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专业技能课程与人文素养课程相结合,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高职教育直接承担着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为现代产业提供专业人才的任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很多直接从事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产品不是实物而是服务,如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商务英语……,服务里更多地渗透了人文性、社会性等人文素养能力。因此,只有具备一定人文素养的学生,才能胜任对人文素养能力要求较高的工作。事实表明,踏实稳重、诚信执著、文化素质、文明礼仪等“软性因素”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就是这些“软性因素”的优劣,却往往成为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致力于高职教育理论的创新和实践,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1233”办学模式,确立了“三对接一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设置与岗位群零距离、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上,除了要求开齐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体育与健康、思想道德修养、职业道德、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公共必修课外,课时一般不少于学年总学时的20%。此外,文明礼仪、演讲与口才、沟通表达训练等公共选修课也如火如荼,与专业技能课相得益彰,专业技能素质培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并行不悖,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市场调研与人文素养差别化培养相结合
巩固学生人文素养社会需要多少高职生,需要什么样的高职生,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决定的。高职院校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随时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最新要求,涵盖针对相关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析、人力资源规格需求分析,在坚持适应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上,每年根据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人才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在进行市场调研时,不仅要重视行业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和人文素养共性需求,而且要重视不同行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不同需求。只有充分把握这些市场需求动向,贴近行业,针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差别化人文素养培养,才能做到高职人才适销对路,深受行业企业欢迎。
三、课堂训练与课外濡染相结合,时时处处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在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不断膨胀,优质教学资源优先满足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情况下,部分高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常常被急剧压缩,教学手段单一,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落实人文素养教育不仅要抓紧抓好课堂上的45分钟,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达到素质教育的实效,而且要善于将人文素养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成效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素质教育,这些可以看成是人文素质的隐性课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学校通过标志性建筑、名言警句等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气氛。
(2)抓好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传递和弘扬浓郁的人文精神。
(3)加强校外社会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使人文素质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四、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可以用分数来说明,但是素质教育中很多方面是难以仅仅用分数来说明的。高职学校要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文素养考核评价机制,采取分数和等级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科学、准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只有这样,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素养才能成为高职毕业生有力的“两条腿”,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好,成为地方经济的弄潮儿。正确处理好高职人才培养中专业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是高职教育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但最关键的还是全面素质的提高。能力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而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一个人的素质影响着一个人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决定着一个人如何做人、做事,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否可持续发展。高职学校培养学生在以技能为主线的同时,一定要充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
作者:徐谦 单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