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析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风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本文从民族声乐与美声的两种演唱风格入手,对其的内涵、特点进行详尽的介绍之外,将两种唱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两种唱法的共性和差异,以启发表演者将两种唱法加以融合、互相借鉴,在声乐表演中实现最佳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民族声乐;美声;风格分析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各具鲜明的特色。本文通过对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风格探究,总结出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共性与差异,以期促进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融合及创新,从理论上引起当前音乐人的关注和研究,进而实现实践上的发展。
一、民族声乐的风格分析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民族语言、民族音乐和地域风情给民族声乐提供了生生不息的灵感源泉,民族声乐也沿着民族本色的道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一)民族声乐的内涵民族声乐是对民间曲艺、戏曲以及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的诸多唱法的统一称呼。[1]对民族声乐内涵进行总结有利于学界对其进行相关研究。
(二)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多样,主要体现在其地域风格和时代风格上,这两者一是由于民族特性造成的,二是由于时展造成的,在作品中都会有所呈现。1.民族声乐的地域风格浓厚的民族特色是民族声乐的最显著特征,但又同时吸收和借鉴着其他的优秀声乐艺术元素,这区别于西方声乐和流行音乐。[2]我国的地域十分辽阔,不同地区的社会人文、风土人情和民族性格不尽相同,长期以来形成了诸多风格迥异的民族艺术和不同的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因此,民族声乐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民族声乐的地域风格是民族特性的体现,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演唱方式的鲜明特点,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特色和风土人情。同时,民族声乐的地域风格还体现在中西融合上。西方的声乐更加注重调整气息,追求节奏的稳定性;而我国的民族声乐则侧重于情感的表达和交流,用音乐的抑扬顿挫来表现情感的跌宕起伏。后来,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也逐渐增加,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体现出文化的包容性和兼容性,开始借鉴西方声乐的优点,注重发声的技巧性和科学性,力图进一步优化其表演效果。2.民族声乐的时代风格每一首“创作歌曲”都是时代的烙印,我们一定要围绕当时作品的时代背景重点把握。[3]不同时代创作的音乐都会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中国的民族声乐也在与时俱进中,体现着时代的特色。民族声乐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带有当时的情感,其中既包含音乐人本身的情感,又包含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情感。比如,抗日时期的民族声乐歌曲大都体现了人们亢奋的心情和抗日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期,大多数歌曲都表达了对国家发展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民族声乐需要有时代风格,这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既要体现出当下的时代特点,也要体现出人们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人们内心的感受;既要基于现实情况,也要展望美好未来,从而表达出不同时代的不同情绪。
(三)民族声乐的表演特点在声乐作品的表演中,演唱者应该遵循作品的情感表达,控制好演唱的力度,做到恰到好处的演绎。换句话说,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与演唱力度密切相关。民族声乐是依据民族特点、时代特点、地域特点建立起来的,因此其具有系统性强、综合性高等特点。民族声乐对演出场合没有严格的要求,既可以在正式的场馆搭台表演,也可在生活中的小地方随时开唱。民族声乐的表达是生动活泼的,是人们生活、情感的真实体现。民族声乐表演还特别强调形体动作。在进行民族声乐表演时,演出者如果从头到尾都是呆板的,没有任何肢体动作,就不利于带领观众沉浸于乐曲中。形体动作对民族声乐表演来说极其重要。演出者通过各种肢体动作来表现作品蕴含的不同情感,肢体动作和音乐情感实现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形体的表演不仅可以帮助演唱者更好地发声,还可以塑造出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令观众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二、美声唱法的风格分析
美声唱法来自西方,与民族声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美声唱法主要强调音阶的变化和平稳的气息,表达方式主要是严肃的,表演场合也多是正式、优雅的。
(一)美声唱法的内涵美声唱法,译自意大利语“Belcanto”,是精美、优美地歌唱的意思。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灵活性、优美性,并且还是一种咏叹性的歌唱方法。利用人体解剖学知识,歌唱者以科学的方法将发声器官进行微妙的调整,从而实现发音的变化,这也是歌唱者自我调整的过程。
(二)美声唱法的艺术风格1.起音准确,气息平稳任何唱法都无法保证起音的准确,美声唱法同样面临这一问题。美声唱法试图利用平稳的起音消除演唱者的心理压力,为后续的转音打下基础,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美声唱法起音的准确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要控制好内心情绪,避免舌头打结。美声唱法中同一个音往往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需要演唱者调整好发声气息。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教师会先给学生定一个音,然后进行不同形式的发音,并在此过程中不断调整气息,使得气息逐渐由弱变强,情感不断深入直至顶点,随后再逐渐将气息收回,感情回到初始状态,此种方式是美声唱法中较具代表性的形式。[4]2.音域宽广,灵活优美美声唱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音域比较宽广,真正的美声歌唱家可以轻松达到三个八度的音域,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三声区的统一。美声唱法的音域是与其他普通唱法不同的,对学习此唱法的学生而言,这也是难度所在。美声唱法对学生的嗓音条件和领悟能力都要求极高,需要学生们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此外,灵活也是美声唱法呈现不同演唱作品的前提条件,花腔是使美声呈现完美演奏的重要因素,灵活的转音和自然的花腔使听众迅速进入作品的情感之中,是美声唱法的独有特点。3.技术规范,穿透力强美声唱法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具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在演唱的过程中,演唱者几乎不使用麦克风等扩音设备,伴奏也通常采用钢琴或者管弦乐队。因为美声唱法特别强调声音的穿透力,即使坐在最后一排的观众也能够听清楚演唱者的声音。美声演唱高雅大方、沉稳庄重,感情内在深沉,能给观众一种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三)美声唱法的表演特点美声唱法强调歌唱效果的整体性,男声需要用自己的真声演唱,而女声则需要演唱者真假声混合,因此要注意声音的混合共鸣。美声唱法要求混合声区、真假声音等同时共鸣,以达到整个声区全共鸣的最佳效果。美声唱法的科学性、注重演唱者的声音、强调共鸣和音色的质量,便是其最大的特点。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及审美差异,美声唱法在我国使用的人数较少。但是,随着我国对严肃音乐的不断宣传和推广,其高雅的演唱形式逐渐得到了普及,为大众所接受。
三、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比较分析
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的讨论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学术界也是各有观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声乐为适应人民审美的需求,开始继承传统声乐的精华,并吸收融汇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美声也在快速地发展创新,吸取民族声乐的精华,不断创新风格。
(一)民族声乐与美声的共性在呼吸方式上二者具有一致性。比如,民族声乐的唱法注重用丹田运气,美声的唱法讲究用胸腹腔来呼吸发声,它们都强调深呼吸,来使气息更加稳定。同时,这两种唱法都追求声音达到完美和极致。演唱者必须能够熟练地掌握并运用正确的发声技巧,运用足够的气息来发声,各方面都要处于最佳的状态,给观众最完美的视听感受。在歌唱方法上,民族声乐与美声具有一致性,但在演唱风格上二者却明显不同。然而,不同唱法之间仍然存在着许多共性,在表演中,可以通过求同存异,根据不同的表演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民族声乐当前充分注意到了人声混合共鸣的意义,因此不断学习美声唱法的科学方法。但是,当前中国的民族唱法并不为世界所认同,在国际声乐界的地位不高,因此,要将我国民族艺术推至世界音乐的舞台,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更长时间的学习与奋斗。
(二)民族声乐与美声的差异性美声唱法的源头在西方,与民族声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表现形式、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民族性是民族声乐的灵魂,是其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在多元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了不失去民族个性,我国音乐工作者应积极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立足点。[5]美声唱法主要是在正式场合进行演唱,我国民族声乐相对随意一些,不似美声唱法那么严肃。音乐深受人文环境的影响,美声唱法更加严肃、优雅,注重美声表演的内在感染力;而我国民族声乐相对活泼,更多表现的是民族情感和特色,例如南方声乐表现出特有的委婉细腻,北方声乐则表现出豪爽的风格。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在审美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具体来说就是民族声乐演唱时更加强调字正腔圆,强调使用呼吸、共鸣等演唱技巧。而美声唱法受西方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加注重声音的流畅性和灵活性,能够表现出纯洁、神圣的感觉。[6]
四、结语
通过总结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的共性与差异,我们要加强两种唱法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共同发展。在共性中寻求合作,能创作出更多动听的音乐作品;在差异性中寻求发展,相互借鉴学习,能追求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将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互相借鉴、互相融合,最终是为了逐渐形成我国独特的音乐风格,让我国音乐艺术能立足于世界艺术之巅。
参考文献:
[1]邢倩文.民族声乐作品艺术特点与内涵分析[J].北方音乐,2019,(10):10-11.
[2]谭萌.高校民族声乐多元化成因与教学策略[J].当代音乐,2019,(01):23-25.
[3]彭青,王春燕.论现代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J].当代音乐,2018,(04):92-93+96.
[4]成莉.从声乐演唱发展的多元化浅议演唱方法与演唱风格的辩证统一[J].大众文艺,2016,(04):132+149.
[5]高淼.民族声乐演唱形式的多元化发展[J].当代音乐,2017,(03):59-60+65.
[6]吕继勇.民族声乐与西方美声的差异分析[J].神州(中旬刊),2014,(05):203.
作者:陈龙 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