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原有单一、封闭、单向的传播模式逐步向交叉、互动、融合的方向演变,这导致用户更为倾向参与式、融入式、交互式的媒介体验,也使得高校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新的特征。现阶段我国高校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仍处于初级阶段,应当结合“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的新特点,从政策制定、课程开发、教师培养、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入手,探索构建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型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媒介素养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也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从网上获取。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1]这不仅为政府加强互联网监督管理指明方向,也表明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国民教育体系建设、提升公民社会参与能力、培养符合新时期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参与式文化下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特征

参与式文化是“以网络为平台,以全体网民为主体,通过某种身份认同,以积极主动地创作媒介文本、传播媒介内容、加强网络交往为主要形式所创造出来的一种自由、平等、公开、包容、共享的新型媒介文化样式。”[2]这一文化样式具有表达意见门槛低、支持普通民众进行创作和分享、传播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大众性、重视用户体验和个人诉求、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社交功能等特征。受参与式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特征:

1.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新。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对教学效果起决定性作用。但在网络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资讯,教师逐渐失去了在知识传授过程的主导地位。有观点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我国已步入“后喻文化”时期。这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提出了新挑战,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将教育理念由“教师中心论”向“师生相长型”转变,即立足学生参与互动融合理念,在分析学生诉求和认知行为、研究学生网络媒介使用习惯的基础上,制定出顺应时展特征、具有现实针对性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方案。

2.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新媒体因其交互性、时效性、多媒体性、多元文化性等特征而受到当代大学生热捧。现阶段,大学生不再将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而倾向于借助APP移动应用服务、SNS社会性网络服务等新媒体平台获取资讯,享受参与和互动的乐趣。这就对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基于参与式文化形式,即联系、表达、共同解决问题和循环,改变原有灌输式、一言堂的教育方法,而更为注重学生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自身感受与意见的表达、团队成员的交流互动、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交叉性的传播平台等。

3.评价反馈的机制完善。詹金斯曾提出12项新媒介素养能力,即:游戏能力、表演能力、模拟能力、挪用能力、多重任务处理能力、分布性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判断能力、跨媒介导航能力、网络能力、协商能力、可视化能力。这表明网络时代对于个人媒介素养的需求是新媒介发展在技术和内容上对受众能力有更高层次要求,也是来自受众在新媒介中希望满足自己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需求的结果。为顺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求,要进一步完善现有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评价反馈机制,将原来仅仅注重媒介文本阅读理解能力延展至注重对实践参与能力、角色转换表现能力、信息采集再加工能力、监测环境把握事物关键细节能力、了解尊重适应多元文化能力等综合能力考察。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虽然部分教育界及学界人士已经意识到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公共政策的制度保障。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亟待开展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牵头制定相关公共政策,对该项工作的技术支持、经费保障、协调推广、具体职责等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协调,建立覆盖课堂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体系。

2.缺乏课程体系建设和规划。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未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大纲中,未明确要求学生掌握媒介素养基本知识和能力,未开设与媒体传播运作、媒介内容赏析批判、传媒法规与伦理等方面的课程。事实上,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要求学生通过修习指定课程掌握有效获取媒介讯息、了解媒体运作功能、批判选择媒体传播内容、制作传播媒体作品等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3.缺乏科学调研和系统研究。目前,国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西方媒介素养教育开展情况、媒介素养基本内涵及认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缺乏对国内大学生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科学调研和系统研究,缺乏符合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特征的教材和教育宣传片等。

 df参与式文化下,结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加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可以从政策制定、课程开发、教师培养、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环节入手,构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1.顶层设计。政府管理部门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教育规划体系和公民教育体系,明确网络媒介素养是新时期必备的公民基本素养。约翰•庞甘特在调查世界各国媒介素养教育实施状况后认为,“媒介素养教育成功的要件包括教师的教学意愿、学校行政的支持配合、培训机构的师资设备、常态持续的培训、专家的支持、充分的教学资源、教师自发性成长团体运作。”[3]为保证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有效开展,政府管理部门必须发挥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作用,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净化网络舆论空间,引导公民了解并自觉遵守网络法规和伦理;通过制度保障、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等手段,统筹协调高校、研究机构、新闻媒体、民间组织等社会资源,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需的政策支持、物质支持、智力支持,促成政府统筹、高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课程配套。高校加强网络媒介教育课程开发管理,将相关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规划和课程建设体系。学习借鉴欧洲各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课程设置方式,采用专业课程、课程融合、跨学科整合、主题教学等课程模式。例如,德国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计算机课程中,借此引导讨论社会政治议题;我国台湾地区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哲社课程相融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互动参与。

3.队伍建设。重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能力的提升,将媒介素养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媒介素养不仅是专业课程教师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其他专业或学科教师、行政人员所必须具备基本技能,包括感知理解媒介的能力、选择整合媒介内容的能力、利用媒介创造传播的能力等。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师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将认识、理解、整合、批判媒介的基本素养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通过完善优化现有考核体系,检验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体现出的媒介素养水平,以及授课过程中的媒介使用能力、利用媒介制作传播教学内容的能力、媒介整合和信息选择能力等,并对教师是否注重课堂内外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互动体验进行重点考核。

4.课程设计。将媒介素养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相融合,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研创新等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参与式”文化体系所具有的注重个人体验和互动参与特性,与大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契合了其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理念。例如,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媒介获取、创作、传播信息,选择网络媒介平台进行项目和实践的宣传,以网络媒介素养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利用网络媒介开展社交提高团队及项目知名度,在实践中提升并检验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

5.实践结合。鼓励扶持对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科研工作,在课题申报、征文、竞赛中予以重点关注,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开展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并对具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项目给予扶持,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对研究者给予技术、资金、物质等方面支持,提供平台鼓励研究者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效经验,推动我国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宣传思想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杨玲.媒介、受众与权力:詹金斯的融合文化理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科版),2011,(4).

[3]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

作者:余越 单位:上海海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