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宋元时期声乐艺术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宋元时期声乐艺术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宋元时期声乐艺术论文

一、戏曲音乐的发展

宋代市民音乐的蓬勃发展,市民阶层力量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当时人们的需要,戏曲音乐普遍得到大家的支持,发展的比较迅速。此外宋代的歌舞音乐艺术在唐大曲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的,同时吸收民间艺术形式从而慢慢创造了大型的歌舞音乐。“杂剧”最早出现在唐代,主要是指歌舞以外的特色节目节目。“杂”即多的意思,“戏”和“剧”两层含义,不是当代我们所说的“戏剧”意思。在宋代,“杂剧”慢慢地转换成新表演艺术形式的称呼;这种形式确实可以称得上“杂”,这种新的表演形式包括音乐、歌舞、调笑等,进入元代杂居发展到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元杂剧的主体是元曲,其结构相当严谨,元杂剧的表演只有一个人唱其他人宾白,采用北方的音乐风格。宋元时期在南方主要是以唱南曲为主的演唱形式,最早在浙江温州,所以有温州杂居的称呼,之后为了与北方杂居有所区别,改名为南戏。南戏产生于北宋末年,是在江浙一带民间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小戏,后来吸取了唱赚和诸宫调的艺术形式,当时在南宋这种艺术形式的影响非常之大,形成了很重要的戏曲表演形式。到元末,元杂剧开始走向衰落,促进了南戏的发展,明朝初期的时候是南戏的全盛时期,表演形式也打破了,什么角色都能演唱,剧本变得很灵活,长短自如,采用五声音阶和曲牌唱腔结构。

二、声乐理论及歌曲艺术

沈括的《梦溪笔谈》共二十六卷,书中的音乐部分分别对乐律、音乐评论、唐宋燕乐、声音共振等有详细的阐述。陈旸著的《乐书》(共200卷)是我国第一部音乐百科式的著作。王灼《碧鸡漫志》是一本专门研究音乐的重要专著,之所以著作称之为《碧鸡漫志》是因他曾住在成都碧鸡坊胜院。张炎《词源》是他撰写研究宋词音乐和古代乐律的重要文献,分上下两卷。上卷论述音律及唱曲方法;下卷论作词原则。芝庵,生活在元代,他所著的《唱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论述声乐的著作。唱论主要是对歌唱艺术方面理论总结的著作。周德清撰写《中原音韵》一书,主要论述北方的语言规律,结合杂剧归纳出新的音韵体制。以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除了音乐理论著作丰富之外,元曲也有较多的作品被保留至今,元曲的六大家及其代表作品分别是:关汉卿《窦娥冤》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悲剧代表作,其他像《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也都是他的代表作品。此外还有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王实莆的《西厢记》、《丽春堂》;乔吉莆的《两世姻缘》和《金钱记》。在宋代出现了一大批词作者众多的词人,如陆游、、辛弃疾、柳永、李清照等等,他们写出很多的词调,其作品内容宽泛。他们利用现有曲调进行填词,还有一部分是根据词进行创作新曲调,这种新创作的歌曲称为“自度曲”。宋元时期以词配乐有很多,目前保存下来的乐谱,姜夔的作品是最完善的,像其他保留在《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中的音乐,都不能和姜夔《白石道人歌曲》中的曲调相比较。姜夔,江西潘阳人。他的词作大部分是亲身经历过的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同时反映了社会不安定。他的许多自度曲现保留下来的有十四首,在他的《白石道人歌曲》书中。姜夔自度曲代表作有《杏花天影》、《扬州慢》、《疏影》等。

三、结语

宋元时期声乐的发展为后来中国声乐方向确定了基本形式,宋元时期继承了隋唐的精华,使古代声乐艺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宋元时期的声乐理论,对明清声乐及各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对当代的声乐演唱实践也有很多重要的意义。

作者:冯立兴 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