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统计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统计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统计分析

摘要:对2007年-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的时间趋势、违规类型、行业特征和区域分布进行多个层面的统计分析,提出进一步可能的研究方向,为注册会计师评估舞弊风险提出参考。

关键词:会计违规行为;统计分析;上市公司

1引言

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一直是资本市场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自2009年上半年以来,相继爆出两个重大财务报告舞弊案引致市场震动,目前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再度引发质疑和争论。经证监会查明公告称,康得新复合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年虚增利润119亿元;康美药业虚增收入291亿元且虚增货币资金886亿元金额,这似乎已经超越了银广夏在2002年前4年虚增7.7亿元利润的造假金额。那么自2007年新会计准则和新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同时实施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会计违规行为在整体上有何统计特征?国内关于会计违规行为的探讨大多处于理论和政策探讨层面,较少从实证角度去对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拟通过对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后的2007至2018年12年间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特征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试图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违规行为特征。数据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

2上市公司会计违规行为的统计特征

上市公司会计违规是上市公司法人作为个体的一种理性行为,其形成受到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业绩压力与动力、公司治理、审计师、投资者保护环境、特殊事件如债券发行、增配股条件等。因而上市公司的会计违规行为频次可能呈现一定的行业、区域特征,违规行为的具体选择也可能因监管环境变化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的统计特征。本文选取国泰安数据库中2007-2018年度总共6261起行政处罚案件,筛选出其中涉及会计行为的四种违规案件共1644起。这四种违规类型为:虚构利润、虚列资产、虚假记载、一般会计处理不当。

2.1会计违规行为的年度特征

从表1会计违规行为年度分布特征来看,2012年以前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在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上大体均呈上升趋势,而2012年以后无论从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上看均出现明显下滑。考虑到监管者对违规行为发现和查处的滞后性,剔除近三年的数据,2013-2015仍然年呈明显下降趋势。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开展反腐倡廉活动。曝光机制可能对各层面的违规行为起到了威慑效应,如薛健等(2017)通过研究2008-2015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高管腐败曝光对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起到了威慑效应。此外,中央及地方政府巡视组对于国企的高频次巡视客观上加强了监管,提升了公司治理有效性(薛健等,2017)。王茂斌、孔东民(2016)则发现上市公司在2012年后财务报表的盈余质量显著提升。我们的数据从会计违规行为比例的年度分布上支持了前期研究的观点,说明2012年后资本市场的监管环境趋严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违规行为比例的攀升甚至使其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2.2会计违规行为类型特征

如图1会计违规类型总分布所示,在总共1644起违规被罚案件中,虚假记载与一般会计处理不当为主要违规行为类型,但其中涉及的行为较为分散多样,而备受投资者关注的虚构利润行为仍然占到总体的15%,显示出这一行为仍然是上市公司主要的会计违规行为。在图2会计违规类型的年度分布趋势中,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会计违规行为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时间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总体上如前所述2012年以后会计违规行为比例显著下降,但“虚构利润”这一违规类型却在增加。这可能是因为经济周期的影响,陈武朝(2013)在2000-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盈余管理程度在经济收缩期大于扩张期,其中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在经济收缩期,由于宏观经济下行,企业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下滑的实际业绩无法应对如银行贷款、配股、增发等并未调低的业绩要求。企业此时有更大的压力和动机去“做大利润”。而企业“做大利润”的手段除了盈余管理行为以外更为极端的就是采取虚构利润这一典型的会计违规行为。因而即使外部监管环境趋严,在业绩压力下自2012年以后,我国GDP增速放缓,宏观经济进入新一轮的收缩期,其他会计违规动机均受到监管环境趋严的遏制,但由于企业同时受到业绩压力的刺激,虚增利润这一会计违规类型呈现出反向增长态势。

2.3会计违规行为行业分布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从绝对数量上看,制造业的违规案件数占比超过67%,但这只是因为制造业上市公司数量大,并不说明制造业企业比其他行业的违规风险更大。事实上大多数行业的违规频次与该行业的企业数量占比相当,说明在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率上它们不存在特别的行业特征。只有农林牧渔和房地产两个行业的违规风险较为突出,尤其是农林牧渔,该行业上市公司数量仅占总数的1.64%,而违规案件发生数占到违规案件总数的3.95%,超过行业平均占比的2倍。进一步将农林牧渔行业的会计违规行为类型与总体违规类型分布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农林牧渔行业的虚增利润行为尤为突出,是平均概率的两倍,具体如图3所示。这可能是因为该行业属于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基础性行业,而资本市场对其的业绩要求和预期超出行业实际情况,使其面临比其他行业更大的业绩压力所致。更可靠的原因分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结束语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发现:(1)2012年后会计违规行为由逐年攀升趋势扭转为逐年下降,这可能是因为资本市场的监管环境趋严所致。(2)同时,虚增利润这一特定的会计违规类型却自2012年起呈现出反向增长态势,这可能是由于2012年以后我国GDP增速放缓,宏观经济进入收缩期,企业受到业绩压力导致的。(3)农林牧渔和房地产两个行业的会计违规风险较其他行业突出,其中农林牧渔行业的虚增利润行为发生率是平均水平的两倍。这可能是因为该行业属于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基础性行业,而资本市场对其的业绩要求和预期超出行业实际情况,使其面临比其他行业更大的业绩压力所致。基于以上发现,笔者认为,影响资本市场整体会计违规行为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监管力度,但影响个别公司行为选择的更主要因素可能是业绩压力,这可以作为下一步研究方向。此外,注册会计师在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舞弊风险时也可参考上述行业分布特征。

参考文献

[1]韩文明.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统计特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20(5):56-60.

[2]陈武朝.经济周期、行业景气度与盈余管理[J].审计研究,2013,5:96-105.

[3]薛健,汝毅,窦超.“惩一”能否“儆百”?———曝光机制对高管超额在职消费的威慑效应探究[J].会计研究,2017,5:60-66.

[4]王茂斌,孔东民.反腐败与中国公司治理优化:一个准自然实验[J].金融研究,2016,8(434):159-174.

作者:吴海萍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财会金融系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