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互联网信息多如牛毛,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学生对媒介信息缺乏判断力,对媒介使用缺少自控力,对劣质信息的免疫力也比较薄弱,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他们的媒介素养缺失息息相关,对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至关重要。可从五个方面进行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设计符合时代要求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和目标,建构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模式,确立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创建整体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注重校园媒介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一、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是指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文字最初的记录、传播媒介是龟甲、兽骨和石头等,后来逐步发展成竹简、布帛、纸张等。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媒介出现,文字信息及影像图片的存储、流通变得越来越方便了,信息传播的渠道也日渐拓宽;特别是到如今智能手机时代,几乎是人手一部“网络终端”,随时随地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原创信息或者转发他人的信息。与此同时,各社交软件、娱乐平台大行其道,人们对媒介的注意力也从阅读纸质媒介迅速转移到了浏览电子媒介上。传统的媒介素养指的是听、说、读、写能力的修为,而现代的媒介素养内涵则要丰富得多,要求媒介接触者既能正确地理解媒介信息的内容,还要有能力搞清楚媒介信息的来龙去脉,判断出信息的优劣真伪,最好还能评估信息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的影响。在2005年美国新媒介联合会的《全球性趋势:21世纪素养峰会报告》中,新媒介素养被定义为:“由听觉、视觉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及再加工的能力。”[4]当今时代,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等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繁荣的同时,垃圾信息也日渐增多。“随着互联网发展以及社交媒介广泛应用,使得每一个个体都有条件成为传播主体。‘全民皆记者’‘围观改变中国’等口号式概念背后是个体力量的崛起”[5],时下,高校学生已经成为新媒介使用人群的主体,而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尚浅,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处于塑形阶段,对劣质信息缺乏判断力,对媒介的运用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指导他们理性地辨别信息、批判地接受信息、高效地使用信息。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教会高校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运用媒介信息的方法与能力,才能防止他们遭遇劣质媒介信息或负面意识形态的侵蚀,促使其积极追求符合时代精神的高尚品德和人生价值,并能创造性地将媒介用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
二、当前高校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的“2018年11月全国网络举报受理情况”显示,仅“11月份,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有效举报839.0万件,其中,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受理6.2万件,各地网信办举报部门受理有效举报141.3万件,全国主要网站受理有效举报691.4万件”[6]。由以上数据可见,网络环境的健康状况堪忧。大数据时代,信息的来源众多,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信息监管部门的监督工作不能及时到位,一系列的因素导致虚假信息滋生漫延,网络舆论多次被误导、利用。这些现象与媒介接触者的媒介信息素养息息相关,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知并科学利用媒介。而要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必须了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笔者以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走访,了解到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娱乐化倾向十分明显
新媒体时代,手机以其方便携带、功能齐备等特点成为大学生的标配,但大学生对手机的利用带有明显的娱乐倾向。他们在手机上利用微信、微博、QQ等软件与外界联络,或参与一些聊天、游戏、购物等活动来打发课余时间,只有极少数学生利用手机学习文化知识,加强对自身的素质教育。调查表明,大学生每天的上网行为,以娱乐休闲为目的的人次约占42%,聊天交友的人次约占22%,获取国内外新闻资讯的人次约占26%,而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个人创作的人次仅约占10%,由此可见,大学生普遍对娱乐休闲类的媒介信息感兴趣,只有较少数大学生对教育类的数据和资讯有所涉猎。这一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运用媒介进行学习和提高的意愿比较薄弱,在他们手中,媒体工具基本上等同于娱乐消遣的工具,这对于媒介资源和媒介功能来说,确实是一种浪费。
(二)制作、传播媒介信息的主动意识不强
当前,新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许多网民会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来参与讨论诸如“老人倒了扶不扶”等社会公共话题,发表个人见解,曝光社会现实中的丑恶现象,弘扬真善美,这些挺立潮头的人群中也不乏大学生的身影。在媒介的使用方面,虽然部分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拍摄、剪辑视频的能力和在微信公众号上原创文章的能力,但大多只是兴趣所致,随意为之,主动意识不强,专业能力欠缺。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能够全方位、得心应手地使用新媒介开展学习、创业、服务社会的活动的人只占一少部分,多数人只在网上做一般性的浏览和消遣式阅读,忽视学术营养的汲取,未能有效地将学术网络的资源用于专业探索和知识增长方面,尚居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层次。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做到将媒介信息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对社会问题的参与也仅仅是停留在信息接收和信息转发的环节,不擅长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自主地解读网络信息,能活跃于社会管理类的媒介对话当中者寥寥无几,在社会公共议题上成为意见领袖者更是凤毛麟角,极少有人通过媒介与企业或者政府机构达成重大的协商与合作意向。
(三)对负面信息缺少识别能力
有些媒介平台往往会因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一些带有小群体价值喜好及意识形态的消息,与客观实际出入很大,或者宣传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混淆视听。部分高校学生尚未能认清网络媒介的错误立场和目的,往往对媒介信息表现出一种盲从的心态和行动,不分是非曲直地盲目听信并转发。另外,某些媒介为了追求商业效益,往往会蹭流行文化的热点,而流行文化又倾向于通俗化、浅薄化和娱乐化。高校学生在这类媒介信息的裹挟下,精神世界的格局越来越狭隘,仅满足于对肤浅低俗文化的追求,而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的鸿沟越来越大。部分高校学生对网络病毒、垃圾信息、网络谣言的识别、防御能力薄弱,甚至会深陷裸贷、诈骗泥潭;有的学生对网络侵权的界限模糊,有抄袭他人著作、自暴隐私或者暴露他人隐私博取眼球的行为;还有的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围观网络暴力、淫秽、反动的视频;也有的学生不能在网络平台上恰当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分寸,往往会因一时冲动而说出侮辱、谩骂、粗俗的言语,捏造、散布谣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学生对负面信息的识别缺少专业训练,缺乏专业人士的引导和启发,更缺少“预防免疫”类的指导,很难抵御不良媒介信息的侵蚀。
三、高校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设计符合时代要求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不同阶段的要求,其内容是多元化的,其目标也是进阶式的。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能力。首先要在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等传统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了解与媒体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约束性章程和规定,提高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获取有效、健康信息的能力;能合理构建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教育学、新闻学、社会伦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体系,丰富与传媒相关的知识储备,从而思辨地解读传媒资讯,提高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具备一定的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和过滤能力;能预料到言论经由新媒介传播、放大之后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大学生深入思考、理性讨论、清晰表达的能力和尊重包容他人的性格修养。其次,引导大学生了解媒体的运行机制、行业特点及技术要求,正确认识媒介机构制作、信息的过程、方式,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媒介文化与传播方式的孰优孰劣;提高其勤奋学习、探索未知的热忱,学会利用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成长,进而造福于时代;教会大学生掌握操作媒介的最新技术,以便于科学合理地运用媒介制作出优良的传播作品,从而优化传媒领域。
(二)建构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据调查,当前,我国各大高校较少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一门专业课程,某些院校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或者信息学课堂上渗透了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无疑,这是一种很好的办法。专家指出,当前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最有效最得当的方法,就是在相关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灵活地配置教学资源,结合具体案例安排授课内容,并延伸至校园社团组织,在演讲、讲座、辩论赛等活动当中强化教学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设置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课程,既要依托于计算机、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学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背景,又要融合社会学、心理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哲学、教育学等各人文学科之长,借鉴思想教育课程及文化修养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包含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遴选、课堂教学计划的培养方案,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文化背景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三)确立适用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
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形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方法,而我国在这方面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可以结合我国国情及各地区的媒介技术差异开展相关教育活动。首先,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当中,将学生放置于平等交流的主体地位,由过去单纯的教师主导转变为教师和学生双向主导,启蒙学生对媒介的使用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多维度创建师生之间的媒介使用的互动机制,由私用工具性质的媒介使用观念向参与社会问题的实用工具方面转变。其次,要融合高校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打破授课形式的限制和学科理论框架,依托政府主体和社会公共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形式。既可以与地方电视台及新闻媒体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地参观考察的机会,使学生了解新闻信息的制作过程和传播方式,消除学生对信息来源的神秘感,又可以借助校园媒体提高媒介制作和传播的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媒介互动活动,使学生能获得高质量的实践经历,并真正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
(四)创建整体实力强大的师资队伍
当前新生代的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驾轻就熟,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这一行为方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弥补课堂教学活动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不足,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这就要求移动终端上的内容必须是有效的、高质量的,才能保证大学生们学有所获。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利用移动平台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在相应的教育设备终端上实时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充分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互动,以满足莘莘学子的学业需求。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师不仅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还要与时俱进,提高对信息技术和传媒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时展的趋势。当前,能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瓶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教师只是少数,师资力量的缺乏使某些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策略和方式方法一时间难以落实和开展。为适应新形势下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教学的需要,切实搞好媒介素养教育,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依据高校教师资源融合的可操作流程,统筹归划高校内部及社会优质人力资源来充实师资力量,有序梳理、科学配置教学人才,将优秀的教师个体融入到整体师资资源当中,创建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专职兼职互相配合的优秀教师队伍,并让个体优势力量获得充分展示的机会,使各方力量有效合作,达成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融合创新的教学常态,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团队整体的实力,以保障媒介素养教育科学有效地开展,力争达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应该定期对高校教师进行媒介素养知识的培训,邀请校外的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学等相关专业的专家到校讲学,或者选派担任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骨干教师到经验比较成熟的高校去学习深造,还可以定期举办关于媒介素养的教育教学研讨会,相互切磋,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拓展教学思路,完善教学理念,达成教学目标。
(五)注重校园媒介空间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新媒体时代,高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行为较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手机、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上阅读的方式更便捷更灵活,因而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喜欢。当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纸质书刊订购量逐年减少,反之是普及数字化阅读。这是适应潮流的一种体现,由此也可以看出,网络阅读空间俨然成为了文化和舆论的集散地,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微博、微电影等“微媒体”,因为能满足大学生们张扬个性、及时互动等交友需求而被广泛使用,占领这一“看客”云集的阵地必将取得舆论的主动权。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进行校园媒介环境建设,建立一些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微媒体空间,与大学生实时互动,掌握微媒体舆论的主动权,利用微媒体空间做好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对校园学生运营的微媒体进行有力的监管,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对国家的政策进行解读宣讲,植入文明健康的文化信念,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及时有效地过滤掉陈腐、丑陋、恶俗的媒介信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结语
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国际信息互联互通,世界各国迥异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在新媒介中纷至沓来,媒介信息浩如烟海,而各个媒介所传播的观念却不尽相同。“随着社会利益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们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微(微博、微信)文化形态各异、性质多重。在当前微文化体系中,既存在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因子,也存在文化品位低、突破道德底线的文化内容”[7],有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去甚远,甚至国际上某些别有用心的媒介团体还在大肆宣讲违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言论。媒介接触者若不能清楚地辨识新媒介信息的本质属性,则在信息取舍之时难免会有失偏颇,甚至会被错误思想和意识形态所左右。我国高校学生涉世不深,对媒介信息的判断力、鉴别力比较薄弱,在媒介信息的传播链条上还扮演着被动接收、转发信息的角色,极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蚀,也容易沉迷于媒介平台的娱乐活动中虚度光阴。因此,大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高校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芹燕.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信息化策略探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4,(2):89-9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8-08-20.
[3]郑保章,程佳林.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与培养[J].学术交流,2004,(7):157-160.
作者:赵云洁 单位:许昌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