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美及民族特色

〔摘要〕民族声乐表演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一件瑰宝,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艺术审美价值。文章针对民族声乐表演中的独唱表演,来指出“表演美”在独唱艺术中所起的作用,同时提出如何增加声乐艺术中的表演美。

〔关键词〕声乐艺术;表演美;民族特色

一.表演美在声乐独唱艺术中的表现

表演美在独唱艺术中有着重要的表现,首先有助于表演者对作品进行演绎,表演是一种展现的形式,可以将创造者的内心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给别人看,表演者不仅是一个传导者,同时也是一个创造者,对原创作品进行着新的创造,使作品具有自己特征。不管是声乐表演,还是话剧、戏曲表演所起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声乐艺术中,是将音乐元素和表演手法相结合来表现对生活的体验和理解,所以仅仅通过演唱技巧,是不能完整地对作品蕴藏的涵义进行表达的,这就需要借助一些辅助的表演技巧,比如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使要表现的作品更具有美感。其次,表演美在声乐艺术中的表现还体现在观众的方面。观众通过演唱者的肢体语言、面部神态等表演,可以更完整、更深刻地了解作品。最后,表演也是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演绎者都是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进行演唱,或多或少都会给作品加上自己的烙印,这就使作品有了新的生命[1]。

二.解析独唱艺术中的表演美

1.声腔美。声腔美是民族声乐独唱表演的基础和灵魂。首先对歌曲的演绎起主要作用的是演唱者的嗓子,一首歌曲完成时只是存在于纸上或者是电脑文档之中,是没有生命的,要想使人们能够对它进行了解,还需要演唱者的演绎[2]。演唱者首先要对作品进行理解和感悟,明白作品所蕴含的意义和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声腔将作品演绎出来,赋予其生命和灵魂。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演唱者的声腔,作品才真正地拥有了被人们知道和了解的机会。其次,声乐艺术有很强的民族特色,运用声腔演绎时不仅要注意气息的科学使用,还要考虑到作品的特色,有的作品只有通过当地语言的演绎才能表现出作品的精髓。最后在利用声腔演唱时,还要注意感情的渗入,只有有感而发,饱含深情,声腔美才能够得到最好地体现。

2.体态美。声乐独唱艺术中的表演美之中包含着体态美。体态美主要体现在审美的主体演唱者身上,首先第一层次指的是表演者的造型艺术和肢体表现,独唱者在进行表演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妆容,穿特定的演出服,体态美直接体现给观众的就是服装和造型。独唱艺术不比戏曲,所以造型和妆容不能过于夸张,但是也不能太过简单,毕竟独唱艺术是靠独唱者个人来进行表现的,太过平淡的造型压不住整个舞台,所以妆容造型要合适,还要和作品的内容相得益彰。第二层次的体态美指的是演唱者的风度和姿态,除了唱腔,演唱者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肢体动作来表现作品,有的歌曲并不适合单调地站在舞台上进行演绎,适当的手势和姿势有助于作品的演绎。最高层次的体态美指的是演唱者的性格,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受教育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性格和气质也是千差万别,影响性格的因素有很多,演唱者在舞台上体态美的最高层次就是性格和气质,有些演唱者的气质很能给作品加分,比如宋祖英和陈思思,都居于古典美的气质,在进行演唱时令观众赏心悦目。

3.个性美。很多表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由于具有个性美。个性美首先指的是作品的个性,声乐作品具有很深厚的民族性,创作者会根据某地的特色为因素素材,运用当地的语言,融入当地的风俗来进行音乐的创作,并且创作者对音乐的感悟角度和创作的手法是不同的,所以也是作品个性美的来源之一,比如《峡江情歌》和《三峡,我的家乡》这两首今年以来比较成功的音乐作品,具有浓厚的荆楚风情。同时,声乐独唱表演中的个性美还来自演唱者的差别,不同的演唱者演唱同一首歌,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就是演绎者个性的展现,对于作品的演唱不应该一味地模仿,要将自身的特点和作品完美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个性美。

三.独唱艺术中表演美的实践

(一)心理调节。演唱者在进行演唱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造成表演现场的紧张,影响表演美的体现,比如对作品不够理解,不能准确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涵义以及蕴藏在作品中的感情,或者是当时的造型妆容不合适或者演唱者自身的演唱水平有限,都会在表演中,导致紧张不自信,影响演唱时的表演美。解决心理紧张这个心理问题的措施之一,就是积极主动地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当地的风俗人情和文化特征,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要在平时锻炼自己的歌唱技巧,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表演的时候有自信不紧张。除此之外,演唱当天的舞台设置和妆容设计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心理问题调整好,表演美才能合格。

(二)表演美的训练方法。表演美是可以进行训练的,首先是眼神,和观众的眼神交流能传达很多信息,对于眼神的训练,可以借鉴戏曲和话剧训练眼神的方法,眼睛要有神有力,要富含感情;其次是造型和妆容,观众通过视觉可以看到演唱者的造型和妆容,合适的造型和妆容可以为表演美加分,可以根据作品所表现的故事,参考当地的风俗,来设计造型和妆容;对于演唱中姿势的训练,可以观看前辈们的表演视频,或者现实生活中找到专业的老师进行学习,演唱者在台上的活动本来就不多,合适的姿势是为数不多表演美的来源。最难进行训练的是表演者的气质,这是一个长时期的训练过程,需要积极主动地对演唱事业进行学习,在长时间的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气质[3]。

四、声乐艺术的民族特征

(一)情动于中,以情带声。声乐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歌唱是情感的产物,歌唱中的发声、吐字、运气和行腔等都是为表达感情服务。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者要以感情为依据来调动声乐技巧和表演手段。这里所说的“情”是指演唱者在自身深厚文化底蕴和灵敏艺术感悟力的帮助下,准确地提炼和把握艺术作品的主旨和意境,从而细致入微地表达出创造者的思想感情。只有演唱者自己首先被作品感动,才能在演唱作品时注入自己的感受,从而打动观众的心。

(二)以字行腔,以声传情。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一直秉承以字带声、字正腔圆的优良传统。语言是表达感情的重要载体,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语言形成受到各民族语言的直接影响,与国外的美声唱法不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唱法语言性比较强,重视咬字的清晰度,字头、字颈、字腹和字尾的出声、引长、收声和归韵等等多种唱字方法有机结合,并且有种类繁多的融字方法。字头的发音要简练、准确、清晰、有力,可以根据作品内容做适当的处理,比如加强语气或夸张等等。字腹的引长是能否做到字正腔圆的关键,必须要有相对稳定的状态和明确的支点。字尾收引归韵,要求是简短有力,清楚明晰,这样才能达到以字行腔、以字带声的目的。自古以来,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就十分注重由情到声、到形、再到字这样由内而外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演唱方法,形成了我国声乐艺术的特色,而且培养了一代代既有民族特色又有鲜明个性的优秀民族声乐艺术家。比如郭兰英老师,在她演唱的《小二黑结婚》、《窦娥冤》等唱段中,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以字带声,以声传情,完美地诠释了人物性格及其情感内涵。

(三)声情并茂,韵味悠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韵味是指通过作品语言的表达、声音的表现手法和感情的抒发方式等创造出意境深远、思想深刻的境界。字、声、情的表现要相互协调,相互融通,才能形成愉悦深情、传神动人的悠长韵味。歌唱中对韵味美的追求其实也就是对声情并茂这种艺术最高境界的追求。从古至今,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很多会出现“唱中有做,连唱带做”的情境,有时靠语言不足以淋漓尽致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就会嗟叹,当嗟叹也不足以充分表达情感时,就会引发肢体的动作。唱中有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欢,这样的表现方式使演唱者更容易达到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从而反映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弘扬中华民族特色方面的美学追求。

参考文献:

[1]郭睿.民族声乐独唱艺术的表演美与演唱的情感因素探讨[J].四川戏剧,2012,03(9):120-122.

[2]尹攀.浅议民族声乐独唱艺术的表演美与演唱的情感因素[J].大众文艺,2015,15(4):154.

[3]梁丽.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风格探究[J].大众文艺,2013,15(7):153-154.

作者:尹云芝 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