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自制偶氮染料涤纶织物染色实验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自制偶氮染料涤纶织物染色实验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分散染料是需要在分散剂作用下,在水中呈高度分散形态的染料,适用于合成纤维的染色,新型杂环偶氮染料的开发,特别是针对性改进分散染料色牢度和色光鲜艳度,发展高强度分散染料是新的发展趋势。实验设计应用一种自制的杂环偶氮染料,通过涤纶织物染色实验来表征该染料的染色性能。通过该实验设计训练学生掌握染色及性能表征的方法。

关键词:偶氮染料;涤纶;染色;色牢度

分散染料根据其化学结构主要分为三类:偶氮分散染料、蒽醌型分散染料、杂环结构分散染料[1]。偶氮染料易于合成,在工业化染料中占据重要地位,大部分偶氮染料废水直排会降低水体透光率,影响光合作用,从而破坏生态系统[2];一部分偶氮染料在还原条件下会分解产生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芳香胺[3];由于偶氮染料结构稳定,耐酸耐碱性强,很难通过自然降解[4]。蒽醌类的分散染料合成步骤复杂,染料所需的原料对环境的污染较大且难以自行降解[5]。替代产品主要是围绕生产技术优化、环保型染料及新型染料研究开发新的杂环偶氮染料[6]。

1实验部分

1.1实验仪器及材料

主要仪器:ECODYER全能试色机,厦门瑞比;HH-S6型电加热恒温水浴,北京科伟永兴;Datacolor-650计算机测色配色仪,美国Datacolor-650;Y571L型摩擦色牢度仪,莱州电子仪器;GM-4型皂洗色牢度仪,东莞市格美检测。材料及药品:平纹涤纶机织布,市售;杂环偶氮染料,自制;皂粉,上海标准化研究所;木质素、高温匀染剂、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保险粉、氢氧化钠、碳酸钠、冰乙酸,皆为分析纯,成都科龙。

1.2实验内容

(1)聚酯纺织物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2)染料染色性能表征:将待测织物折叠成6层,然后用Datacolor-650测配色仪在不同位置测试3次,测量平均值为织物的K/S值。参照GBT3920-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标准,测试干摩擦、湿摩擦染色牢度[7]。将染色涤纶布样品分成大小4cm×10cm,夹在大小一致的纯棉织物与未染色涤纶织物之间,固定后用于皂洗。皂洗工艺为:皂粉5g/L、碳酸钠2g/L、温度60℃、皂洗时间30min。结束后用清水洗并烘干,比对色卡可评价其耐皂洗牢度。

2染色实验

2.1实验准备

(1)织物前处理:裁剪五块5cm×25cm大小的涤纶布,加入适量洗涤剂进行洗净晾干并编号,分别称重。(2)自制偶氮杂环染料:2-氨基苯并噻唑经重氮化反应,与苯酚偶合反应制取,再经重结晶后干燥备用[8]。染料经红外光谱表征[9],主要成分如图1所示。

2.2染液配比

染液浴比为1∶50,称量每块布的重量,染料用量是织物重量的3%,使用的染色助剂如下表1所示。

2.3染色方法

(1)高温高压染色:该染料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按表1加入染色助剂,用H-12F型ECODYER全能型试色机对纯涤纶平纹织物染色,按2℃/分的速度升温到130℃,染色一小时,开始降温,当温度降到70℃时取出织物[10]。具体工艺曲线如图2所示。(2)还原清洗:采用保险粉2g/L,NaOH2g/L,浴比1∶50,工艺曲线如图3所示[11]。织物浸没在还原清洗液中,在恒温水浴中升温至80℃,并清洗10min。(3)酸洗:配置1g/L的醋酸溶液,按浴比1∶50取液,在60℃恒温水浴,酸洗10min[12]。

3结果与讨论

3.1染料的K/S值

K/S值中,K表示色料吸收系数,S表示色料散射系数,K/S表示染色深度。染料经测试的K/S值较低,表明染料的染色深度一般[13]。L*表示亮、暗,a*表示红、绿,b*表示黄、蓝[14],由表2可知,L*、b*比较高,布条颜色为明亮的黄色,染料色光鲜艳。2号与3号布样检测结果表明,相较其余两种染色助剂,木质素的加入量不同,对应染色结果变化相对较明显。

3.2染料各项牢度测试

从表3可以看出,各染色试样的耐干、湿摩擦牢度,耐皂洗牢度都较好,综合分析上述测试色牢度值,以4号布最好,2号布最差,说明高温匀染剂加入量对织物色牢度的影响,即添加到2号样品染液中的高温匀染剂量不足[15]。加入NNO与否,对于K/S值和实验所测试色牢度值影响并不明显。

4结语

利用自制的杂环偶氮染料进行涤纶织物染色实验,通过表征织物染色基本性能来探讨该染料的可染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自制染料可以用于涤纶织物高温染色,助染剂配置不同的5个试样,染料的K/S值都在14左右,染色深度不够,但L*、b*值约为70左右,说明颜色鲜艳。经染色布样实际外观呈明亮的黄色。染色试样干摩擦、湿摩擦牢度,皂洗牢度普遍都在4到5级,具有良好的色牢度。5个试样之间K/S值与色牢度差异并不明显,说明实验设置的因素:分散剂、NNO、高温匀染剂的添加量对染色性能影响不显著,其中以NNO的影响最小;分散剂木质素对染色得色深度、高温匀染剂对染色色牢度有一定影响。通过该实验设计使学生熟悉分散染料应用基本条件,掌握分散染料染色基本工艺及染色性能表征的基本方法。

作者:肖红艳 任二辉 杨琴 单位:四川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