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钢琴教学融入声乐正谱伴奏模式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钢琴教学融入声乐正谱伴奏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钢琴教学融入声乐正谱伴奏模式研究

摘要:高校音乐学专业传统的钢琴教学课程与声乐教学课程是相互独立的,但是高校各种音乐会表演与声乐比赛在缺少专业艺术指导和伴奏的情况下都需要钢琴专业学生协助伴奏。为了使学生伴奏水平达到声乐舞台表演的要求,笔者及校项目研究小组采取了在钢琴教学中融入声乐正谱伴奏模式,并加以实践验证,力求找到科学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钢琴;声乐;教学;正谱伴奏

大部分高校音乐学专业都同时拥有声乐与钢琴两门学科,这两门学科对于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同为必修且意义重大。许多音乐学专业没有专门针对学生的艺术指导,学生进行声乐作品演唱时,伴奏多由其他同学协助完成。但由于学生个体情况差异及技术水平限制,学生伴奏几乎没有正谱伴奏或很难达到正谱伴奏的要求。在面对各种考试及比赛的情况下,经常出现无熟练伴奏作品、即兴伴奏水平不足等问题,导致演唱作品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象,本项目研究小组采取了钢琴、声乐分组抽样合并训练的模式,并以音乐会形式加以验证,效果显著。笔者加以整合归纳,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谱伴奏对钢琴学习的好处

(一)有利于提高钢琴学生学习接受度

高校学生的钢琴演奏能力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接触全新的学习内容时容易因为陌生和难度而出现厌学的心理状态。通过以对正谱伴奏的学习入手,以相对熟悉的曲目切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钢琴以及伴奏的学习兴趣。同时正谱伴奏也包含了各种技巧性的学习,达到的训练效果基本上可以等同于同级别的钢琴练习曲,并且训练过程中要与声乐演唱进行长时间配合,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而且与声乐学生的配合练习模式,改变了钢琴学生与老师一对一的传统授课模式,改善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同时由于教学成果由学生之间协作完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使教学成果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意义。

(二)有利于即兴伴奏的学习

传统演唱曲目的正谱伴奏都是由专业的编曲所著,伴奏与演唱都经过实践的考量,无论是在伴奏体裁、歌曲形式、音色表达或是节奏设计等方面都更为成熟更为专业。通过对专业学习范本的模仿与研究进而打开即兴伴奏的思路,这也是钢琴即兴伴奏学习的必经之路。钢琴的即兴伴奏要求伴奏者具有良好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舞台表现力,要根据演唱者的临场表现选择恰当的伴奏形式,这对伴奏者的乐感要求甚高,很难在没有通过专门学习与训练的情况下完成。然而通过声乐与正谱伴奏的协作训练,可以同时提高钢琴与声乐学生的协作表现能力,对熟练度、注意力和默契程度都有显著提升的效果,让钢琴学生和声乐学生都学会如何自如的表现音乐的核心内容。对于钢琴学生而言,这种训练有效提升了他们的伴奏能力,对将来可能涉及到的即兴伴奏的学有益处。

(三)有利于学生乐感的培养

所谓乐感,即是对音乐旋律的理解感悟能力,很多人将之归纳为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赋,然而,对于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或多或少具备一定的乐感,但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对于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乐感的缺乏是高校音乐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乐感一词听起来很抽象,它是学生对音乐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应激效应,体现在对节奏的把控、对音乐的领悟和身体手指的协调表达等方面。由于中国音乐学生普遍的教育方式都是从理论和技巧入手,对于大多数中国的音乐学生而言,他们的音乐表演往往缺乏灵魂,很难上升到艺术层面。对于这种“乐感是天生的”说法,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这与后天的教育方式存在很紧密的联系。通过对正谱伴奏的训练,钢琴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伴奏旋律的整体效果,将注意力集中在声乐配合对象上,从而更形象的理解整首音乐作品的内核。纠正集中于手指的习惯,更注重音乐本身的节奏和情感,实现钢琴学习中从手到脑的习惯转变。并且通过与演唱者的共同训练,可以有效领悟除开钢琴旋律以外,整个音乐作品的艺术呈现,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打开音乐理解的思路,根据演唱者的处理表达方式,选择恰当的伴奏的艺术呈现形式,从而有效的加强对钢琴学生乐感的训练。从另一方面看,通过正谱伴奏的训练,学生乐感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和内在的音乐感知力。通过与声乐作品的感性接触和深入互动,学生更能通过这种形式了解不同音乐形态的风格、特点、表达方式、创作背景、语言形式、曲式和声及乐理的形象体现等。通过音乐专业各学科之间的共通性及潜在的连系,潜移默化的提升了学生对其他音乐学科的认知程度和兴趣,为涉及到的其他学科课程如中西方音乐史、复调、曲式和声以及乐理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通过这种共同协作的方式,也为可能涉及到的协奏学习提供了经验基础,有利于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培养。

二、正谱伴奏对声乐表现的重要性

(一)正谱钢琴伴奏为声乐演唱提供背景基调

在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的演唱中,通常先是以钢琴伴奏展开,通过和声、织体等营造出音乐氛围和感情基调,再根据正谱设计的感情路线以及风格来推进实现不同音乐表达的角色承接与情感递进,从而把听众带入到一个具体形象的音乐环境中。而当声乐演唱进入特定的情感高潮阶段时,钢琴伴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此时伴奏与声乐产生共鸣,实现感情的放大器的作用,能更完美的将声乐表演推进至情感顶点。正是因为钢琴伴奏能体现出的强烈的共鸣与感染力,烘托整个音乐氛围,推动音乐走向,进入特定的精神场景,使伴奏与声乐融合交汇,所以钢琴伴奏成为声乐表演最常使用的伴奏方式之一。除了极个别的场景情形下,在缺乏钢琴伴奏时,声乐演唱通常会显得非常空洞,更缺少艺术感染力,很难达到舞台表演需要的效果。尤其是在艺术歌曲的演唱中,这种情况体现得更为明显。作为钢琴伴奏本身而言,它就是组成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很好的辅助诠释或者表达出音乐的灵魂,所以说,一首优良的艺术歌曲离不开与之相辅相成的钢琴伴奏。音乐作品的魅力之所在,就在于艺术家在钢琴伴奏创造的音乐世界里将情感和谐的传递。然而,简谱伴奏或即兴伴奏在缺乏精心的艺术设计下,往往很难准确诠释出一首声乐作品的灵魂。

(二)正谱钢琴伴奏引导演唱者的音乐表现

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钢琴伴奏可以有效为声乐演唱者准确地掌控呼吸节奏和演唱速度等细节提供引导。然而对于一个优秀的声乐演唱者而言,对音准的把握是也一个非常重要评判指标。但是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很多,在各种不同的演唱情形下,由于不同的环境、情绪、注意力或者身体状态等因素的干扰,偶尔可能会出现发音不准的情况,这就会对演出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正谱钢琴伴奏就能够有效帮助避免这种意外的发生。正谱钢琴伴奏能为演唱者提供发声的参考基准,对音准产生矫正作用,能使演唱者根据旋律基准较为容易的把握发声的准确性,保证演出的基本艺术呈现效果。不仅如此,正谱钢琴伴奏能更好的帮助演唱者掌握旋律的进行节奏,从而调整演唱速度,对整个艺术作品的舞台呈现至关重要。节奏是一首音乐作品的脉搏,它决定了整个音乐的发展走向。演唱者根据旋律的节奏调整呼吸的频率,伴奏引导着演唱者不断推进演出的进程。对于节奏和速度的把控,直接影响整个音乐呈现的效果。此时正谱伴奏的重要性就尤为突出,经过专业作曲家的精心编排,正谱伴奏相较于简谱伴奏和即兴伴奏更能为演唱者提供准确的走向指导,而不是由演唱者带领伴奏的进行,更能让演唱者准确把握作曲家创作作品时的情感基础,保证演唱时对作品的正确诠释。

(三)正谱钢琴伴奏推动音乐情绪的发展

正谱伴奏是基于现有的音乐理论体系发展出来的,它与音乐作品的融合是较为科学的。经过作曲家的反复推敲和斟酌,更能精准的表达作曲家希望达到的艺术呈现形式和感情表现力。正谱钢琴伴奏往往更为贴合作品本身的主题与形象,使演唱者更为准确的感受作品的情绪走向,并同时能够有效刺激演唱者的情感表达,从而感染听众,帮助作品达到理想的呈现效果。正谱伴奏除了烘托氛围、确定基调、补充音乐中的留白情感之外,也能够通过各种节奏与和声的变换,呈现出音乐作品中的角色主题的更迭与故事的进程。这些相较于简谱和即兴伴奏更具有丰富的情感基础和理论根据,更能体现出声乐作品的整体艺术性。

作者:邓邱月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