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2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2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论文2篇

第一篇

1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1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概况

在调查的59所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中,云南财经大学图书馆等4家图书馆的网站无法访问,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等4家图书馆的主页上未见信息素养教育相关内容,上海商学院图书馆主页有“培训与讲座”栏目,但是点击进入该栏目后无具体内容,其它50家图书馆主页均有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所以,选取这50家图书馆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1.2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特点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财经类院校图书馆采用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主要有4种:文献检索课、新生入馆教育、图书馆讲座、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并积极探索了知识竞赛、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模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涉及图书馆馆藏检索、电子资源使用、信息检索基础知识等。

1.2.1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形式

在50家图书馆中,有29家图书馆明确说明开设了文献检索课,开设文献检索课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本形式。文献检索课是图书馆开设的信息教育基础课程,是以图书馆学、情报学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图书馆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向学生传授信息检索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报意识,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和信息综合利用的技能,提高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类型,学会运用各种检索手段,从各类信息源中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和利用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实际工作、撰写论文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文献检索课多为校级公共选修课,为2学分,一般面向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采用集中授课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各馆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内容各有侧重:(1)侧重经济文献检索教育,比如,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开设了《经济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2],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开设了《网上经济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3],该课研究经济文献和信息利用的科学和运作规律,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检索技术获取经济文献和信息,以及如何对所获取的经济文献和信息进行研究、提炼、吸收与转化;(2)侧重网络文献检索教育,比如,山东工商学院图书馆开设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4],该课主要培养大学生对图书馆既有的主要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基本状况的认识和了解;训练大学生检索与查考、选择与鉴别、挖掘与处理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3)侧重信息检索通识教育,比如,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开设了《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5],该课主要包括:信息检索基础理论与信息检索技术、工具书及其网络资源、Internet搜索工具、综合性检索系统、中文专业性系统、专题信息资源检索、学术研究与信息利用等。

1.2.2新生入馆教育是培养新生信息素养的重要形式

高校图书馆面向全体新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活动,能够使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提高新生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技能,为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科研能力打下基础。在50家图书馆中,有20家图书馆明确说明开展了新生入馆教育,比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固定于每年秋季新生入学军训结束以后,由图书馆办公室和各院系联系,分场次开展新生入馆教育,主要是关于图书馆布局、资源分布、图书借阅规程、图书馆服务及规章制度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训[6]。再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根据本科生及研究生对图书馆的了解程度、资源需求类型的不同,分别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新生入馆教育[7];本科生方面,图书馆主要开展“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专题讲座,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分布、借阅方法和权限,以及介绍各类资源和服务,同时,可以根据同学要求开展参观图书馆活动;研究生方面,图书馆采取主动走进院系的方式,将图书馆新生教育纳入研究生新生教育中去,为新生介绍馆藏目录系统的使用、借阅规则与权限、电子资源访问、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资源和服务等基础知识。

1.2.3图书馆讲座形式灵活

图书馆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向读者推介图书馆的资源、介绍资源的使用方法。在50家图书馆中,有26家图书馆明确说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图书馆讲座。图书馆讲座包括定期讲座、不定期讲座、预约讲座、电子资源宣传月讲座等4种形式。定期讲座即图书馆固定在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有计划的安排讲座,一般是围绕信息检索方法、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及各类数据库资源、网络学术资源等方面内容,设立不同的专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等。不定期讲座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开展的各类讲座,有时会邀请数据库商进行某个数据库专门的培训;比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图书馆、广东商学院图书馆等。预约讲座是图书馆面向全校各院、系班级推出的服务,预约讲座的特点是讲座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灵活安排,讲座地点可安排在图书馆或预约人指定的地点;比如浙江财经学院图书馆、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等。“电子资源宣传月”讲座一般每年开设一次,时间为一个月,在宣传月里开设系列讲座,集中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比如,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等。

1.2.4在线信息素养教育逐渐受到重视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nlineInformationLiteracyIn-structions)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为手段,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8]。财经类院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在50家图书馆中,有20家图书馆均在其主页开设了“用户教育”、“读者培训”等信息素养教育专栏,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通知,介绍图书馆馆藏、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介绍文献检索课程相关的详细信息,提供各类信息素养培训课件的下载,文献检索课网络教程等等。

1.2.5积极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形式

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为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积极探索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形式:(1)开展知识竞赛,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强的特点,知识竞赛迎合了学生内心或多或少都想赢的心态,寓学于乐,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9];比如浙江工商大学图书馆在2010年开展的第六届“数字资源宣传月”中,举办了全校范围的数字资源知识竞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体,而高校图书馆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与校内其它单位及校外单位的合作,来全面、系统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10],逐渐成为一种新形式。比如,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图书馆与校科研处和图书馆联合举办的电子文献资源使用培训活动,图书馆工作人员先后奔赴8个院系开展培训活动,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重点介绍了与之相关的电子资源[11];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与爱思唯尔公司联合推出在线培训服务,师生通过登录图书馆网站进行在线注册,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参加,可以与主讲人直接对话,随时互动[12]。

2存在问题

2.1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有待加强

笔者在调查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主页的过程中发现,仅有不到一半的图书馆专门开设了用户教育相关的栏目,鲜有图书馆专门设置信息素养教育栏目,有相当多的图书馆虽然设置了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但是放置于读者服务栏目等不能直接体现用户教育特征的栏目下,这样不足以使读者对信息素养教育有整体上的认识。另外,在50家图书馆中,只有8家图书馆在用户教育的相关介绍中,提及了“通过培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得读者只是知道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馆利用方面的培训,而不了解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概念,由此,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宣传有待加强。

2.2信息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

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的准则、保证,良好的信息道德是信息素养中的重要部分[13]。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应重视信息道德教育,使学生能自觉抵制信息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而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信息道德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仅有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在用户培训网页,了“电子资源版权公告”,吁请各使用单位和个人,重视和遵守电子资源知识产权的有关规定;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和上海金融学院图书馆在文献检索课程中,安排了法律及知识产权等内容。

2.3学科信息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学生在学习科研过程中,往往需要获取学科专业相关的知识,而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大多重视信息检索通识的教育,学科信息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在50家图书馆中,只有6家图书馆明确说明提供学科信息检索培训,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提供的预约讲座服务是开展学科信息综合利用专题讲座;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则在信息检索课中讲授各学科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知识。

2.4信息素养教育形式有待创新

财经类高校图书馆以文献检索课、图书馆讲座、新生入馆教育等形式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调查发现,图书馆采用的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已经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每年秋季学期开展的新生入馆教育、信息检索培训讲座等相关工作,收效并不理想;很多高校图书馆开设多年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往往存在师资有限、教学手段落后的情况,另外,由于大学生专业涉及面广,单纯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很难满足多专业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需要。因此,财经类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有待创新。

2.5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有待优化

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已经认识到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图书馆网站介绍资源使用说明,介绍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并提供教学课件的下载等,而这些仅仅是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方面,只是为读者了解相关内容提供了途径,尚缺乏学生与图书馆交流的平台,未提供学生评价信息素养教育情况的功能,因此,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应优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2.6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信息能力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信息能力包括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能力,下载网络文献的能力,专业相关网站的查找与使用的能力,根据需要的文献准确制定检索策略的能力等方面。信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过程,从调查情况看,财经类院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是以理论知识教授为主,虽然有上机实践的时间,但上机时间往往很短,一般只有2个学时,因此,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3对策

3.1优化信息素养教育网站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越来越倾向于从图书馆网站获取所需的信息。建议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优化信息素养教育网站建设,使网站发挥宣传信息素养教育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信息素养教育的电子版资料,提供馆读交流的平台。首先,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应规划图书馆主页的栏目设置,将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统一规划到一个栏目,栏目名称可以定为“信息素养教育”、“用户教育”、“读者培训”等跟信息素养教育有直接关系的名称,为加深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直观认识,最好是定为“信息素养教育”。其次,在栏目内容的建设上,图书馆应对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加以说明,对信息素养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作以说明;应详细介绍图书馆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尤其是要加强信息道德教育的内容建设及宣传;最后,应优化网站的功能,使读者能够在网站下载到所有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课件,同时,应具有读者反馈意见、在线交流的功能,使其成为功能完备的在线信息教育平台。

3.2基于读书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很多高校图书馆都相继开展了读书节系列活动,读书节成为高校图书馆推介资源、引导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活动。图书馆开展读书节系列活动是促使大学生阅读的外在因素,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推动大学生阅读的内在因素,因此,高校图书馆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基于读书节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从4个方面着手。(1)开展信息素养专题讲座。讲座具有可以直接与多个读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优点,高校图书馆应开展信息素养的专题讲座,在读书节期间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2)开展信息知识竞赛。高校图书馆可以将上述的信息知识整理成册,提前发放给大学生,从中选择内容作为竞赛题目,制定竞赛规则,号召以专业或班级为单位报名参加竞赛,不仅能激发大学生学习信息知识的兴趣,也能增强集体主义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3)开展信息能力比赛,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能力。比赛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馆藏文献查找比赛,二是电子文献检索比赛。(4)开展信息利用交流会。大学生个体具有信息素养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利用交流会的方式,使大学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3.3大力推进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3.3.1图书馆与学校其它部门的合作

图书馆应主动和院系联系,从宏观上了解学生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联合院系、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同时,图书馆应重视与学生个体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已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的意见以及进一步的需求情况。此外,应与教务处及院系协调,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14],将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到院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素质教育。

3.3.2图书馆与其它馆的合作

(1)财经类院校图书馆与区域内的同类型的其它馆合作。北京地区有5所财经类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北京物资学院的图书馆与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依托该公司搜索平台,建设了基于区域数字图书馆的北京财经类院校资源共享平台。共享资源包括五所院校图书馆的图书目录、电子图书、报纸、11个中文数据库和30个外文数据库[15]。财经平台的良好运作,为财经院校图书馆与区域内的其它同专业院校图书馆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经验积累,成员馆可以进一步扩展平台的功能,使成员馆的读者能互相共享信息素养教育课件,使成员馆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各校读者的信息素养学习资源。其它省份的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可以探索与本省内或邻省内的同类型高校图书馆建立合作联盟,通过建立在线信息素养平台的方式进行合作。

(2)与区域内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合作。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有5家成员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南京体育学院图书馆。2009年11月2日至11月30日,联合体共同举办主题为“资源共知惠读者服务共享通三校”的读者服务月活动,联合举办资源利用讲座38次,主要包括读者利用图书馆技能、电子数据库使用、学术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技巧、论文写作与课题创新等,三校读者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讲座去听,极大地方便了同学们学习[16]。受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合作开展讲座的启示,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可以依托当地已有的图书馆联盟,联合成员馆共同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讲座,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3.3.3图书馆与数据库商的合作

图书馆员使用数据库的技巧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但是数据库的功能往往比较强大,图书馆员很难全面掌握每一个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而数据库商会在公司内部专门指定人员,对其进行数据库使用方面的培训。因此,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可以与数据库商合作开展数据库资源利用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减轻图书馆员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全面的知识。

3.4加强学科信息能力培养

鉴于学科信息能力对于学生个体学习研究的重要作用,建议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加强学科信息能力培养。(1)图书馆员走进院系,针对学科设置情况,开展专门的学科信息素养教育,重点介绍馆藏的学科相关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技巧,推介相关的学科学术资源网站。(2)图书馆员走进学科课题组,图书馆员与课题组建立直接联系,针对学科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文献检索的问题,图书馆员第一时间帮助其解决,使其在实践中提高学科信息能力。(3)邀请学生走进图书馆,图书馆应建立信息共享空间,正如胡广霞老师所言,信息共享空间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一种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的图书馆服务模式[17];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未来大学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践基地,建议财经类院校图书馆建立信息共享空间,并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作者:唐野琛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

第二篇

1研究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在研一阶段学习完整个文献检索课程后,进入科研课题的实施阶段未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自己的课题相结合,缺乏对信息的敏感性,信息意识不强。(2)研究生过度依赖导师,尤其是在开题阶段,在科研上对自己的课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3)研究生在学习阶段缺乏准确获取文献信息的能力,不能对信息进行鉴别、组织、评价和加工并最终将信息融入原有知识体系形成新的新的信息。(4)研究生在毕业面临写毕业论文时发现抄袭情况严重,虽然已经通过“学术不端系统”对抄袭进行监督,但是不能从学生的思想根源上解决。

2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拟解决的问题

(1)在研究生一年级阶段:通过与导师共同合作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以提供导读书目的方式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信息意识。(2)在研究生二年级阶段:通过图书馆馆员作为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生导师合作帮助学生选题及开题。(3)在研究生三年级阶段:通过我馆购买的万方“学术不端系统”对抄袭进行监督,从而从学生的思想根源上切断。

3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模式的建立

3.1信息意识的培养

学科馆员给研究生提供导读的书目(书、学术期刊为主)导师进行勾选,学生自己安排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最终写一篇关于自己课题的综述提交给导师并且得到导师的认可并签字。

3.2信息能力的培养

3.2.1信息获取能力

图书馆学科馆员定期与导师合作,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研究生对所的数据库的需求,定期举办数据库培训的讲座。3.2.2信息处理能力将论文的编辑与排版,论文的著录规范,论文的成文等,嵌入到研究生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3.2.3信息利用能力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将图书馆员作为教学助手嵌入到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以提高研究生利用信息的能力。

3.3信息道德的培养

在研究生三毕业阶段,在研究生撰写完毕业论文提交电子版之前,导师督促学生到图书馆提前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图书馆馆员给研究生提出修改的内容指出与其他论文相似处,并指导修改从而进一步从学生思想根源上阻断抄袭及学术不端。

4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模式的建立实施步骤

研究生二年级阶段(开题阶段)通过图书馆馆员作为实施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与研究生导师合作帮助学生选题及开题。研究生三年级阶段(结题阶段:通过我馆购买的万方“学术不端系统”对抄袭进行监督,从而从学生的思想根源上切断学生抄袭的错误行为。在整个阶段学科馆员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密切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协作完成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

5结束语

研究通过采用“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对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分析了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实际活动内容为主线,采用“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拓展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习能力。

作者:欧登格尔丽 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