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媒介教学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媒介教学思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媒介教学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媒介教学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媒介教学论文:新时期大学生媒介教学思路

本文作者:焦红强 单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中西方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之比较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开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进行探索。基于各国的不同国情,主要的模式有以下3种。一是英国的“批判———发展”模式。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被概括为6项内容:媒介组织、媒介形态、媒介技术、媒介语言、媒介受众、媒介再现,强调公民对媒介的整体理解,包含着强烈的分析和批判意识。二是加拿大的“批判———识别”模式。加拿大继承了英国的批判思想和意识,但是由于美国强势的媒介文化的剧烈冲击,使得加拿大人产生了文化身份识别危机。因此,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中又提出了“文化识别”的内容。三是美国的“保护———赋权”模式。一方面,美国学者认为,媒介中的“色情”“暴力”等内容泛滥,媒介教育就是要保护未成年人,使他们具有免疫能力;另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后,侧重点转向强调“赋权”,意在“使学生掌握对媒介内容中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内在信息的分析能力,最终达到有效而理智地使用媒介的效果”。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学者的关注。早在1924年,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邵飘萍就说过:“新闻与人生之关系既如此之密切,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遍知识之一。”“中学以上的学校都应开设新闻课程,大学应设立新闻系。”

1929年,著名新闻学家戈公振也指出:“新闻学是无条件的一种国民修养,倘若不让每一个公民都能知道报纸是出于什么需要来的,报纸有何力量……”但是,鉴于当时的国情、民情,这一思想并没有被应用到实践中去。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者才提出了中国内地真正意义上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在中国开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时,国外已经过了4次“范式”转变,因此这4种“范式”在目前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中都有体现。如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白传之、闫欢提出在中国构建“辨析———发展”模式。“辨析”和国外的选择辨别、分析批判理论同源,旨在提高受众的信息接受能力;“发展”则是站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立场上,用来“发展”公民的整体素质,“发展”和谐的“人———媒”关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南长森提出可采取组织教育、社区教育和自我教育互动的模式,把媒介教育看成是“劳动者生存、发展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从实践上看,自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在本科生中开设媒介素养公选课后,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迅速跟进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都以讲座、选修课、社团活动等形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活动。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及媒介接触情况分析

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考虑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尤其是他们的心理特殊性。大学生年龄一般为18岁至23岁,按照发展心理学,这一阶段处于从青年晚期到成年前期的过渡阶段,其基本特征是:生理发展趋于稳定,心理发展尤其是情感过程趋于成熟,性格已基本定型,智力发展达到全盛时期。具体表现还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由于精力充沛,他们对社会关注增多,批判性思维开始增强,但由于社会阅历较少,理性辩证分析问题还有困难。第二,他们的情感虽然趋于成熟,但是还比较脆弱,表现为意志薄弱、依赖性强。第三,他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维,并注重自我挑战、亲身经历,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极大的兴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媒介接触行为更多。笔者通过对河南省8所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调查发现,除书籍外,29.9%的大学生每天的媒介接触时间为3~5个小时。在对媒介的选择上,74%的学生选择网络为最经常关注的媒介。在网络接触时间上,33%的学生每天上网1~2个小时,24%的学生每天上网2~5个小时。笔者在对个别大学生的深度访谈中,他们表示对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介的关注很少,多数时间都沉浸在网络等新媒体之中。虽然大学生接触媒介时间长,但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却不容乐观。因此,在新的媒介环境中,采取科学的教育模式,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显得更加迫切。

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索

结合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和心理特征,笔者认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可采用“分析———参与”模式。第一步要通过基本的媒介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分析能力、信息鉴别能力,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的主要就是“分析”,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对媒介、媒介信息的学习思考过程。第二步是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媒介活动,用不同类型的媒介实践活动来提高媒介使用能力,以适应和把握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服务。这种模式可以用4种方法来实现。第一,进行媒介通识教育。让他们能够对媒介有一个整体认知,便于他们将自己零碎的媒介知识进行整理,奠定自身基本的媒介素养。第二,提高信息分析辨别能力。当今的大学生所能获得的信息是超量的,需要提高他们获得有效信息、免疫有害信息的能力。前两方面的教育着重体现在大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上面。第三,加强信息传播道德教育。在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参与信息传播成为可能,必须对他们进行信息传播的规则和道德的教育。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第四,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大学生参与媒介的能力虽然较差,但是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提高媒介素养。课堂教育平台。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有3种形式:一是作为独立的一门必修课程,二是作为某一正规课程的一部分,三是作为一门选修课。目前,第三种形式已经逐渐被高校所接受,不少学校开设了媒介素养课程,但多数是全校选修课的形式,这样只能照顾到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笔者认为,有条件的高校应该进一步将选修课上升为必修课,把课程的覆盖面扩大到全部学生。媒介教育平台。

通过媒介机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重要平台。一是利用校园网、电视台、校报、广播等校园媒介,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媒介知识。二是利用校园媒介引导大学生参与到校园媒介的信息制作中来,让他们从事日常的采、编、播等工作。三是通过和有关媒介合作,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媒介运行过程中来。如《中国青年报》携手国内重点高校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就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非常有益的尝试。社团教育平台。高校要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社团组织,通过开展各类媒介素养教育活动,普及推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师方面,建议在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高校成立媒介素养教育协会,通过定期开展实践教学、问卷调查等活动,交流教育经验,研讨教育理论。在学生方面,要以专业教师为指导,以新闻院系学生为主成立一支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深入学校、社区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知识普及、传播和教育工作。自我教育平台。加拿大媒介教育专家JohnPungente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八大成功要素,其中第一条就认为,“传媒教育必须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草根运动’”。在笔者所进行的河南8所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中,“你认为是否需要学校设置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7.8%的学生对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持肯定态度,这说明他们多数都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合理引导大学生主动学习,不断进行思考总结,逐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结语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10余年的探索为我们的实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也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动力。我们要有开拓创新精神,突破陈规,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角度,不断推进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研究,形成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更加完善、教育行动更加规范、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并最终为国民媒介素养的提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