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职业素质本位高职教育课程建构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职业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应用与当前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教育特点十分相符,对推进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教育体系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能够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发展,对提高高职院校课程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基于职业素质本位,展开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阐述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罗列了几点加强课程建构的建议,旨在为完善高职院校教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职业素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高职院校的定位是能够为国家输送更多具备专业技术的实践型人才。因此,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内涵、要求、发展需求、产业升级等不同的角度来看,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注重“职业性”这一核心内容,同时也从“校企合作”“特色办学”等角度出发,处理好专业技能、职业素质、理论实践、人文社科等不同课程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目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职业素质本位是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本位的、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快速适应任何职业要求的素质,不仅包括了专业能力,还包括了学生本身的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在新的发展背景之下,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构有着迫切的需求。
(一)是课程体系发展的需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都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过渡的工作[1]。以能力本位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更侧重于以岗位需求为基础,对过程进行考核,重视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始终是以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社会岗位的需求等为核心的,当外界需求发生了变化后,课程体系的建设也要随之发生变化,这样才能适应并满足外界的需求。因此,在就业大环境和发展大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十分迫切。
(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需求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和实施意味着各行各业的发展都需要更多高素质、技能型、实践型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也应当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素质教育观念,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职业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也更重视新型工业化社会和产业升级等大环境的发展对学生综合素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且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实现教育体系与实际需求之间的高度匹配。
二、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一)职业性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职业性原则,满足生产第一线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各个企业输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求等。因此,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行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并且通过职业情境、职业评价、职业性校园活动等方式来让学生获得更多基于职业素质的学习机会。
(二)合作性原则
在国际职业教育体系中,合作性原则始终是其必须遵守的原则之一,很多国际上较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都是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德国、美国所引领的合作性职业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引入兼职教师制度、实现资源共享等合作教育模式的应用,对高职院校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的建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
(三)动态化原则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行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也发生着变化,随之相对应的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遵循动态化原则,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课程内容,将更多新的理念、技术、方法、工艺等引入到课程体系中去,保证所教授的理论内容不会与生产实际之间产生脱节现象,保证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与生产实际无缝对接。
三、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几点建议
面对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构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应当要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之上,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构建课程体系,为培养更多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基础[3]。
(一)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策略
第一,突出职业性的核心地位。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课程体系的建构必须要突出职业性的核心地位,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紧密结合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过程、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品质等,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以及职业需求等为基础。除了理论课程进行上述内容的更新之外,实践课程的比例和内容也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与创新。例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通用性职业能力、从事某一工作的专业能力、提升性职业能力等[4]。因此,很多高校都开通了通用性职业能力相关课程,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察能力、思考能力等基础能力。同时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着手点,借助情景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以及模块教学法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第二,灵活开发课程模块。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开发最大的好处在于其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发展的需求,可以让学生灵活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为保证课程建设的有效性,高职院校需要按照学生的职业需求来对内容进行有序化重新编排,将理论知识、岗位技术、职业道德等内容整合在不同的模块中,例如,文化基础知识模块、理论知识模块、实践知识模块等几个大模块,再将不同的大模块拆分成小模块,并保证不同模块之间相互衔接,形成整体,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二)找准课程建设的着力点
第一,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在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要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以服务为本,通过为学生提供教学硬件设施方面的支持、制度方面的支持以及精神方面的鼓舞等来促进三者之间的融合,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5]。除此之外,在课程体系相关文化氛围建设的过程中,还要充分加强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应用,将职业氛围融入校园课程体系中,将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有效融入到教学体系中,不断浸润,不断熏陶。第二,着力汲取国外成功经验。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积极汲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将不同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优势充分借鉴、吸收并使之本土化发展。例如,德国所使用的“双元制”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英国所使用的“通用能力培养观”模式等,都在以职业素质本位为基础对课程体系进行开发,实现理论知识、实践、职业素养的一体化发展,都是值得借鉴的。需要注意的是,所借鉴的内容不可照搬照抄,而是需要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高职院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创新。第三,着力职业技能的训练。对现代化发展来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操作技术工人,而是需要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的现代化新型技术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例如,及时淘汰老旧的操作设备,引入更多符合现代化生产的设施和设备,并且争取更多的实训资源。同时要改变现有的技能训练方式,通过比赛来促进技能的训练效果,定期举办班级内部竞赛、年级组竞赛等,提升学生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综合素养[6]。
(三)正确处理职业素质本位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第一,正确处理人文社科与专业技能的关系。虽然高职院校的定位是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但在新的发展背景之下各行各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高。而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主要途径,是教会学生如何成长、如何做人的基础课程。因此,在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的设置,设置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历、职业发展、心理健康以及人生规划等方面的课程,在凸显专业课程地位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差异化,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来自主选择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真正做到主体突出、专业强化、主次分明、统筹兼顾[7]。第二,正确处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基于职业素质的课程体系的建构要求,必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作出明确的规定,由于高职院校发展的情况不同、条件不同,所以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理论实践1∶1的课程设置,将实践课程落实到处。为保证上述情况能够实施,高职院校需要加大投入对设施进行改善,并且将实践场所对学生开放,积极拓展校外实践空间和资源,让实践教学课程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用。
(四)实践体系的构建
第一,加强校企合作。在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校企合作这种双赢的模式能够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有效支持,满足社会市场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多方面需求,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际情况中,校企合作有多种实现的模式。首先,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将企业引进学校也就意味着企业会将一部分的生产线放在校园内,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顶岗实训,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8]。其次,劳动、教学相结合的工学交替模式。该模式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工读轮换制度,即将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正常上课,另一半去企业接受培训,按周期轮换;另一种是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度,即学生被企业全日雇佣,利用工余时间对学校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目前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这种模式。最后,校企互动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由企业提供实习的场地、设备以及生产原料等,并且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去,指派经验和能力较强的人员参与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促进校企双方互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技能方面的训练,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真正实现“在育人中创收、在创收中育人”。由此可见,校企合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结果。第二,构建多元化教学空间。在基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空间。例如,在教室内主要完成教材中的授课内容,课程侧重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素养、职业品质等。在校园内主要完成课外实践活动课程模块,引导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文、体、技能大赛以及活动等来锻炼自身的能力[9]。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利用校外资源来实现技能的全面提升。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以职业素质培养为目标,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例如,一些高职院校建立了自己的资源库,开发出符合市场发展新需求、职业发展新需求的课程,敏捷地响应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动态化需求。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和需求,对本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更新、优化与完善。面对新经济背景下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应站在职业素质的角度对课程进行重构,及时调整课程的比例、更新课程的内容和类别、积极为学生争取更多实践的平台和机会,让理论与实践实现无缝对接,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提高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林佳 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