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地下工程及给排水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给排水构筑物对混凝土抗渗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实例讨论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以期加强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构筑物;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要点;工程实例

1市政工程混凝土渗水主要原因

造成混凝土渗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将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予以全部蒸发,已将水泥石中的材料予以分离并形成不同的毛细管;第二,混凝土施工质量较差,从而在使用过程中逐渐生成孔洞、蜂窝等;第三,混凝土拌合物不具备良好的保水性能,由于混凝土在浇筑作业以后经常会出各类问题,如骨料下沉、水泥浆上浮等,并在水分蒸发以后形成连通的孔隙;第四,因地基下沉、温度等因素影响,混凝土会产生裂缝。

2市政工程提升混凝土抗渗性能有效措施

2.1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作业

抗渗混凝土施工应在施工前进行合理的季节性施工安排。应依据施工地点实际气温与气候变化制定施工安排,由于冬天、夏天温度不同,混凝土凝结温度与拆模后大气暴露温度控制十分重要,受到构筑物结构约束后很容易发生温差冷缩应力情况。还由于干缩应力因素影响,混凝土很容易发生裂缝,影响抗渗性能。因此必须依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施工环境,避免冬期或十分炎热的天气进行施工,也要避免在最冷[1]、最热的几天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若无法规避,则需制定减小温差的有效措施。在混凝土浇筑作业进行的时候,必须要保证混凝土在最初凝结的时候就完成浇筑。另外,也应严格遵循相应规定设置合理混凝土浇筑顺序,同时还应考虑各种意外情况,避免出现时间间歇。总而言之,在这个过程之中,只有严格控制上下层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并注重混凝土作业各项细节,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发生渗水问题,提升混凝土整体抗渗性能。

2.2构建完善岗位责任制度

施工之前构建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充分落实到相关责任人身上。如混凝土质量检验小组只有对混凝土的各项测试予以观察和研究,才能明确其是否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小组人员应把控混凝土浇筑质量,施工过程中严禁出现过振、漏振,从而避免蜂窝麻面和泌水现象。养护组只有对混凝土予以一定的养护,才能确保其一直都处于湿润状态,避免发生干缩裂缝问题。对责任履行不到位的进行考核。

2.3形成完整施工检查系统

为充分发挥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价值,加强给排水构筑物整体质量,应在施工现场形成完整的质量检查系统。无论是混凝土的选择环节还是最终的竣工环节,每一项施工内容都应被严格检验,形成完整的施工质量检验系统。

3市政工程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3.1工程概况

某省计划建设30万吨/日的自来水厂,该工程有两个单体构筑物有抗渗要求。反应沉淀清水池、砂滤池各1座,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本池体的安全等级、环境类别以及裂缝等级分别是二级、二(a)、三级等,其中裂缝宽度需要控制在0.25mm。而反应沉淀清水池多是采取C30和S8的强度和抗渗等级。本工程为自来水厂,自来水消毒过程中会加入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会对金属产生腐蚀,由于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这会对水池混凝土中的钢筋产生腐蚀。为保证水厂构筑物混凝土结构部分具备非常好的耐久性,而且使用时间也比较长。其中,本工程的构造材料为C30抗渗混凝土,本文主要对该施工团队采用的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3.2抗渗混凝土工作机理

由于混凝土具备一定透水性能,二氧化氯消毒的水环境中含有的氯离子成分会逐渐深入到混凝土内,如果水、氧足够的话,那么就会腐蚀混凝土内部钢筋,并影响混凝土的使用效果。而在腐蚀作用下氯离子和铁离子都会发生电化学反应,且呈现持续进行的一种状态,最终导致钢筋被彻底锈蚀。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于其不具备透水性,所以有害物质就会被隔离在混凝土的外部,因此也就不会侵蚀其内部,从而有效阻挡氯离子渗入混凝土内部,避免发生混凝土侵蚀情况,为结构钢筋提供保护[3]。

3.3抗渗混凝土配制技术要点

为确保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可以满足设计需求,施工团队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仔细配比设计。

3.3.1材料第一,水泥。为确保混凝土设计强度与抗渗等级满足设计需求,施工团队选择水泥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与研究,然后在充分考量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可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主要材料。第二,集料。集料质量会对混凝土寿命与强度产生直接影响,为确保抗渗混凝土发挥最好的工作性能,满足密实性需求,施工团队采用了连续级配集料。在前期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实验对比碎石,然后再确定其具体的技术指标。其中,岩石抗压力是120MPa;碎石压碎值是4.8%;针片状颗粒含量为4.3%;含泥量为1.0%。与此同时,依据项目实际情况,混凝土浇筑全部采用泵送施工,选择2.6-3.0细度模数的中砂,其技术指标表现是:1.0%的含泥量;云母含量为0.6%;筛分=2.8Ⅱ区中砂。第三,外加剂。要想混凝土充分发挥改善与调节的作用,如混凝土的使用时长,尤其针对水厂的特点及设计建议,施工团队在使用的混凝土内掺入高性能抗裂膨胀剂与混凝土阻锈剂。经测试,该项目使用CMA型高性能抗裂膨胀剂与KJ-2X混凝土阻锈剂。第四,掺合料。在混凝土内部加入足够的粉煤灰,以使其与水泥中的水化物发生反应,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同时也会使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能获得提升。该项目使用Ⅱ级粉煤灰技术指标如下:烧失量为5.87%;细度为0.046mm筛余20.1;含水量为0.33%;需105%的水量比;0.34%的三氧化硫含量。

3.3.2合理设计配合比施工团队严格遵循设计与规范要求,配合比适配C30抗渗混凝土过程中,每立方米混凝土内使用的各类材料数量与技术要求见表1内容。对适配进行优化过程中,应考虑以下内容。结构底板混凝土作为较大体积抗渗混凝土,且在夏季施工,不仅应充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强度与坍落度要求,同时还应提升大体积混凝掺合料与骨料含量需求,从而减少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将耐水性需求作为基础,应确保基于含二氧化氯自来水环境背景下的混凝土水灰比最大允许值、最低水泥用量充分满足相应规范与要求;满足混凝土性能要求基础上抗裂膨胀剂每单位用量可适当减少,从而达到满足抗渗性需求目的;将28d抗压强度与抗渗指标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使用3号试配方案较为科学,因此使用3号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3.4严格控制抗渗混凝土施工质量

拌和抗渗混凝土之前,施工团队已严格确认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然后再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配料,并严格筛选全部原材料。施工开始之前充分标定拌和设备,控制好水泥材料的偏差,并将其控制在±1%范围以内;同时也要控制好粗细骨料的偏差,并将其控制在±2%范围内,水、外加剂偏差控制在±1%范围内。使用水剂作为外掺剂主要形式,将每斗拌和时间控制在45秒左右。在搅拌混凝土以后,需要严格监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各项性能,同时也要充分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与保水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其不发生离析的现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使用了串筒倒流施工技术。振捣过程中采用快插慢拨的方式,使其达到表面出浆、不冒气泡的最终状态。振捣作业进行过程中,施工团队安排每个班组内两名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混凝土工完成振捣。在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施工团队需要在晚上气温较低的时段对模板外侧进行冲水降温处理。同时并处理施工缝凿毛,并在刷界面剂之后才可以浇筑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过程中使用麻袋将表面覆盖并用薄膜保温,同时进行洒水养护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选择拌合用水为养护用水,并将其时间控制在14d以内。

3.5严格检测抗渗混凝土质量

为确保抗渗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施工提供正确指导,施工管理人员对已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进行了抽样检测,检测组数量设置为35组,使用连续随机变量概率密度正态分布测试方法,可使用以下公式:通过对统计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因此求得最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双边置信区结果为:35.7MPa≤X≤42.9MPa。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检测人员确定抽检混凝土抗压强度在双边置信范围内,可充分满足C30混凝土强度设计需求,同时计算出抗渗混凝土等级超过S8。还由于不会产生较大偏差,因此在平均值附近,随机变量值会呈现较高密度、较低离散性,可以看出抗渗混凝土材料质量配比、施工质量等予以控制,以此保证施工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无法分离的,所以这也就要保证其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服务。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细致、复杂,涉及多方面因素与更多学科,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以及时间和气候等因素,才能更好地选择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技术等,从根本上确保工程质量的整体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翼.叠合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探析——以厦门环东海域新城翔安南路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J].福建建筑,2020(11):121-125.

[2]陶君.浅析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2018(8):71-75.

[3]胡骏,瞿培华.地下工程防水与结构同寿命的技术路线[J].中国建筑防水,2019(9):1-5+8.

作者:杨一伟 单位: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