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南北语言发声特点与声乐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我国五大语系虽然在基本发声的原理上有着共性类比,但在具体的发音技巧上,仍有各自的个性特点。牙关开合、松弛的程度不一样,会导致口腔空间内声音程度的不同,从而对音色、音质产生影响。而发声位置的不同,也造成着力点或高、低、前、后、深、浅等,都有所差异,并且发声特点的个性差异还体现在气息推送和花舌、儿话音的使用方面,气息推送轻重缓急的不同,以及对儿话音的不同使用,都造成了我国南北语言发声特点的差异。发声特点的差异也给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并为声乐演唱带来不同方面的影响作用。
二、南北语言发声特点与声乐艺术的关系
(一)声乐艺术概念
声乐艺术的学术性概念可总结概括为:一门专业化、科学化、艺术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歌唱表演艺术。声乐艺术并不等同于普通的歌唱艺术,是通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研究,以歌唱艺术为基础,对声乐科学或人声音乐科学进行重点研究的艺术。由于歌唱艺术本就以音乐花的人声语言作为基础,而声乐艺术也提高了对语言发生的要求。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声特点,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上,歌唱艺术的专业化和艺术化都体现在语言发声的基础方面,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发展成长为丰富多彩的声乐艺术。而声乐艺术的发展与语言发生特点有着直接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二)南北语言发声特点对声乐发声的影响作用
与南方语言发声特点相比较,北方语言的发声特点更有利于声乐艺术的发声,北方语言主要是指汉藏语系中的标准普通话,而南方语言的普通话水平较不标准,这主要受到地理、历史和复杂多变的方言特点所影响。通过长期的声乐表演实践,可以分析出,标准的普通话发声特点,更能促进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声乐艺术表演特性,主要是通过发声向广大听众传达习惯需求。而由于听众审美因素的影响,也使得普通话的标准与否,与观众的音乐享受有着直接关系。除了特殊区域的原生态音乐和民歌,为了表达特殊音效,从而采用民族语言以外,声乐艺术训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普通话作为目标。并且标准的普通话牙关张开程度较大,声音的共鸣空间更为广阔,发出的声音更为圆润,音量更大,具有音色丰富、音质纯真等特点。并且还能有效的节省嗓音的使用量,延长声音时间。普通话牙关的充分张开,也为声乐艺术的演唱带来了便捷,实现了声乐训练过程中追求的重要目标。声乐艺术对于立体感的追求,也能在普通话中得到完整展现,普通话对气息有着深厚的要求,使用气息指点控制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音的着力点在于气息之称的气口,因此演唱出来的声音更具气势,声音丰富饱满,具有较强的穿透力,满足了声乐艺术对立体感的追求。准确、清晰的咬字,也使得声乐演唱过程中能通过抑扬顿挫,更容易向观众传达情感。声乐演唱的音域方面也受到普通话的影响,得到了拓展,习惯性提高音调发声,通过腔体的打开,更容易进行高音的演奏,并能自然的发出低音,从而拓展了声乐艺术的音域。与北方语言发生特点相比较,南方语言发声特点不利于声乐艺术的发声训练和演唱。南方语言由于受到多种地方方言的影响,较为复杂多样,丰富多彩的语言成分,受着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声乐艺术实践过程中,也可以分析出复杂的南方语言特点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在运行的过程中很难进行调整和统一。南方语言的发声特点习惯性牙关张开程度过小,导致发声不畅,不能产生共鸣效果。声音的着力点过于考前,音色不圆润饱满,音量浅薄无力。女生声音刺耳,而男声声音低哑,将声音集中在咽喉,容易造成嗓音疲劳。而单一的胸式呼吸法,也使得发声音量较小,气息较短,不具备穿透力,声音共鸣效果茶,没有流动感,加大了嗓音负担,不利于情感的表达。而咬字的着力点考前,不利于口腔的打开,发出的声音扁平,并带有浓烈的鼻音,行腔不规范,听众不容易听清,自然难以产生心灵共鸣。
三、结语
南北语言发声特点对于声乐演唱的影响作用,都促进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声乐艺术以语言、朗诵和语音作为基础,语音的发声特点也与声乐艺术的发展有着直接联系。南北语言发声特点的不同,也促进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完善,无论是在实践教学和舞台演唱,南北语言特点对声乐艺术的重要影响作用,是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明确认识到南北语言的发声特点,从而改进声乐训练和演唱,促进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
作者:石若辉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