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围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围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围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发展

【摘要】围棋起源于中国,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但是,在现代的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早已没有围棋教育的身影。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围棋教育因其本身对学生智商和情商积极影响和围棋教学方法对当今教育方法的启示,逐渐被一些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从分析围棋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出发,提出将围棋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围棋教育 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结合发展

一、围棋的起源与发展

围棋起源于中国,在古代称为“弈”,它历史悠久,可以说是棋类鼻祖。作为我国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一的围棋,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东方智慧的象征。晋朝张华在《博物志》中提到:“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路史后记》也有更为详尽的记载,这就是尧帝发明围棋说法的来源。但现代观点认为,围棋是从原始社会逐渐演变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普及,秦汉时期形成早期围棋理论,魏晋南北朝时围棋兴盛,清朝迎来围棋高峰。围棋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不仅得益于其军事价值,还因其能够增长智慧、愉悦身心、陶冶情操,逐渐在全国普及,成为上至君王、官宦,下至市井平民,男女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

二、围棋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研究通过问卷星对随机的200名学习围棋的少年儿童进行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97份,通过此项调查了解围棋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分析围棋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作用。

1.能够益智,开发学生智力

现如今,围棋属于一种益智类娱乐项目。首先,围棋中有很多术语、谚语和定式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这些都是下棋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可以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其次,下棋过程中要观察棋局和对手,需要具备很强的洞察能力;第三,围棋棋盘纵横十九条交叉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盘面九个星位,下棋时需要全盘构思,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者应将构图藏于心中,并能心算棋势、棋子数目、行棋顺序等,能够锻炼学生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等,这些能力皆是智商的表现,而智商的提高在校的课业成绩是有帮助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学习围棋的学生中6~12岁的共162人,占82.23%,即基本上调查对象都处于中小学阶段,这些学习围棋的学生中87.82%的人在校学习成绩都在90~100分范围内(百分制);在班级排名前20%的学生占80.2%;并且48.22%的学生表示学习围棋对学业帮助很多,35.03%的学生表示学习围棋对促进学业进步做出一定积极贡献,总体来说,认为学习围棋对学业成绩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98.48%。

2.有益于德育,提高情商

围棋技艺博大精深,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掌握和精炼。在被调查的学习围棋的学生中,26.4%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3年,37.56%已经学习了3年以上。所以,在学习围棋的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在相互对弈过程中,还激发了学生的拼搏精神,且经历多次比赛能锻炼学生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围棋更讲究不看重一子的得失,保持“平常心”,有利于修身养性,提升学生气质,这也是学生情商提高的表现。另外,可以利用围棋教学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例如,围棋老师都会教学生在双方对弈前需先向对方鞠躬,并说“请多指教”,下棋时应尊重对手,观战者应“观棋不语”,结束后胜者要说“承让”,等等,这些行为能够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对素质教育中的德育大有帮助。

3.有利于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

中小学生由于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好奇心强,容易兴奋,很难把控自己的情绪和抑制强烈情绪,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但是在学习围棋过程中,双方互相博弈,反复比较,不断思考和布局,胜负也不在一时,时间就不知不觉过去,一般围棋基层比赛可规定1~2小时,一般级别越高,对弈时间会越长,这大大训练了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4.有利于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围棋是一项需要专注投入、反复盘算、独立思考的脑力活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小学生,上课可以问老师,课后作业大多数还要家长辅导。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学生一旦碰到问题就立刻去网上查,寻求各种学习软件的帮助,逐渐形成了依赖心理,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围棋学习则不同,老师虽然能教给基本方法和技巧,也能在下棋过程中提供一些指导,但真正与对手对弈时,每一句都是新的挑战,对方的选点也是不可测的。所以,更需要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的内容灵活运用,更多的是靠学生的自悟和自省,需要的是学生自己的亲力亲为,这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而不是一遇到问题就依赖于他人。

三、围棋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结合的策略

1.设立围棋兴趣课

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目前一些学校已经率先开展了除了基础课程以外的兴趣课,如书法课、绘画、乐器课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围棋也可以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围棋对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的要求比较简单,只需要正常的教室、课桌椅加上棋盘棋子即可开展,而且,学习围棋不但不会耽误学生们正常的课程学习,还有利于提高课业成绩。学校在组织围棋兴趣课时,注意要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可强求或单方面听家长的安排,需要聘用专业教师,应该有专业教材和正常的备课,虽然是兴趣课,但也要加以重视,不能太过随意,要让学生真正学到围棋技艺。

2.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围棋虽有技法可寻,但更需要学生自己的悟性,所以每个学生学习围棋的天赋不同,对围棋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感悟能力不同,下棋的思路和对整盘棋局的规划也大相径庭。许多著名棋手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吴清源自由自在、无招无式的风格,聂卫平大气磅礴、不战屈人的棋风,李昌镐大智若愚、绝不冒进的隐忍风格,等等。学生们虽无法与高手相提并论,但却各有各的潜力,各有各的特点,有的学生善攻,有的学生善守,有的学生先发制人,有的学生则愿意先抑后扬,因此,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可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

3.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需要强调的是,既然在与素质教育结合发展的过程中,围棋是作为一门兴趣课,而且面向的对象又是中小学生,那么就不能够让课程枯燥乏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197位学围棋的学生中,表示对围棋的历史起源非常了解的仅占15.23%,对围棋历史知道一点的占83.25%。其实,了解围棋的相关历史是让学生对围棋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单纯的历史讲解可能会显得枯燥,但是老师可以通过一个个奇幻、精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围棋,精心准备一些课件辅助讲解;在教授学生背诵棋谚和技法时,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围棋的快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围棋教育融入到中小学素质教育中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在学习课程大纲规定的学科以外增加围棋兴趣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智力水平,有利于提高课业成绩,还能提高情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过,在与素质教育结合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围棋兴趣课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方法的掌握,才能使围棋教学与素质教育结合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更具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孙铭阳.围棋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结合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18):235.

[2]李俊彩.简析围棋与素质教育[J].运动,2017,(24):83.

[3]韦克甲,吴雪梅.围棋教育———中小学生情商素质教育的法宝[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11):57.

作者:王业程 单位:郑州外国语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