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要性探析

[摘要]从近两年舆论热议的高考作文与传媒议题的紧密关联,再到陈力丹教授论文入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频频“出圈”的传媒现象及理论彰显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在媒介对青少年影响日益增强的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媒介素养缺失会在信息加工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媒介使用能力等方面对中学生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家校结合等举措有利于促进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发展,以培养紧跟社会与时代进步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媒介素养;《觉醒年代》;高考作文;基础教育

2021年6月7日,一条名为“撒贝宁高考押题小能手”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该话题热搜历史最高排名16,共计2.4亿阅读量,1.9万讨论量。究其原因,2021年5月21日在CCTV-1节目《开讲啦》录制中,主持人撒贝宁预测:“《觉醒年代》里的史料,高考一定会有相关题目。”这番“神预测”引起网友感叹:“《觉醒年代》简直是行走的素材库!”该话题由“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作为话题主持人创建,“央视新闻”发布带有该话题的微博转赞人数超过28万。大量网民的参与及讨论反映在舆论场内,使高考作文和电视剧《觉醒年代》两个话题之间瞬间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笔者尝试梳理和分析2021年高考作文和电视剧《觉醒年代》两个话题相联系而产生的相关评论,同时结合2020年高考作文命题立意与新闻传播理论的关系,指出传媒现象及专业相关理论已然成为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

一、高考作文相关话题梳理与分析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央视新闻”在2021年语文高考结束后建立了一项公开调查,以了解网民对高考作文题目的看法与感受,调查结果见图1。这项调查共计11.6万名网民参与,其中有3.8万多名网民认为“题挺难,立意深,考生不容易”;4.6万多名网民认为“看过《觉醒年代》,应该好下笔”。一方面,大量网民认为高考作文题难度大,对考生而言可能颇具挑战;另一方面,更多网民却认为,高考作文题对看过《觉醒年代》的考生而言也不算难题。同一时段,围绕《觉醒年代》和高考作文相关的多个话题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这些话题也随之在全网媒体平台登上热搜,在网络空间中进一步引发热议,事件发展的舆情数据汇总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热点话题《觉醒年代》与高考作文紧密关联,成为各个网络平台舆论关注的焦点。虽然部分话题并未登上热搜,但其话题阅读量也均已超过千万,其讨论热度、参与人数及持续时间都是比较突出的。作为爆款产品,电视剧《觉醒年代》还原时代风骨、承载重大历史,表达了中国当下的精气神。而2021年高考作文题亦是如此,多个题目中的阅读材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曾经出现的文本,题目反映时代主题,传递社会价值观念,二者在诸多维度上高度契合。因此,广大网民感慨“觉醒年代yyds(永远的神)”,认为其能够成为作文写作的抓手,帮助考生快速破题、精准立意。从效益主义角度出发,考生很有可能会在作文写作时受到《觉醒年代》的启发而在立意、文字与语篇等呈现上增加新意与厚度。实际上,高考作文与传媒现象产生更紧密的联系且引发热烈讨论是在2020年高考语文科目结束时。比如,2020年江苏卷作文阅读材料选取的是:“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身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会受到媒介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是我们听到、看到什么,更是我们怎样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学习工作。从专业角度看,这些作文材料所描述的传媒现象都可以在理论范畴内找到对应的概念。笔者整理了2020年高考语文考卷及其理论范畴,这些学术概念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很可能为考生破题立意带来启发,具体见表2。

二、从热议透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一直与时俱进,保持对社会新问题、新进展等时代主题的高度关注。而这在未来的高考作文命制与考察思路上,将会极大可能得到延续。近年来媒介、技术等高度发达,开创了更多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可能性,并深刻引发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当代人理解社会乃至世界的必备修养。这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内容要求。由表1、表2可见,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所涉及的传媒现象及相关内容颇多,并且这些现象几乎涵盖了传媒专业领域的多个分支,呈现传媒理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如此紧密贴合当前传媒社会现实的命题,对正处于课业高度紧张的绝大部分高中生而言,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许的距离感、陌生感,甚至是无措感。而中学生如何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使用新闻媒体既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一条捷径之路。因为尽全力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是媒体的应尽之责[1],而媒体的议程设置过程描述了某个问题由媒体议程向公共议程传递的过程,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客观产生的传播功能,不是传媒的主观的传播功能[2]。毫无疑问,合理地使用新闻媒体去认识社会应成为中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也正是媒体素养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当前的中学教育在数理化、文史哲等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当前传媒现象及其影响的议题方面还较少触及,缺乏有效的应对举措。实际上,当前我国大部分中学并未形成媒介素养教育的科学且完整的体系。卜卫认为,我国应批判地借鉴国外经验,用媒介素养教育来提升青少年理解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具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开展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第一,了解媒体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媒体的方法;第二,学会判别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会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能;第四,懂得如何建设性地利用媒体来实现自我发展[3]。

三、媒介素养缺失对中学生的影响

(一)影响中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知识体系欠缺

长期以来,国内的基础教育以知识教育为主,媒介素养教育尚未提上日程。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媒介高度发达的社会,这使得对媒介的理解与使用成为当代人必备技能之一,媒介素养教育应被纳入传统的课程体系。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知识密度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阶段,同时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信息驳杂、参差不齐的媒介生态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潜在影响。许多中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会大量用到“网络用语”,但他们对媒介信息仅停留在单纯接受的层面,缺乏一定的信息辨识与加工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对当下的青年人来说是其知识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缺少这一环就意味知识体系的欠缺。

(二)影响中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批判精神缺失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4]。媒介技术特征影响甚至决定了受众感知世界的方式、比例、渠道特征和容量等;媒介的社会特征(媒体的立场、风格、内容结构和选择标准等)决定了受众的社会视野与社会认知[5]。在现代社会,媒介融入了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Buckingham指出网络素养应超越获取和定位信息的能力,同样重要的是批判性地评估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来源、信息生产者的利益以及信息在现实中表征方式的质疑是媒介素养教育应当追求的目标[6]。这对三观尚在形塑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面对海量信息,中学生的选择力、理解力、质疑力、评估力显得不够充足。由于对网络负面信息与过激言论缺乏判断与甄别能力,中学生往往很容易接受断章取义的“事实”,较少或不做理性判断,由此产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质疑和对社会认知的偏差。

(三)影响中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现实关切不足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语文教育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帮助学生“在跨文化、跨媒介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7]。近年来多地高考作文题目真实映照现实世界的热点与时代发展的轨迹,单从语文学科的教学与考核来看,就对中学生关注现实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媒介使用恰是人们关注现实变动的重要途径。但因面临学习压力,中学生接触或使用媒介的时间、类型、内容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实时交流有限。这可能导致他们对相关媒介现象的洞察与分析难以深中肯綮、与时俱进。此外,部分中学生还存在媒介接触途径匮乏,因而对媒介的使用能力不足等问题,这更可能导致他们对媒介现象了解甚少。这反映到近两年的高考语文作文的写作中,就是一部分考生认为抓不住命题要领、无从下手,一部分考生认为命题虽看似不难,但自己却难有深入见解。

四、中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在基础课程配置中有机整合

媒介相关知识学校教育独特的制度化、温和的强制性和稳定的延续性,能够保证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内容较为高效且平稳地实施。因此,一方面,在加强中学生媒介素养方面,学校可把媒介素养教育视作一门独立的课程加入中小学义务教育体系,并设置相应的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学校将媒介素养教育安排在相关学科下进行,以一门子科目的方式进行教授。例如,中学可在语文或政治课堂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该课程的组成部分,并聘请专业教师授课。此外,学校也可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观点与思想整合融进日常教学之中,并不进行课程的专门划分或增设子科目,而是由各任课教师进行媒介素养内容的把控。这种做法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凸显加强师资队伍媒介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二)注重相关人才的引进,加强师资队伍的媒介素养

增强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促进其媒介使用能力的提升,可使中小学媒介教育方式向多元化与实践化方向发展。这需要学校在引进教师人才时注重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考察。同时,教师也应积极地借助各种媒介辅助自身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与感受媒介带来的影响,掌握利用媒介工具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除了引进人才,学校还应为教师举办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培训。培训可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媒介的最新进展与多样化的媒介使用方法,及时更新教师的媒介素养观念。同时,通过开展中学生媒介使用案例等的交流,教师也能更加了解中学生的媒介接触与认知现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家校结合,在中学生接触媒介的各个阶段进行正确引导

提升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必不可少。中学生需要通过学校的教育与老师的指引来认识和理解媒介的编码、解码程式,不断提高媒介知识水平,从而增强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此外,学校也要引导中学生形成批判精神,对媒介信息保持警觉。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传播学系教授詹姆斯·波特(PotterW.James)在其著作MediaLiteracy中说道:“媒介传播效果之于受众的影响,好似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无所不在且时刻存在,并且有形形色色的存在形式。”[8]因此,中学生只有培养出辩证的思维与思考能力,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才能做到理性辨别。Erstad和Gilje探讨了媒体的日常使用经验对媒介教育中学生的影响。他们研究发现,年轻人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校外的媒体经验[9]。这提示我们,为提升中学生的媒介素养,除了学校和教师,校外力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配合学校课业完成的同时,家长也需要引导自己的孩子合理利用媒介。

五、结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传媒现象走进基础教育视野。在2020年出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中收录了陈力丹教授的论文,原文题目《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收录时改为《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该文章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让中学生能够在清晰地把握媒介变迁历史的同时,从更宏观的视角关注媒介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并警惕媒介对人的控制[10]。传媒行业相关的作品、理论等频频“出圈”,不仅意味国家、社会各层面对新闻传播相关领域研究及其成果的重视,也是教育领域对媒体、对社会的重要影响的敏感察觉。这样的意识反映在近两年的高考作文与新版教科书编写中,体现当前教育领域对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面对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对中学生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各方着力探索中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举措已然迫在眉睫。基础教育的重要社会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正确认识,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面对日益驳杂、高速变化的社会,媒介是我们在认识社会与世界过程中不可忽视且能加以利用的较为便捷的工具。因此,基础教育不妨以媒介素养教育为媒,更好地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不脱离社会现实的全面人才。

作者:高红阳 闫心池 王珊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