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上挂下叹”声乐训练方法初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上挂下叹”声乐训练方法初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上挂下叹”声乐训练方法初探

摘要:“上挂下叹”是笔者多年用于教学实践且觉易行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上挂”可以帮助歌者适度抬起上口盖和上鼻盖,形成歌唱的高位置;“下叹”可以帮助歌者松开牙关和喉咙,使气息和声带形成良好的结合与碰响,产生良好的基础音色。经过无数次“上挂”与“下叹”的结合训练,可以较为自然合理的塑造发声器官的“良好定型”,提高发声效率。

关键词:“上挂下叹”;二者关系;推广意义

一、什么是“上挂下叹”

(一)“上挂”对歌唱发声位置的要求

看到字眼就有人提出疑问了,什么是“上挂”,“挂”在哪里才算对?许多著名的歌唱家都对“上挂”有着切身的体验和准确直接的描述:声乐教育家歌唱家沈湘教授提出“字要挂在上面(在上口盖和眉心的位置),有了上挂的感觉,语言就容易‘说清楚’,让声音从胸口‘嗓子眼’贴着咽壁向上送,在音高上升共鸣焦点后移,鼻咽腔就出现明亮的共鸣焦点,同时向前反射,眉心,脑门的地方也出现了明亮的震动音响。”音乐教育家王福增也指出“优美的声音发出后应当集中,有亮心,泛音多,穿透力强,流畅自如”;声乐教育家邹本初先生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提到他在京剧老艺术家吴岩松那里学到了“脑后摘筋”的技法,并记下了八句口诀即“勾住眉心;脑后摘音;气行于背;声贯于顶;丹田提气;两肋虚张;声音倒灌;堂音出刚音,立音”。不难发现“眉心”这个点常被提到,与教堂拱形穹顶可以汇聚声音这个道理一样,任何缺乏这一个点的声音都显得笨重粗糙,唱起来费力,听起来也是松散且黯淡无光。就像张弦一样,找到这个点就找了发声共鸣体的上端支点和声音出口点,就会使声音抛出点更高、演唱效果更佳。

(二)“下叹”与“打开喉咙”以及气息的关系

1981年金铁霖教授提出了“前中小支点”这一教学方法,具体用法是歌唱着通过感觉和想象把嘴移到胸口第二纽扣处,歌唱时的声音,字的转换都在这一支点完成,并且要“赖”在支点上“放松叹响”,他还指出“如果刚开始难以找到,可以通过吸气来辅助,先吸到支点,再从支点向下叹着唱”。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种提法很好的转移了注意力,自然将喉咙和嘴部多余的力量转移到支点上,使嘴和喉咙得到解放。下叹的前提就是要松开喉咙,这是唱歌训练的中心部分,喉咙的开度直接影响着音色,平常半打哈欠并说话的状态,就是唱歌时喉头所需要的状态,刻意去重复这个动作时,可以发现喉头、咽腔的充分打开,用叹气就能感受到声与气的配合与关系。只有打开喉咙气息才能完全吸入,往下“叹”的更深,才能在歌唱时给予足够的支持,气息更加流畅自由。下叹对气息有一定的指向力和牵引力,综合起来说,“下叹”的训练与喉咙,气息这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三者配合使得声音更有基础音色,更加坚实。“下叹”的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声音的质量,气息穿过声带的速度提高,使得演唱时声音更加流动增加音乐的动感与美感。

二、“上挂”“下叹”二者关系

(一)“上挂下叹”如何训练

“上挂下叹”就像拉着皮筋的两头,在拉的过程中松掉任何一头都会伤及自己,“上挂下叹”发声方法也是如此,它们是一个工作“上挂下叹”声乐训练方法初探整体。在训练时,应注意彼此之间的联系。一是在练习这项方法时可以采用哼鸣,音量不要过大,使声音的集中点往上,主要去感受哼鸣时眉心的震动感,头脑中要有高位置的概念,哼鸣要轻巧,但不意味着松懈,气息仍要下叹并保持;二是在唱“aeiou”五个元音的时候,“i”“e”这两个母音较容易获得高位置,在此过程中与适度打开喉咙相配合,不要附加任何多余的力量,就用这种状态来发声,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平常的教学中也可以运用大声说“来——呀!”来体会“上挂下叹”的发声感觉;三是保持“大吃一惊”的吸气状态进行歌唱。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日常生活中在不被告知的情况下被吓一跳,就是一种放松自然的歌唱状态,这种吸气从头顶到腰部,感觉都充满了气,这种喉吸开的感觉是符合我们唱歌要求的,歌者需要根据自身嗓音的特点,有选择的加以借鉴。

(二)“上挂”“下叹”如何成为有机整体

认识到“上挂”的共鸣位置与“下叹”的声气结合,就发出了既有良好基音又有高位置共鸣的声音,这和用自身嗓音条件靠声带发出的“亮”是有区别的。歌者在平常的联系中就要反复体会“打哈欠”和“吃惊”的状态,强加练习并形成一定的习惯,使肌肉具有一定的“记忆”然后发声,在打哈欠时喉咙完全打开,气息充沛,长久坚持下来,就会解决喉头下不来,声音挤,高音太“咋呼”,声气结合欠佳等一系列问题。这一训练方法就好比秤砣,“秤砣虽小,却压千斤”,只有在这种状态下,身体的歌唱器官和共鸣腔体才能更加充分的打开,来支撑着演唱者演唱时所需要的声音,这和“四两拨千斤”是一个道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合理的,仔细的微调两个部分,“上挂”与“下叹”虽然是反方向的一对力,但反方向不意味着互相对立而是相互辅助,在不同的音区要做一定的调整,尤其是“上挂”时几个共鸣腔的结合,只有这样,演唱者才具有更宽广的音域和有力量的声音,也就是真声假声的结合,在练习时要仔细体会,认真琢磨。

(三)常用的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

这条练习要求腹肌和横膈膜灵活的弹跳起来,同时短而急的跳音能较快抓住“上挂下叹”的点,使叹气碰响发声与勾住眉心快速结合,建立顺畅发声通道。

2.快速音阶练习

这两条快速音阶练习可以锻炼我们气息的能力,尤其是第二条练习能使音区上下统一,在快速练习的过程中就减弱了转换声区的痕迹,演唱者要唱的连贯,流动感强,有效避免了在练习前一些多余的发声动作,比如嘴张太大,气息没完全吸到位,所以这对克服发声准备前的坏习惯大有益处。

3.琶音练习

这种琶音练习对统一声区,进一步提高呼吸,共鸣,等方面的能力,综合性强。

三、“上挂下叹”在声乐学习中的推广意义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歌者学习歌唱的途径增多,但声乐学习又是一门艺术性和科学性结合紧密的学科,这就要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关注声乐理论知识也要注重对歌唱发声技巧的不断练习。歌者无法去触摸和直观地看到唱歌时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的相互配合,这也让声乐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在这条学习道路上,青年学生容易有一些不正确的观念和方法,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正确的示范,如果养成错误的习惯,就会使歌唱肌肉产生记忆,影响学习效果,需要正确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走向“良好定型”。“上挂下叹”声乐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给声乐演唱打下扎实的功底。在教师的监听与训练之下,学生不仅能找到符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歌唱用力和发声技巧,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声音色彩,在提高发声效率的同时也能满足不同作品的演唱需求。“上挂下叹”的基础训练方法对声乐学习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解决了气息、发声位置等关键问题,又使歌者的演唱形成了统一有机体。歌者要从一开始的无意识的自然状态变成经过学习后的不自然状态,进而过渡到有科学方法指导的有意识地自然歌唱的状态,这个过程就需要脚踏实地,教师能积极调动学生并运用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避免走入误区,使声乐学习达到“一本万利”的效果,所以之前提到“气行于背,声灌于顶,勾住眉心,脑后摘音”这十六个字值得每位歌者去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191-196.

[2]金铁霖,邹爱舒.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40-61.

[3]张图鑫,王健.美声唱法中的气息与“打哈欠”状态的技术分析[J].黄河之声,2015,02.

[4]高丽.论声乐演唱中的“松”与“紧”[D].天津音乐学院,2012.

[5]曾广正.沈湘声乐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探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作者:李峰秀 单位:甘肃省庆阳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