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素质教育课程思政设计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素质教育课程思政设计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素质教育课程思政设计实践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培养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提高全体教师在素质培养中设计与实践课程思政理念,发挥课程思政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值得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本质上仍然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这是一种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将各科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高度有机融合,在具体的知识结构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教学管理内容之中的作用,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推动素质教育进程中,我们要努力做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功能,挖掘课程思政在综合素质培养的育人作用,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理念贯穿素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提升课程思政在素质培养中的育人实效。

1课程思政在素质教育建设的基础在课程

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只有实实在在地加强课程建设,才能凸显学生品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否则,没有优秀的课程建设作为基础,课程思政功能就难以显现。在进行人才素质培养时,想要充分夯实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基础,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透彻地了解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并不断强化课程建设在教育实践中的管理。在具体推进课程思政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管理机构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设计、内容安排、教学标准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需要制定规范的标准要求和指导意见。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扎实做好教书育人这一重要工作,还要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必须要把所有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挖掘每门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具体内容,并研究出恰当的融合措施。在进行教育教学时,配合实施一些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技术和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使课程思政课程趋于常态化,成为学校素质教育教学的有力保障。要更加凸显社会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得以充分体现。在思政课程设计中,要注意达成“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在实施课程教学及效果评价时,更要体现“立德树人”这一重要因素;还应将“立德树人”和教学效果作为衡量教学过程及效果评价的重要依据;始终把“立德”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培养学生素质的过程之中。思政元素要在素质教学内容中渗透,要在素质教育中培养,要在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深入挖掘课程知识点内涵,要紧密跟踪学生学习状态,在恰当时间融入思政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政元素与价值导向相结合。在当前网络自媒体时代,课程建设还要发挥互联网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内容,提高课程思政在素质培养的效果。

2课程思政在素质教育建设的重点在教师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教书育人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实施者。教师决定了思政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因此,只有每位教师都切实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主动承担起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时代重任与神圣使命,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自己的思政意识,才能使“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使素质教育的效果显著增强。另外,课程思政课程具体教学措施的制定与完善、课程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等等都需要教师去深入钻研和落实。因此,全面增强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和“育德意识”是思政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只有普遍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思政意识、自觉行动的意识,思政课程下素质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综上所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充分利用好多种形式的培训,比如:举办思政课程改革专题讲座、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定期教学研讨等形式,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不断提高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潜移默化地把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中,促使教师主动进行思政课程改革的探究,从而全面增强教师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自觉意识。其次,要营造学校课程思政与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各级各类学校应明晰不同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展和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即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各个学校更要积极为课程改革营造出适宜的大环境、大氛围,使课程思政与素质教育携手并进。还要鼓励每位老师静下心来钻研各个学科与课程思政课程有机融合的内容和方法,有力促使素质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向纵深发展。要通过三全育人全面营造出课程思政与素质教育环境,建立相互支持的、多学科紧密相连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优质课程教学团队,有力推动全体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自觉,切实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课程思政在素质教育建设的重要构成在实践活动

思政元素在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延伸,在学生素质培养过程中,不仅体现在课堂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延伸到学生的课余活动中。要在开展课余活动和活动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融入思政的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活动设计和开展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业余活动在学生素质培养和核心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同伴之间相互学习与借鉴的影响有时比从教师那里得到的影响还要大———因此,在素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团队作用。在开展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同学们学习风格和课程基础得到相互补充,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得到互相影响。在活动实践项目中培养同学的团队协作意识,在素养提升的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包容、理解、尊重他人的合作素养,通过课余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品格与品行。

4课程思政在素质教育中的效果主要在学生

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即高质量的人才。检验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中的教学效果,主要就在于学生,关注学生是否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是否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进行素质教育时,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理念,并在教学理念的引领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评价标准,力争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当前,许多学校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很难形成统一,但将人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要素值得推广。我们应从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这个角度出发,认真研究制定出适宜的能促使素质教育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内容。同时各级教育主管单位还应该积极探究互联网+大环境下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特征及认知水平,并结合互联网+教育理念深度剖析课程同思政、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内容,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素质教育的效果显著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大幅提高。在这个网络迅速发展的信息化、多元化时代,学生的思想在网络和社交媒体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各级各类学校要依据其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对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的思想特征,制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以课程思政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评价标准,促使“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最终通过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来凸显思政课程与素质教育有机融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人才素质培养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但学生素质培养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更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根本所在。课程思政的理念在学校学生素质培养中需要得到充分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9-01-20]

[2]曹文泽.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N].学习时报,2016-12-26(8)

[3]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孙婷婷.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思考[J].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

[5]马东景.高校思政课综合实践课课程构建与实施的理论基础[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6

[6]蔡明干.论新媒体时代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十大转变[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12

作者:汪蕾 占德胜 单位:阜阳市北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