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传承发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云南民歌的文化内涵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声乐艺术是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丰富文化生活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内容,其具备非常丰富的民族特色。不同的民族声乐文化都具有很强的民族特征,如通俗性以及即兴性等。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在该省份中所包含的民族文化是非常丰富的,由于云南具有非常独特的生态环境,其族源族系都比较深厚,因此其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具有独特的魅力。云南民族声乐的内涵更加丰富,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在传承过程中面临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云南民族声乐无论是在审美理论上,还是艺术价值上,都需要实现创新。云南省位于我国的南部地带,在区域、文化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下,云南的民族声乐类型非常丰富,并且各具特色。有调查显示,云南民族声乐与歌舞的种类数量在全国都居于前列。民族声乐较之于普通的艺术文化展现是有区别的,但是民族声乐是对文化、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反馈,将区域性的传统充分展现出来。在云南民族声乐艺术的体现中,其特殊的审美特征使得其能够实现长远的发展。比如云南著名的民族音乐《小河淌水》,其具备民族的特征,最早起源于弥渡密祉乡,属于当地的山歌,在当地广为流传。在该曲子中,具有非常悠扬的旋律,这首声乐通过旋律来将男女对爱情的追求体现出来。同时有效地利用了绵长自由的音调,让整个曲子的意境更加深远。整个曲子的乐段结构也是非常复杂的,也正是因为其具备这些特点,被称作是“东方小夜曲”。随着当下时代的快速发展,云南民族声乐也越来越完善。
在西方声乐艺术中,美声唱法是非常著名的代表。西方声乐艺术中的美声唱法是从17世纪以来意大利歌唱家所创作的声乐技巧的统称。以美声唱法为代表的西方声乐艺术,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其唱法非常完美,并且成为很多国家追求歌唱的最高目标。从其起源来说,西方声乐艺术中的美声唱法是从圣咏音乐发展而来的。受到这种音乐的影响,也相继出现了其他类的唱法。在西方声乐艺术的创造过程中,其更加重视情感内容的呈现。也就是说,无论是在声乐艺术的呈现上,还是在相关作品的创作上,都更加注重情感的展现,并且赋予相应的演唱技术,可以让观者在其中去体会情感内涵,更能够通过有效的声乐艺术表演来吸引更多的受众。
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在当前都实现了传承与发展,这些传承与他们各自的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一)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的异同点
1.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的相同点。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有一定的相同点,也有一定的不同点。从相同点来说,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声乐,艺术的呈现在产生过程中,都是以发声方法为基本前提,而其中的各种属性往往都是有效地利用人体器官的发声过程。不同的声乐艺术,也许其创作的理念有所差别,但是在演唱过程中都具有相同的状态,尤其是在产生声音的过程中,演唱者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技巧来将其呈现出来,通过有效的气息来实现共鸣,通过歌唱技术的有效展现来充分地运用歌者的歌喉。云南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在气息的运用上有一定的共同点,相关作品在表演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气息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对于美声唱法更加重视歌者的歌唱状态,需要实现气体的有效存储,让歌喉处于放松的状态,声音进入到头腔,并且在头腔与小腹之间形成呼吸线,可以保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与通畅,通过利用气体进行歌唱来调动不相干的肌肉群。在云南民族声乐中,很多都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声乐表现,而这些声乐更多的都包含了气从脚起的理念,这些理念与西方声乐艺术的气息运用有很大的关联。2.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的不同点。由于中西方的审美过程与艺术鉴赏过程的不同,因此会形成较为独特的歌唱方法,云南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在创作与表演过程中仍然也存在一定的不同,这也是其发展的方向存在不同的主要原因。我国的民族唱法更多的都包含了咬字以及面部表情等方面,其中更加强调发音与吐字状态的有效融合。在表演过程中要实现各个过程浑然天成,因此整个过程的演唱者的口腔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对于西方声乐艺术的表现来说,却没有这么高的复杂度。在西方的声乐展现过程中,往往都是通过真假混合声唱法来呈现的,在演唱的过程中有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的现象。这也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在传承过程中的不同点。
(二)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云南民歌与西方声乐艺术在当下都实现了有效的发展,而二者需要通过有效的借鉴和融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融入发展大趋势。首先对于云南民族声乐艺术来说,需要坚持民族特色,尤其是在各种表演和创作过程中,都需要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以此为前提来对声乐演唱方法的精髓进行吸收以及展现。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民族声乐作品内涵的呈现,我国云南民族声乐艺术与其他区域的声乐作品有机结合,并且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传承历程,既能够促进歌者歌唱技巧的提升,也能够实现其综合发展。从文化发展的视野来看,声乐艺术在创作过程中本身就具备着一种流动与开放的性质,在历史上很多艺术与文化都实现了有效的传播,这些传播覆盖了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种族,也在传播过程中实现了艺术与文化的相互交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民族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其和区域的文化特征有很大的关联。我国民族声乐艺术自诞生起,便具有很强的民族化特征,因此在实现云南声乐艺术的发展过程,就是有效地突出其民族化特点。虽然当前很多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都集中在表演维度,但是也应当从民族化这一核心特征出发,有效地分析其在传承与发扬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大众的审美。确保民族声乐艺术在传承和发扬过程中的自我定位,既保持其丰富的民族化特征,也能够在实现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满足大众的需求。
四、结语
我国民族声乐在传承与发扬过程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但是其仍然保持着较强的民族性特征。西方商业艺术在传承过程中也有很多特征,其中有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去借鉴的。云南民族声乐艺术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以及地理特征,其更强的民族性也反映着云南区域的特色文化,需要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应当充分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发展特征,进一步为我国声乐艺术创新发展提供可行路径。
参考文献:
[1]年雯静.民族声乐演唱中旋律性润腔的分析研究[J].黄河之声,2019(02).
[2]张健男.浅析情感处理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下),2015(07).
[3]李雨.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J].大舞台,2014(08).
[4]张宏伟.云南民歌的当代回响———刘晓耕合唱创作风格评述[J].四川戏剧,2013(09).
[5]云杨英.南本土音乐创作评论的现状与思考———基于2002—2012年CNKI的统计分析[J].民族音乐,2013(05).
作者:吴骁桦 单位: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