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程创建论文:公安学院媒介教育课程创建思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王亚涛 单位: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公安基础教研部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帮助学生对大众媒体的本质特征、大众媒体所使用的技术和这些技术的影响培养一种明智的、批判性的理解力。更明确地说,它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媒体如何运作、如何产生影响、具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力和鉴赏力的教育”[2]。中国传媒大学喻国明教授认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如何来有效地选择、利用、鉴别媒介的一些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使外在的丰富性的内容为我所用,而有效地鉴别和拒绝那些跟自己的旨趣不和的那些内容[3]。综合看来,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媒介信息时的综合能力的展现,包括理解、使用文字、图形等媒介信息,思考它们的象征意义并且有所反应,以运用媒介信息为个人或社会发展服务,其实质是解决人们处理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一个有媒介素养的人能了解大众媒介传播的过程,懂得理性分析媒介内容,察觉媒介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进而发展鉴赏及应用媒介的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是着力提高人的媒介素养的教育活动。DavidBuckingham解释是:媒体教育(mediaeducation)是一个过程,是教导和学习媒体的过程;而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是结果,是学习者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媒介素养与媒体教育的教学目标一致,就可称为媒介素养教育[4]。媒介素养教育以提高人的媒介素养为目标,在于“增进学习者了解与欣赏媒体如何运作、产制意义、组织以及构建真实,并赋予学习者创造传媒产物的能力”[5]。具体而言,媒介素养教育要解决如下能力问题。1.分清媒介信息中的事实与虚构之区别。2.懂得媒介宣传功能和舆论导向功能。3.了解新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的在现特点。4.认识到媒介信息中的商业性。5.了解广告语言,读懂广告潜台词,识别广告传播的根本目的。6.认清媒介信息摆脱不了意识形态的事实。7.欣赏各种媒体独特的美学思想、美学形态。8.积极地思辨媒介信息,主动、科学地使用媒介。9.掌握使用媒介的必要技术知识。10.明白受众(即读者、观众、听众等媒介信息接受者)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位置和与媒介的互动作用。11.通过接触媒介、认知媒介和使用媒介,建立表达、沟通、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运用科技与信息等多种能力[6]。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用媒介素养的定义来看待媒介素养教育所要解决的能力问题。根据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教育中心给出的定义,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即是提高人们在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所要解决的能力问题和公安机关工作密切相关。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公安机关在肩负维护社会稳定的中心任务的同时,还要利用传播媒介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公安机关形象,肩负着公安宣传与媒体应对的责任。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不仅要培养与提高预备警官理解与运用媒体发展自身,更好地为公安事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要培养预备警官与媒体打交道(即媒体应对)的能力。
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意义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中国传统社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会嬗变的进程。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等相关统计数字,2009年,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937种,期刊9851种,广播电台1200多座,有线和无线电视台3000多座;网络类、移动类等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网民在网上购物,通过博客、微博、电子邮件以及即时通信软件等进行交流,评论政治现象,甚至形成了网络推手、网络水军等新型职业,为不同的利益和目的进行网络炒作。可以说,媒介已经深入到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对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的运行造成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作为目前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主体,90后青年一出生就生活在各种媒介的包围之中,媒介所营造的环境直接影响了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观念的形成。“媒体已成为社会的第二教学园地,它不但进一步使家庭的教育功能再度边缘化,还在逐步渗透、肢解、动摇学校的教育权威地位”[7]。在信息时代,实现公安院校大学生媒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既是公安院校现代教育的内容,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必要措施。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在《教育与社会学》中指出,教育是年长一代给未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年轻一代所施加的影响,其目的在于发展其生理、智慧和道德三类品质,使其适应政治社会和具体环境对个人提出的要求。从这个意义来说,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是教育教学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公安院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随着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呈爆炸式涌现在人们面前,催生了很多问题。戴维•申克(DavidShenk)在其《信息烟尘》(DataSmog)一书中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每当新的信息出现,人都有能力对此进行检测和思考。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信息量以每年翻番的速度急剧增长,而人的处理信息能力并没有变化,于是人就处在永久性地信息处理能力缺乏的状态中。他把这种信息过剩现象命名为“信息迷雾”(informationfog)。由于这种“信息迷雾”的存在,“一方面,人们疲于接受媒介传播的海量信息,成为信息的奴隶,退化了对信息的思辨和梳理的能力,长期形成麻木盲从的心态,常常被媒体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一些不规范、缺乏自律的媒体机构所传递的信息中含有过多色情、暴力等负面消极的东西,极大地影响了人的身心健康”[8]。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媒体所带来的困扰相对更多:媒体娱乐与消遣,以及即时沟通方式(手机短信、网络即时通信软件等传播媒介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不分时段地频繁传发信息),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对媒体的依赖,有些学生甚至逃课上网、沉溺于网络游戏,影响了学业;媒介为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迎合部分受众的猎奇心理和低俗趣味,传播色情、暴力内容,以及不良广告甚至虚假信息,对学生的感知和认识造成不良影响;媒介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有些学生面对多样的媒体功能不知所措,一些学生快要毕业了还不知如何在校园网上检索图书、论文等资料信息,不知如何下载论文资料。面对这些困扰,公安院校有必要增强学生对媒体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媒介传播内容的甄别和判断能力,削弱或消除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使他们学会运用媒体发展自身,促进预备警官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指出:“目前我国青少年对社会的基本认识和对社会游戏规则的把握及其人生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内容是通过传媒获得的。
媒介传播中大量存在的消极因素已经并正在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至于对那些自制力不强的成年人的影响,事实上也是惊人的。开放的危险只能用开放的办法来对付,除了通过媒介立法、加强监督、媒介自律等形式规范媒介行为,引进传媒素养教育应该是我国现实而紧迫的选择。”[9]因此,公安院校应当尽快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预备警官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对国家未来的公安形象、政治文明、社会风气、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为社会正义的维护者,社会对公安队伍、对警察自身素质要求更高,针对公安队伍、警务信息的负面报道也更容易引起社会关注。2009年10月底,郑州警方曝出的“裸照门”,就是一则引起广泛争议的负面报道。而紧随其后,四川警方又曝出“川版裸照门”,在扫黄工作中,向媒体公布了扫黄视频,结果网友评论称“较之河南警方公布裸照,这段扫黄视频有过之而无不及”[10],造成反面影响。在这两次事件中,公安人员均尝试运用媒介加强对不良社会现象的打击,出发点是好的,但媒介运用方式失当,导致效果“反噬”,反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社会发展日渐呈现“媒介化”的特点,公安人员正面接触媒体、尝试运用媒体开展宣传工作而出现效果“反噬”的案例应当引起公安教育者的反思。“躲猫猫”、“俯卧撑”、“喝水死”等事件的发生、传播更是体现了公安民警存在的媒介素养缺失的问题。公安院校作为造就高素质公安队伍的主阵地,应增强警察自身素质,提高公安民警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适时引进媒介素养教育对培训在职民警、提高公安队伍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
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直接影响教育效果。目前,学界公认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最为显著的是加拿大。加拿大毗邻大众传媒发达的美国,为加强青少年对美国文化的抵制,其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得广泛而深入,收到了很好效果。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培养学生的“自我认同能力”,即帮助他们区分虚拟和现实、个人和世界的关系,认识媒体价值和自我价值,并懂得自我价值不应为媒体所主导,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作为媒体消费者的自觉意识。他们还需要理解人口统计学、消费心理学、市场份额等基本概念,清楚地了解媒体在社会经济结构中的作用。另一项是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学生们应该知道公民的作用以及如何行使好自己的公民权。在消费主义泛滥的时代,这项能力特别重要。由于学生几乎都淹没在来自美国的媒体信息中,帮助他们认识到美国的价值观与本国的价值观是有区别的,对于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融入社会很有帮助[11]。2004年起,国内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上海交通大学传媒素养教育课程采用自编教材《新闻•传媒•传媒素养》,大致分为四部分内容:一是传媒素养的内涵、作用及其与个人的关系,二是当代受众对大众传媒应有的认识,三是大众传媒信息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关系,四是大众传媒的变革和发展趋势。南京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课程采用学校教师自编教材《媒介素养导论》,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1)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技术路径与社会影响。(2)媒介素养与人的全面发展。(3)大众传播媒体的信息生产过程。4.媒介信息的解读与媒介批判[12]。
目前,很多公安院校在开展在职民警培训课程中,已经开设有“公安宣传与媒体应对”相关课程,如“公安干警媒体应对策略”、“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等,注重培养在职民警的“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而在学历教育方面,尚没有成熟稳定的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先例。从理论上讲,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内容设置应根据能力目标及公安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来选择。如前所述,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能力目标为:培养与提高预备警官理解与运用媒体发展自身、更好地为公安事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媒体打交道(即媒体应对)的能力。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研究结论,公安院校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包括“学生每天阅读报刊人数的比例偏低,接触与专业学习相关的报刊极少”、“学生对媒介信息能进行思考和质疑的人数不多”、“学生使用媒介的能力有待提高”[13]。结合以上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院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应具备如下三方面内容:(1)媒介基本知识。包括媒介的性质、种类,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媒介存在的形式以及技术背景,各种媒介之间的联系及其区别等,使预备警官认识到媒介的生存特点,注重培养其甄别媒介信息的能力。(2)媒介批判。主要包括传媒与社会发展、大众传播与社会变迁。通过辨析媒介与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关系,与公共领域和国家发展的关系,认识影响媒介运行的社会因素以及媒介发展的趋势,从而树立预备警官的媒介批判观念,培养负责任的传播行为。(3)媒介的运用。主要包括媒介基本技术方法、传播效果分析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涵盖公安宣传工作的相关规定、公民的媒介权利等相关内容,促进预备警官深化了解传媒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警务工作的影响,培养预备警官应对媒体、运用媒介促进公安工作及自身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在职民警培训的“媒介应对”相关课程,以公安院校在校大学生为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增加了媒介理论方面的内容,注重从媒介基本知识出发增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对媒介及其内容的理解,进而增强媒介批判及运用能力,内容与知识量相对更为充实与完善。
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实施策略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诚然重要,教育实施的策略亦不容忽视。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专家克瑞斯•沃索坡(ChrisWorsnop)指出:“成功的媒介素养教育‘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14]公安院校在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经验,提高媒介素养教育成效。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策略有较多研究,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自主权螺旋”。“自主权螺旋”(TheEmpowermentSpiral)原本是巴西教育者PauloFreire在《受压迫者的教学》(ThePedagogyofOppressed)中提出的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阐释方法[15],其主要理念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复杂的话题或概念分解成知晓(awareness)、分析(analysis)、反思(reflection)、行动(action)四个步骤,以旧带新,用已有的经验引出新的知识。美国学者布瑞恩将这种阐释方法运用到媒介素养教育之中,并将四步骤进一步形象化:“Oh”(awareness),“哦!”;“How”(analysis),“怎么这样!”;“So”(re-flection),“原来如此!”;“Go”(action),“行动吧!”。这就为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种思路与策略。在“知晓”步骤阶段,让学生参与媒介接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媒介的潜在意图,如广告中的劝说行为、新闻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等,使学生在与媒介接触过程中产生豁然开朗的效果,“哦,我从没想到会是这样”。在“分析”步骤阶段,给出一定的媒介信息(文本),让学生从“传播者”、“传播技术形式”、“受众”、“媒介内容”、“动机或目的”五个层次对该文本进行分析与解读,使学生了解媒介内容是如何形成的,通过传播者、受众之间的角色互换领悟媒介信息。
在“反思”步骤阶段,根据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进一步思考“我们应该想什么或做什么”,深思媒介对社会秩序、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公正等的影响,增强对公安宣传工作的认识,促进学生对媒介信息进行批判与接受,进而培养媒介信息的甄别、批判能力。在“行动”步骤阶段,在以上步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媒介信息、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在制作中,剖析广告信息中的说服技巧、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新闻消息的宣传作用、信息中的亲民意识等,增强对媒介的运用能力以及与媒体记者打交道的能力。“自主权螺旋”为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策略。此外,媒介素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应注重开放性与民主性。媒介素养教育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并非仅仅是关于个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媒介蕴涵着社会政治与商业结构、社会观念等,因此,不论是教育者还是学习者,都必须具有开放性的视野质疑媒介、现实及自身,以开放的姿态让各种价值观接受他人的挑战。引导学生在开放性的环境中,关注社会事务、周围世界变化,培养对新闻、时事的敏感性。同时,还要营造一个民主、活跃的氛围,使老师、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将各种观念通过讨论与交锋得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