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体育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体育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体育院校学生素质教育探索

体育管理者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国举重冠军邹春兰退役后当搓澡工,技巧世锦赛冠军刘菲退役六年一直失业……近年来,关于运动员退役后生活艰辛的消息不时见诸媒体,也引起人们对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培养模式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由于体育管理者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教练,只是追求暂时的、片面的和表面的效果的教育,没有充分认识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要使他们能在在校期间参加的竞技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更多地考虑到他们步入社会后发挥的作用和表现出来的整体水平。众所周知,体育各级人材的比例犹如金字塔,其造筑过程好比沙里淘金,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沙子就要被淘汰。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肩负着学习和比赛的双重任务,如果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就适应不了复杂多变的环境,应付不了面临的升学和就业问题。“邹春兰事件”反应出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再就业问题以及这些运动员文化素质低而缺少就业谋生的技能。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区在训的专业运动员600余人,退役待分运动员500余人,其中95%为中专以下学历,极大地制约了运动员专业技能的提高和退役后再择业的空间。而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竞技体育对科技教育的依赖越来越强,运动员的素质将直接影响竞技水平,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应当引起体育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读训矛盾”客观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长期以来,体育职业院校中的“读书”和“训练、比赛”的矛盾一直难以解决。从形式上看,体育职业院校一般都实行读书和训练并重,各占半天。但从实际和效果上看,无论是校方、教练还是学生,最后都偏重于“训练比赛”。由此而得出“以训为主”的实际操作原则。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第一任务是“争金牌、夺名次”,这一目标非常明确。他们的负担比普通学校学生沉重得多,既要完成繁重的文化学习任务,还要为争夺金牌下苦功夫训练,明显地存在着学习、训练时间分配上的难度。还有学生由于训练负担重,产生厌学情绪,缺课次数多,造成教师、教练之间发生分歧,对学生的教育难以协调。作为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级重点体育中专的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为了深化学校的教学训练改革,逐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职业院校教学训练管理制度,2004年开始进行学分制试行工作,对长期集训、比赛的学生,采取两种方式:A、有自学能力的学生通过自学回校参加期末考试,合格者记学分。B、没有能力和时间学习文化专业理论课的学生,由训练单位进行体育技能阶段性考核,学校训练部门根据考核成绩评定技能学分,每学期最高学分限定不超过18学分,作为体育技能成绩累计,达到毕业最低学分总学分者,发体育技能毕业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读训”矛盾,学生、教练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争取比赛取得好的成绩。

文化课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体育职业院校的教师在学校所处的位置及其担负的职能与普通学校有所区别,有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体育职业院校招生是以体育素质和才能作为选拔的主要条件,而不是文化课考分的高低;第二、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的管理是以教练负责为主,教师仅侧重文化课的管理;第三、近几年来体育职业院校学生生源每况日下,学生文化水平明显下降,教学要求更难于落实。这些都让体育职业院校教师难于适应,并且带来某些心理不平衡。加上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愿望出现大的反差,使教师对教育缺乏热情。有些教师思维定势,认为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行为习惯上都无法扭转,对学生始终抱有否定的态度,抱着“我只负责教,学不学是学生的事”的态度,这无疑会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一部分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学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与配合,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部分教师只注重完成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任课教师上完课就走,缺少与学生的感情联系,对于学生喜怒哀乐,他们很少激起共鸣,更少去细细体会,明显存在着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说服教育的耐心。

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的德育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在专项训练中,德育起着核心和先导作用。从训练目的来讲,我们培养的是符合四化建设要求、具有勇敢开拓精神的人。但是很多教练只重视训练成绩,平时强调提高竞技水平的时候多。吉林体育学院院长宋继新表示:“多年来,中国的体校形成了一个以‘夺标’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追求的就是最大可能地实现优异的竞技成绩,这在为中国竞技体育成绩的提高做出贡献的同时,却忽视了‘育人’这个价值。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体校生来说,他们是不可能登上竞技体育最高峰的,他们都面临着走上社会后的重新选择,体校的人才培养价值体系只有将夺标与育人捆绑起来,才能让多数的体校生在走上社会时不处于劣势,这既是出于为学生谋个较好未来的考虑,也是为学校解决学生毕业‘出口难’,进而导致‘选材难’的考虑。”宋继新表示“:在育人上,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培养,即体校生也要强调全面素质教育,而不只是抓好运动成绩就行。”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层次差异较大,对世界观、人生观的认识有些不够全面,有些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高年级的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不加选择地接受、模仿,甚至用错误的观点指导自己的行为,而且在训练中更是将他们一些不规范的言行直接的影响了小的队员,因此造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如讲粗话脏话,对突发问题的粗暴处理等)更容易蔓延,而且有往低年龄层次蔓延的趋势。如果教练员为应付比赛单抓专项训练而忽视了综合素质教育,必然有误学生个人前途,有损国家整体利益。所以,教练员应该做到:专项训练以德育为先导和核心,以智育为能源,立足体育,结合美育和劳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专项训练效果,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人材。

转变观念,提高体育管理者认识素质教育是深层次的、长久起作用的教育方式。因此,新疆体育职业院校必须从实际出发,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师、教练,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是要使他们能在学校几年的竞技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要更多地考虑到他们步入社会后发挥的作用和表现出来的整体水平。追求暂时的、片面的和表面的效果的教育都不可能经受住社会和历史的检验。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在新疆各体育职业院校实施教书育人、训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逐渐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逐步向素质教育迈进。

实行学分制管理模式化解“读训”矛盾教学与训练的矛盾在体育职业院校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矛盾。针对新疆各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自觉性差,选择能力差,又经常参加集训比赛,学习中断后很难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和质量标准的现实问题,建议在新疆各体育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以此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真正提高新疆体育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体育职业院校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在处理“读”与“训”的矛盾时,新疆各体育职业院校的校领导要宏观调控,首先从思想上抓起,教育教师、教练以及学生要识大体、顾大局。在训练时间和课程设置上相互协调,并保证其科学性、严肃性。其次,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必要时,对文化课进行适当的调整,教师要给予支持,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教练也要配合教师保证文化知识课程的完成。第三,学生获奖与否跟教练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完全忽略教师,应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一矛盾,使训练、教学两不误,才能使教师、教练相互配合把体育职业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采用分层次教学提高素质教育效果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应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它的特点是,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将教学对象分为不同的层次,按层次的需求进行教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分层教学的实施有一定难度,主要的阻碍因素在于社会的不认同,传统思想认为分层教育就像把人分为了不同的等级,使学生的自尊受到打击,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多年的教学经实践证明,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入同一班级实施统一的教学往往是失败的。按照统一教学计划难以解决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针对新疆体育职业院校学生入学年龄普遍偏小、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普遍较差,并且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实施学分制试点时,可采用分层次分类教学,采用“分层次教学”并不打破原有学生的运动项目,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将教学对象分为不同的层次,按层次的需求进行教学。在新疆各体育职业院校实施分层次教学比较复杂,牵扯到的问题也很多,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而且要教学、训练等管理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以德育为先导,以学生为根本,提高教师、教练队伍整体素质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李岚清同志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因此,建立一支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教练队伍,提高教师、教练的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提高教师、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新疆体育职业院校要办出特色,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路子,关键在于教师和教练。素质教育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应对每一个学生全面素质发展负责。因此,体育职业院校的教师和教练不仅要向他们传播文化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考虑。在教学和训练中,影响教育质量和训练成绩的不仅仅是教师、教练的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教练对待教学和训练工作的态度以及对待学生的热情和关爱程度。作为文化课教师来说,对学生由于大量训练运动后在学习中出现的生理疲劳、兴趣减退及厌学情绪严重的现象,要做到以学生为根本,理解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扬长补短,因势利导,充分做到尊重学生、谅解学生,发自内心的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困难。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教学训练特点,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教学方法要做到灵活多样,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改变基础理论知识“教与学”的传统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在训练过程当中,教练员不仅要抓专项训练,更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所以,教练员应该做到:专项训练以德育为先导和核心,以智育为能源,立足体育,结合美育和劳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专项训练效果,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所需的合格体育人才。

作者:廖春艳 单位:新疆竞技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