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频数控移相器系统实验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频数控移相器系统实验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频数控移相器系统实验设计

关键词:高频电子线路;模拟电路;实验设计;移相器;检测;负反馈跟踪系统

0引言

近年来,实验教学在大学工科类专业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特别是高频电子线路、模拟电子线路等这些工程应用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尤为重要。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对模拟电路更深层次的学习和应用。这门课程的综合性、专业性较强,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而目前大部分高频实验课就是通过虚拟实验、实验箱对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电路进行验证[4⁃6]。学生理论课难以理解,实验验证糊涂走过场,导致他们逐渐对高频课程的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7⁃9]。

电子信息类专业[10⁃11]有一个共同点——都与雷达有关,而数控移相器是雷达系统中通道相位自动均衡系统的核心。本文设计了一个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综合自选实验,通过对高频数控移相器及其检测装置进行实验系统设计,对实验进行层层实验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进一步贴近自己的专业。

1实验系统设计方案

实验系统主要包括信号产生器、数控移相器、移相控制器、相幅差检测、信号调理转换、控制器、数据显示七部分。系统每一部分都可由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数控移相器可由多级串联式移相器和矢量合成式移相器这两种方法实现;相、幅差检测可由模拟集成式鉴相鉴幅器和模数混合式鉴相鉴幅器这两种方法实现。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学、设计制作过程中,注意实现方法的多样性,使他们能够根据需求比较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电路和元器件。

2实验任务设计

2.1数控移相器设计

结合实际应用,这里主要指标为:对输入信号为50MHz正弦波,能进行0°~360°移相,最小步进小于2°(采用多级串联移相器);另外,对速度、幅度也有相应要求。

2.2相位检测器设计

高精度移相器能否精确测量、调试相位是首要问题。市场上精密的相位测试仪非常少见,因此在没有精密相位测试仪的情况下,常规的相位测量方法就是通过高频示波器,比较输出与输入波形的相对位置变化。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得到精确的相位值,只能用于粗调和功能监测。因此这里需要设计一个精密的相位检测器。该相位检测器相对精度(测变化量)可达到0.1°,可以直接进行数字显示,也可以通过双路同步信号源来进行校准。

2.3测试步骤设计

根据相位检测器的实际情况,采用常规仪器,配合辅助电路,合理设计测试步骤,构成一个实际可用的测量系统,精确检测各级移相量。

2.4相位负反馈跟踪系统设计

这一步是将静态检测系统升级为动态的相位负反馈跟踪系统。当参考支路的相位发生变化时,被测移相器支路的相移能自动跟踪它的变化,并且保持两个支路相位差在容差之内。完成了以上所有设计后,就已经非常接近一个双通道接收机的相位自动均衡系统,这正是本次实验的目的。通过这样层层任务设计,使学生从设计部件到设计部件检测器,再到设计检测系统,最后进行综合系统设计,这样一个工程的锻炼,逐步扩展知识面、增强实践能力,更进一步贴近自己的专业。

3实验实施过程

作为课程的自选综合实验之一,本文主要与课外兴趣小组、电子设计竞赛相结合,实施过程主要分为发题分组、课堂讲授、设计制作辅导和验收测试四个阶段。

3.1题目,分组阶段

先实验信息、报名流程和相关要求,提前向学生提供设计任务书、有关知识要求和参考书目等。学生在充分了解实验内容和要求后自愿报名选做该实验题目。再根据报名的情况确定分组,每组成员3人。

3.2课堂讲授

本阶段主要在应用背景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测角系统框图说明相位自动均衡系统中主要部件的作用,联系实验设计任务书,强调本实验课题的工程应用特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还要详细讲解高频电路设计注意事项,并且强调在保证测试精度的前提下,注重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对自动相位反馈系统,要综合时间和条件等,优先实现较简单的系统。最后还要对时间节点和实验报告提出明确的要求。

3.3设计制作阶段

首先要及时评估学生初级方案的可行性,根据现有条件,提出修改建议;然后辅导、检查学生所设计电路的可行性、完整性,解答疑难问题。在学生制作调试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元器件、仪器设备支持,并在中期开展分组讨论、交流经验,加强对关键指标的把握。

3.4验收测试

首先进行实验报告的阅读和评分,此外要进行现场实物性能测试,结合实验报告情况进行综合评分。最后还要进行课题总结,组织学员演讲交流。

4结语

该实验系统设计涵盖了多种相位处理电路,弥补了高频实验相位处理电路的稀缺。同时结合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特点,涉及雷达测角多通道接收机相位自动均衡系统,工程实践性很强。该实验根据实际的需求,层层设计实验任务,这样逐步贴近了实际应用系统,激发了学生学习高频课程的兴趣。此外,系统的各环节实现方法具有多样性,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学会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艳,魏平俊.提高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效果之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王恩成,张东彦.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

[3]雷丽.以工程应用能力为导向的高频电子线路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8(9):

[4]杨恒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6

[5]周锋.“高频电子线路”理论课内嵌实验的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6,

[6]周莹莲.“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

[7]官茜.任务主导与模块化整合教学模式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

[8]姬五胜,张凤山,周治丽,等.高频电子线路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方案[J].大学教育,2017(2):

[9]梁韶华,罗俊琦.电子信息工程中高频电子线路的实验[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9):

[10]梁德智.高职、应用本科通信类专业课程统合教学的探讨:以《高频电子线路》和《微波技术与天线》为例[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18)

作者:常娟 王立志 陈长兴 段小虎 魏青梅 单位:空军工程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