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培养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核心素养,而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阵地。本文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为例,从不同角度关注创新精神的培养,旨在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精神
习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将创新提到首要位置,指出只有创新才能促进国家的发展、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大学生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对象,肩负着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任务,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命运,也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应将创新精神作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并充分利用实验教学这一益于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相关的实验技术也已成为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最基本工具和手段之一。因此,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基本实验方法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创新精神,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无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1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性
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指培养大学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素养,敢为人先、不畏权威,坚持实现个人理想的精神,也包括创新的兴趣、决心、智慧等思维活动和以实践为基础的改变客观事物的积极态度[1]。其重要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1创新精神的培养利于推动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仍然存在陈旧、固化的现象,导致部分学生思想僵化,这与国家重点实施创新型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诉求是相悖的。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主要阵地,学生与学校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只有勇于改变滞后的教育模式、善于激发老师的创新潜能,才可真正成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做到与时俱进,方能有效推动高校教育模式的整体革新,从而实现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培养。
1.2创新精神的培养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诸多方面,而创新精神是其核心内容和具体体现,因此,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通过深化素质教育,把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使大学生不断树立创新精神、提升创新技能,进而增加他们的自信、激励他们形成追求理想的坚定的信念,最终促使大学生成为心智健全、全面发展并能很好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才[2]。
1.3创新精神的培养利于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经济,是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当前,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已悄然兴起,而且终将成为未来的主导型经济,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极大程度的依靠创新,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才将是未来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5]。因此,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时,高校应不断革新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大学生成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带动整个民族创新力提高的同时使我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举措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的实验操作往往是机械性的重复。在这种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使学生鲜有机会去了解课堂以外的前沿知识,也几乎无法实现创新精神的良好培养。因此,针对当前这一现状,学校及教师都应从多方面采取有效举措进行改善。
2.1强化课程认识
生物化学实验课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可以用来对理论课内容进行验证,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明显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为了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在第一课时要向学生充分介绍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动手、勤思考,支持学生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并竭力提供有利条件帮助学生揭开其真正面纱[3]。
2.2更新教学观念
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更新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就是“知识权威”,通过知识的“同化”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思维压抑,在实验操作上缺乏创新性[4]。因此,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迫在眉睫,摒弃传统实验课以既定流程验证既定结果的教学观念,解除教师权威对学生心理层面的禁锢,把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2.3优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针对每个实验讲授的相关知识点往往比较固定,即讲授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对象、实验步骤、预期结果及注意事项等,而学生常常按照这个“程序”机械地完成实验,很难有培养创新精神的机会,科学思维亦不能得到较好的锻炼[5]。因此,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式交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归纳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头脑风暴法[4]等,从多角度多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4拓宽学习渠道
教师可在实验课之余为学生提供一些其它学习平台,以增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例如,可适当开放一些实验室或研究室开展一些设计性实验[6],这些实验项目既可以是教师或研究生的科研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查阅文献确定的课题,然后有选择地组织部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其中,这种方式可有效弥补实验教学缺乏创新性的不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3结语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涉及的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当前医学研究领域的通用技术。在生物化学实验课中贯穿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宽视野,为今后的科研实践初步培养基本素养。当然,如何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创新精神培养有机结合必定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江高翔.论大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4-56.
[2]郭爱美,朱玉红.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的改革路径探析.创新与创业教育,2020,5:33-39.
[3]刘春杰.如何上好生物化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4):79-81.
[4]谷辉辉,孙静,曹文波.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51-53.
[5]陈广通,翟旭光,吴娟娟,等.探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3):93-94.
[6]王筑婷,李红梅,雷霆雯.设计性实验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40-242.
作者:王欣媛 隋洪玉 单位: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