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重症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探索重症医学人文精神内涵,引导临床医学本科生建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以期为临床医学本科生(重症医学方向)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及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症医学;医学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本科
医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高度结合的一门学科,其中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是伴随医学形成的一种职业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重症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基本涵盖了全院所有学科的急危重症患者[1]。因为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危重、转归复杂且预后不确定,再加上封闭化的病房管理、严格的探视制度和高昂的住院费用等因素,患者及家属心理极易产生复杂变化,从而很容易导致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重症医学科是医疗问题、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体现最为突出的科室[2],因此重症医学科医生更应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3]。临床医学本科生在重症医学科学习时,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抢救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全面而高尚的人文精神,为当代医学模式的转换及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医疗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4-5]。然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医学人文主义精神发展不相匹配,从而导致了在竞相追逐医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淡薄医学人文精神的现象。且在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方法及手段侧重理论,缺乏实践性及学习的趣味性。为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在临床医学本科教育阶段,灌输人文知识是培养临床医学本科生树立正确服务意识的必要手段。因此,寻找适宜的、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教育方法和手段是目前临床医学本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6]。本研究通过采用调研、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访谈等相关方法,发现目前临床工作中关于人文精神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1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度不够
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下,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受强烈的以科学专业实用技能为价值导向的“短、频、快”急功近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边缘化,甚至成为可有可无的部分。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基本定位在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和专业教育上,以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高度专业化模式为主,其考核制度也主要局限于专业技术,如科技论文、专业文化考试、医学操作技能等。即使按要求完成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不走心”而流于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忽略了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培养这一教育本真,忽略了对人文精神和积极豁达精神面貌等综合素质的培养[7]。在科技的高速发展、物质追求过于强烈的形势下,倘若没有足够的人性教育和大爱精神的培养,许多人为了追求自我利益就可能采取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手段,危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若社会和大学把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丢失了,就会让人性陷入危险境地,让社会的未来无光。
2人文素质教育需要的是深耕细作的潜移默化,与“短、频、快”的科技高产量不相一致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政会议及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均提出,在“立德树人”精神影响下实现高校人文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8]。人文素质教育是一场需深耕细作、潜移默化的马拉松,而非一朝一夕就可快速完成的短跑比赛,其与追求业绩、追求高时效性、追求高分值论文的考核体系有所差异。虽然很多高校深知“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耗时耗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急功近利主义思想的影响。
3缺乏人文素质水平的衡量体系或手段
人文素质体现的是人对生活的看法及其内心的道德修养,是文明的真谛所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人文素质与科学的区别是:“科学”着重如何去做事,“人文”着重如何去做人。因为科学是做事,事情有结果,因此就有明确的考核体系;而人文是做人,是精神境界的追求,缺乏明确的人文素质衡量体系和手段。无要求就无充分准备,无考核就无重视,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无道德衡量体系和无相关衡量手段的背景下更不易受到重视。
4人文素质教育方式的单一和(或)流于形式
近年来,尽管教育部和各大高校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各级文件和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基于长期的历史影响,人文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流于形式,在培养方式上仍存在形式单一等现象。(1)教育方式单一,考试形式单一,课程不实用。很多人文素质教育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甚至为“一言堂”的形式,仅教条化地传授理论知识,忽略了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方式,缺乏趣味性、多样化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参与的趣味性。(2)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占比少,相关课程选择人数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3)人文素质教育与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相混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内容雷同于公共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内容,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取代人文素质教育[9]。
5人文素质教育对象易受社会背景影响
目前,各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对象为2000年以后出生的大学生,这一阶段正是我国物质飞速发展的阶段。在多元化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媒体网络环境下,加之快餐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大多对中国传统文化不熟悉,过多追求物质需求,急功近利,而忽略了自身内在素养和能力的提升,甚至抛弃了精神追求。这可能导致大学生缺少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精神,缺乏关爱他人品质,甚至形成道义的缺失和人格的缺陷。因此,过快过多的物质追求大大影响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身心健康,突破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方法迫在眉睫。
6人文素质教育实施者数量缺乏或质量低下
由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可能导致其投入不足。(1)人文素养教育师资数量不足,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或课程配备不合理时会导致教学质量低下。(2)人文素质教育师资自身的人文素质不够,或未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方法枯燥单一,照本宣科,影响临床医学本科生对人文素质课程的学习兴趣。(3)未形成全民教师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体系,尤其是专业型教师,未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授课中,忽视了在专业基础知识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忽视了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格教育。
7小结与展望
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对医疗行为影响重大,人文精神的树立与提升有利于临床医学本科生形成正直的人格、树立正面积极的精神追求、建立良好的生活态度、产生对生命呵护与关爱的情怀,以及提升其与患者及家属积极互动的沟通能力,从而实现为患者和社会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缓和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或医学生,需积极面对重症医学存在的以下特点:(1)危重患者多,其病情复杂且变化快;(2)医疗质量要求高,工作量大;(3)监测技术和操作技术应用广泛;(4)集中了大量高精尖而复杂的监测、治疗仪器及生命支持设备[10]。因此,重症医学科医生或医学生需要在强化人文精神基础之上夯实全面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能力、快速应变能力及临床操作能力。本文通过对重症医学教学现状进行思考,充分认识到目前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的不足探索新策略、寻找重症医学教学课程和临床实践的下一步改进方向[11-12],从而在立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制定重症医学专业化教育措施和实践方式。下一步,作者拟以智能化数据为依托进行临床医学本科生(重症医学方向)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从树立正确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出发,联合心理卫生专业团队从心理辅导角度等方面进行新的尝试与改革,以期突破临床医学本科生人文素质教育瓶颈。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以人为本”医学理念日益强化的今天,建立完善的人文素质教育计划是临床医学本科生(重症医学方向)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形成具有重症特色的临床实践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提高临床医学本科生的人文情怀,使其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医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3]。
参考文献
[1]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6.
[2]席修明.危重症医学———快速发展的临床学科[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5):555-557.
[4]尹明,李银平.呼唤人文主义的危重病急救医学[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03,15(6):348.
[6]王婉丁.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7,14(4):149-150.
[7]陈风华.当代中国人文教育的困境与出路[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5.
[8]张晓璐.“立德树人”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浅谈[J].现代职业教育,2017,3(13):83.
[9]王茜,徐靖.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5):466-468.
[11]徐昉,范晶,张苜.《重症医学》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2018,17(5):488-492.
[12]徐昉,林时辉,刘琼.重症医学教学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索,2015,14(2):164-167.
作者:唐鸿 吴婧 袁飞 李曼 徐昉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