历结构的调整,现图书馆员已具备了较强的媒介素养能力,为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图书馆拥有便利的空间和完善的设施资源

新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教育空间和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教育效果。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培育大学生信息素养过程中,开辟了各种功能空间,例如阅览空间、交流空间、共享空间、创客空间等,这些空间为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场所保障。同时,为了保证购置资源及功能空间的正常使用,高校图书馆构建了完善的硬件设施。智能图书馆的发展,使图书馆功能空间与数字资源进行了有机结合和创新,完善的智慧化设备为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保障。

3图书馆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新生入馆培训内容引入媒介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对新生进行系统的入馆培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高质量的入馆培训能够使新生更好地熟悉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入馆培训是新生与图书馆的第一次全面接触,是提升自身信息利用能力,培养信息意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第一堂课。在新生入馆培训传统模式上进行改革和创新,结合新生日益突出的个性化特点,在培训内容引入媒介信息,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入馆培训融为一体,以馆藏媒介资源学习为基础,进而形成一套完善的教育系统,使新生在熟悉图书馆的同时也接受入学的第一堂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3.2媒介素养教育延伸到阅读推广活动中

阅读推广活动是图书馆的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随着全民阅读建设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已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不仅刷新了阅读推广的传统模式,同时也提供了全新的阅读方式。对于新生来讲,有了更加宽泛、更加自由的阅读条件,接受、参与图书馆举办的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已然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图书馆,通过新媒介进行阅读推广已成为阅读推广的一种新模式,这就要求新生具有足够的媒介素养才能适应新的阅读环境。通过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嵌入媒介素养相关知识,以用促学,进而学以致用,对中开展新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3.3以通识教育为构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

大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是提高个人的基本常识和能力,进而在身处的社会中达到最佳的适应和认同。在高校图书馆,以丰富的馆藏资源、专业的学科馆员、良好的文化氛围为基础,已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通识教育,全面提高了大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学习讨论、知识储备的能力。相对于通识教育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只是通识教育的一个分支,是通识教育的具体实践的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结合不同载体的馆藏资源,能够真实、全面的认识各种媒介特质,正确理解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提高媒介信息的辨别、传播、创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需要通过不断的引导、强化,加上新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图书馆日常培训教育的一部分。

4结语

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及普及,使得信息的传播形式更加多样化,传播内容更加的多元化。对于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说,面对纷杂的信息世界,大力提高个人媒介素养,提高获取、解读、分析、评价、传播与制造信息的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应该充分彰显读者素质教育功能,把媒介素养教育嵌入新生入馆教育、读者培训、阅读推广等服务实践中,使图书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

【参考文献】

[1]胡芳.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之拓展[J].攀登,2010(06)

[2]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10-15].

[3]钟进华.基于高校图书馆的大学生媒介教育路径探寻[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06)

[4]芦世玲.通识教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平台[J].西部大开发,2009(10)

作者:刘英杰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