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建设水稳层施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建设水稳层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市政道路工程路面建设水稳层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优化,其中市政道路的建设尤为凸显,最突出的表现是道路建设过程中所应用的水稳层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水稳层结构特别稳固,同时在任何环境中都有较长的使用年限。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围绕市政道工程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工艺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包括混合料均匀搅拌、接缝施工、调整水泥剂量等内容,并提出了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检验标准,最终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稳层;道路建设

1工程概况

某道路施工总长度为1598.339m。为提高施工管理效率,区间路基开挖及填筑、水泥搅拌桩、路面工程、桥涵工程、给排水管线工程等均选择同一个队伍施工。项目沿线有水塘、水沟分布,路基填筑前必须先修筑围堰,抽水并挖除淤泥,然后换填路基砂至塘埂,整平标高作为工作平台,对旱地路段则先清除0.3m厚的表土,回填路基砂后进行软基处理施工。软基处理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开挖雨水及污水管道沟槽,进行排水工程及桥涵工程施工,之后实施道路工程施工,道路工程施工至上层水稳层时进行照明工程及附属工程施工。施工时需要注意预留相关的管道和预埋件,最后进行交通工程和绿化工程施工。德富路市政道路工程为产业园城市主干道,位于商务区规划范围中部,是联系园区南北向交通的重要道路。其为新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内容包括K0+000~K1+586.051桩号范围内的道路、桥涵、排水、交通设施、道路照明及绿化工程等。道路路面结构总厚度为83cm,从上至下依次为4cm细粒式密级配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C(粗集料玄武岩)、粘层、5cm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0C、粘层、7cm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合料AC-25C、1cm下封层、透层油、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4.5MPa)、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7d无侧限抗压强度≥3.5MPa)、15cm4%水泥稳定石屑(7d无侧限抗压强度≥2.5MPa)、15cm级配碎石垫层。本项目水泥稳定碎石施工要求:(1)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表4.5.4中的C-B-2级配要求。(2)基层石料的压碎值应≤30%。(3)基层材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分别不低于设计强度,压实度必须达到≥98%(重型击实标准)。(4)水泥应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初凝时间应>3h,终凝时间>6h。

2市政道工程路面水稳基层施工工艺

2.1水稳碎石基层混合料搅拌施工要点

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稳碎石以及水泥等其他材料,因此应将水稳层基础施工材料统一整合到一个厂进行施工建设。选用的厂址,应符合水稳碎石材料的储存条件,同时根据施工地所处的环境对混合材料中的水分进行合适的配比,并将所用材料充分搅拌。针对基层水稳碎石2基层混合材料,在搅拌时要确保其时长在5h左右,且搅拌过程要借助恰当的级配曲线指引操作。在材料混合过程中,要严格把控使用的各项材料比率,标准的材料配比能进一步保证水稳碎石基层的稳定、牢固。因此,施工人员应在材料配比之前对选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分类以及质量检验,并严格把控现场使用运输车辆中碎石混合材料中的水泥用量比。

2.2混合料均匀搅拌

要想使水稳层路面建设得更加稳固,就要根据不同的路面基础情况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合适的配比,并充分搅拌均匀使用的各种材料。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建设企业要结合以往的经验和当下的施工地情况,选择适合的道路建设方式。例如,施工时的天气环境不好、建设周期短,施工人员就要调整材料使用量,以防出现材料缺失;当施工底面不平整,施工人员则要选择合适的搅料机角度充分混合材料;如果已经铺设好的路面干燥,施工人员就要在搅拌材料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且对之前干燥的路面及时养护,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展开喷洒工作,用水均匀喷洒路面。此外,针对那些路面干燥严重、已经出现接缝或者破损程度较大的情况,需要采取之前使用的相同混合材料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填补修整[1]。

2.3接缝施工

道路施工过程中有项必须进行的工作就是接缝,接缝主要分为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方式。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要求施工,合理选择接缝方向,以确保道路施工质量。接缝的顺序是先横向施工后纵向施工,以保证接缝路面的平整性。如果在横向接缝施工时使用较宽的摊铺机大面积进行摊铺,能有效减少出现纵向接缝,或者使用两台宽度不够的摊铺机先后进行摊铺,最大程度避免出现纵向接缝。

2.4调整水泥剂量

水泥作为水稳层技术的主要材料,其质量对整个道路基础路面建设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严格把控水泥质量,并准确按照配制比率投入使用。使用过多的水泥不仅会造成施工材料、成本浪费,而且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反之,一度只为节约成本,减少水泥使用剂量,同样会严重威胁到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控好水泥的质量和使用比率,保证路面建设质量。

2.5摊铺碾压水稳层

因上、下及底基层厚度均不超过20cm,所以每层均一次摊铺完成。控制基层的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约为1.30~1.35。混合料松铺大致整平后立即使用机械压实,在2h内碾压成型。使用20t压路机碾压,碾压次数不少于6次。前2次的碾压速度为1.5~1.7km/h,之后用2.0~2.5km/h的速度碾压。碾压顺序为两边向中间靠拢,路两侧碾压3遍左右,完成之后再向中心靠拢。坡度较大的路段,可以先碾压低处,再逐渐向高处靠拢。碾压施工开始之前,先设立警示牌,禁止期间机动车在上面行驶,避免表面松动。碾压过程中,部分路面可能会出现“弹软”情况,此时不可继续施工,需要挖出该部位原来的混合料,换上新的混合料继续碾压。两个路段之间的衔接部位,要留适当间隙不碾压,这部分路段用水和水泥拌合好之后抹平,碾压下段时再进行这部分路段的碾压作业。碾压时找平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填补的区域要翻松之后加入拌合料,不可只从表面填补,完成填补之后碾压。碾压完成后以基层标高为准,填补偏低部位、挖较高部位,完成后再次压实,重复多次上述操作直至符合验收要求。分段施工的衔接处施工要求可铲除上段基层末端,使其垂直于路床方可继续铺设,也可留50cm左右距离先不碾压,与下段基层碾压一起进行。碾压之后表面应无凹凸或者轮迹,压实度与设计要求相符,同时碾压完成后检测横纵断面的高程。另外,施工日期应选择在雨水较少的季节。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认真了解设计图纸中涉及的管线位置,必要时可进行改迁。针对可能会影响施工但是未作改迁的管线,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警示标志和其他防护措施[2]。(2)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做好相关防护措施。(3)检查电路、电压有无异常情况,以及发电机机油、浆泵减速箱等是否达标,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开机。(4)水泥浆搅拌之前,先连接电源或启动发电机,确认所有电机和压力表无异常情况才能开始作业。(5)检查桩机所有的螺丝、插销等是否牢固,以及油箱液压油高度是否正常。(6)钻杆操作时必须按照设计要求速度提升和下钻,下钻深度不低于设计深度;深层搅拌叶下沉深度足够之后可开始作业,拌合的水泥浆按照设计要求配制。用于拌合水泥浆的水泥必须过筛,不可离析。(7)根据加固强度先均匀预搅水泥浆,软土需要充分预搅,使水泥浆后期搅拌更加均匀。并且,压浆阶段不可断浆,保持输浆管畅通。(8)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喷浆速度、搅拌速度以及提升速度。重复搅拌时要合理控制搅拌速度和提升速度,使不同深度的水泥浆均可充分搅拌。成桩时如果发生停机造成成桩中断,可以重新启动搅拌机后继续下沉深层搅拌叶0.5m,以避免断桩的发生。(9)如果施工作业还在继续,工作人员不可随意离开,施工作业结束后将所有电源关闭确定无异之后方可离开施工现场。水泥搅拌桩完成施工作业后,28d之后才可允许机械在上面行走。

4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4.1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

(1)成桩28d后通过钻探的方式取芯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抽查其中1%的水泥搅拌桩,在桩径2/5的位置进行取芯,试验检测结果必须与设计要求强度相符。(2)成桩28d后进行载荷试验检测水泥搅拌桩或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抽查其中0.5%的水泥搅拌桩(3处及以上),试验检测结果必须与设计要求承载力相符。(3)采用轻型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检查桩的均匀性和完整性。

4.2碎石褥垫层检验标准

级配碎石垫层应干净、清洁、不含杂质,含泥量≤5%,最大粒径≤30mm。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第6.8.1条的规定,碎石垫层施工质量的检测要求见表1。

5结束语

在道路路面基层中使用水稳层施工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不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环境中,使用该项技术建设的道路路面都非常牢固,且有较长的使用年限,因此水稳层施工技术值得在路面建设中推广并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国强.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实践[J].中国公路,2019(14):108-109.

[2]江兴.高速公路施工技术及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122-123.

[3]吴鸿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双层连铺施工技术研究[J].华东公路,2019(2):39-41.

作者:谢桃生 万虎 单位: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