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构

【摘 要】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学生具有成长成才的意义。通过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五个部门的协同配合,构建“五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

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由于生源的不同而显得参差不齐。普高毕业的学生与“三校生”就有较大的差异。近年来,即使普高生也因为生源萎缩,其高考分数较低,其知识水平、综合素养差不多也和“三校生”等量齐观,更遑论提前招录的普高生了。这就加大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压力。同时,也说明一个事实,即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不仅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在内容、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有继承和创新,才能适应我们的高职院校学生,才能对他们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成人。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里面,讲到孔子的老友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看他没有起码的坐姿和待人的礼仪,就恨铁不成钢地责备他说:“年幼的时候,你不敬顺兄长,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这里我们可以得知,一个人长大成人,不仅是年龄上而且还要具有起码的个人修养、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素养,才能真正算得上具备一个独立人格的人,也就是所说的“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问题。我们高职的学生,大部分在学习上比那些进入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要差一截。但还有一部分不仅学习上欠缺,在做人、处世等方面也表现不好,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双差生”。对于这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知识、道理的传播,更是其日后成为一个社会良好公民的关键环节。我们在高职的时候就必须帮他们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好,这不仅是教育者的义务,也教育的本质所在。所以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帮助我们的高职学生怎样扣好这“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课程。2.成才。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如何“做人”,而且也传授成才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等内容。虽然成人是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成才是成人的目标和结果。但并不等于说,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只是教人“做人”。通常社会上把人文素质教育局限于“成人”教育,即教学生如何做人。其实,人文素质教育的应然目标就是通过人文知识教育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最后成为从事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才,与科技人才并列的存在。换言之,理工科大学生即使专业知识再渊博,没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滋养和丰富,也只是个“工具人”。更遑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大学生在人格、人性方面的缺乏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只有各学科知识构成自洽的知识体系,互为补充、协同,才能为人才的形成奠定一个知识体系的前提。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职大学生的不可或缺的地方。

二、构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高职院校宣传部、思政教育部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等部门。如果不加以整合,还是会形成“政出多门”“各自为战”的碎片化、条块化的分割状态,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狭隘视角,妨碍整体观、大局观、前瞻性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因此我们要整合校园人文素质资源,就必须打破部门和行政体系壁垒,实现构建人文课程、校园文化、第二课堂、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指标等“六位一体”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目标。众所周知,人文素质教育从来就是一个体系,而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或一个活动。这就涉及到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学生实践等要素。因此把校宣传部、思政教育部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教学质量监控中心整合到一起,不是简单地开个会,或临时性地“拉郎配”,而是要以顶层设计的眼光和集大成的思维,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职能,架构好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一)教务处主抓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教务处是学校等教育机构的教学管理机构,主管各教师的教课任务、目标、进度及计划,学生的学习要求、目标、计划及考试等教与学各方面的事务。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相关事宜均由教务处牵头。教务处要着力研究和解决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课时安排、课程考核、使用教材、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信息化教学条件下,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方式的组合和配合方面,要对人文素质教育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教务处更要会同宣传部、思政教育部门,研讨人文素质教育教材的内容,既不要和思政教育重合、重复,又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人文素质教育教师本身就没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意识”。因此,在讲课时也就做不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甚至以西方所谓的“人本主义”“民主观念”“普世价值”来扭曲、丑化社会主义,达到“西化”“分化”的目的。也有的借故传承传统文化,粉饰封建思想意识形态,贩卖文化糟粕,来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观。故而教务处要严把教材关、教师关,让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真正成为高职大学生欢迎的、受益无穷的,助益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

(二)教务处还要联合学工处、校团委,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人文素养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建设。

一是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要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含有紧密围绕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学分,作为制度保障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的开设和运行。二是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内容需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应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活动必须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相结合,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又要兼顾难易适度,要有详细的第二课堂活动设计方案、实施计划、考核办法和相应学分。三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中,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挖掘现有的潜力,提高效益。第二课堂活动经费由各学院教学经费支出。各部门应积极为大学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提供条件和场所。四是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时间以业余为原则,在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及课余时间进行。学生在参加活动期间,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认真完成所交给的各项任务,做到勤奋求实,一丝不苟。在活动中要认真执行计划,教师还要将教书育人贯穿始终。这样课堂讲授、第二课堂补充,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源流并进、师生互动、学做并举。

(三)宣传部主抓校园文化。

学校党委宣传部是校党委领导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职能部门,负责意识形态工作、政治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宣传教育和对内对外宣传工作。宣传部要与后勤、基建部门把高职学院的人文气息营造起来,能够让校园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成为具有人文特征校园文化的宣讲者、言说者和阐释者。人文素质教育绝不仅仅是课程的开设,课堂的讲授,首先是校园环境的熏陶和氛围。有关传统文化的碑林石刻、名人塑像、书法绘画等以及代表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西方文化艺术名人作品都可以成为校园文化环境的主角,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样的人文校园环境,其效果与人文课程相比不遑多让。宣传部更要与学工处、校团委联合创建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品牌,以品牌激活校园文化的活力和生机、盘活现有校园文化资源的存量、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思路。通过精心培育,强化引领,接力传承,最终形成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软实力,起到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效果。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品牌既是无形的精神财富,又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转换为有形的影响力——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更主要地还是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才能有生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应该是学校品牌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本色、底色和特色,也是一所学校的品质、品位与品牌。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品牌应该要发挥文化引领性、渗透性作用,做到纲举目张,既在学校层面树立文化品牌,又能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一是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围绕主题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要基于对学校办学传统积淀、办学定位功能,盘活学校文化资源,围绕主题一以贯之,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不断丰富、深化和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题材内容,打造出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精品。二是是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不断积累、丰富、拓展。不仅数量上的积累,更要在学校人文精神和文化建设上不断积累积淀,在积累过程中产生效应,产生影响。以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立足于择学校能做的事、会做的事、能做好的事。不断拓展,围绕主题深挖做透,多层面、多角度深入做下去,做出成效。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要把好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关。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要与教务处一起研究制定人文素质教育评价标准,然后以此标准进行试运行评估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在此基础上,通过几轮的反馈、修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是负责全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估和督导的职能部门,要根据学校教育发展和教学改革需要,制订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评估和保障体系,负责组织学校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和专项检查,对教学实施监督、评估与指导。因此,在监控和评估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在教务处的配合下,研究三个顶层设计的问题方面: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教学建设及成果,主要包括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定位、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师资力量、课程建设、科研状况、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学生成果、学校成果、社会影响等指标。

(五)我们还要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进行研究。

学生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行为的人文体现、学生的职业人文精神,这包括学生人文知识学习情况、人文知识学习倾向、职业道德修养、职业行为修养、职业价值观等指标。以这些指标作为观察点,考核教师和学生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表现,从而进一步加以纠偏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既要做到过程监控又要做到结果的评估,最终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持。通过上面的“六位一体”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应该会得到有序、持续、健康的发展,真正做到教师教学有章可循,学生学习有事可做;教师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学生课内课外多面开花,从而形成信息化条件下的理实一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作者:杨帆 赵赛 单位:南通职业大学公共教学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