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农民素质理论培训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山西省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全省2300万农业人口中的1100万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40•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0%,高中及以上的仅占11•6%,绝大多数都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实际严重制约着我省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一、山西省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培训现状
农业技术人员(即农业从业人员中,以从事农业技术为主的从业人员。包括我省境内全部农村住户、城镇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的农业技术从业人员。)3•4万人,其中,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中从业的1•8万人。按职称分,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0•2万人、0•9万人和2•3万人。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之路,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造就一支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此,2007年财政部给山西省下达免学杂费经费3•3688亿元,补助公用经费3•0748亿元,省财政共下达免学杂费资金1•2486亿元,目前全省近434万农村中小学生享受到了“两免一补”政策的温暖。全省改革基础教育机制,农村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即:我国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主要内容是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杂费、免书本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免除了农村(含县城)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直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对进城务工贫困家庭的子女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省财政下达19900万元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和7200万元“两区”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使得全省农村中小学校园环境和校舍条件明显改进,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继续深化中小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增加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3•71万人。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达到25•45万人。
二、提高农民素质的对策及建议
(一)冰山素质理论模型。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有意识的层面只是这个冰山的尖角,其实人的心理行为当中的绝大部分是冰山下面那个巨大的三角形底部,那是看不见的,但正是这看不见的部分决定着人类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1932年,海明威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正是因为弗洛伊德和海明威在各自领域将“冰山理论”提出并加以应用,“冰山理论”才得以广为流传!在本文中,作者希望把冰山理论应用于对于农民的培训当中,培育新型农民,就是希望通过培训把农民的隐性素质开发出来。浮在水面上的是人所拥有的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这些就是人的显性素质,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潜在水面之下的东西,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我们称之为隐性素质。职业化素质既然有大部分潜伏在水底,就如同冰山有7/8存在于水底一样,正是这7/8的隐性素质部分支撑了一个学员的显性素质部分!我们每一个人的才能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因素包括外在形象、技术能力、各种技能等等,这些因素就像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是非常有限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一般比较重视的方面,它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改变和发展,培训起来也比较容易见成效,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学员综合素质问题。冰山水底的隐性因素包括学员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人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激发,它只能潜意识地起作用,这方面处于冰山的最下层,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被忽视的,也经常被人所忽视。然而,如果学员的隐性素质能够得到足够的培训,那么对学员的提升将是非常巨大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也将更加深远。受训者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则占7/8。对学员来说,外边的1/8是其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下面的7/8则是由意识、道德和态度三个方面形成的基石。要培育农民优秀的素质,就要重视这三个隐性方面的内容,因为它占有学员素质的7/8,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受训者1/8的显性素质。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显性素质的培训,诸如职业技能培训等等,好像这些培训的效果能够立竿见影地凸现出来。而忽视了学员隐性素质的培训,忽视意识、道德和态度方面的培训,因此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农民的素质!全方位的素质培训的作用就是要“破冰”,要将被培训者头脑中潜藏的意识和态度挖掘出来,将冰山水面上和水面下的部分完全协同起来,更大程度地发挥7/8水下部分的核心作用。只有重视学员隐性素质的培训,才能够更大地提高学员的显性素质培训的效果!培育新型农民,就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从根本上发掘农民潜力,提升农民素质。
(二)培训的方法。针对于新型农民的培训问题,现有的培训方法,如演示法,课堂讲解法,远程学习法,视听技术学习法以及在职培训,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行为塑造,交互式录像,互联网培训等都可以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1.演示法。是指受训者处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地位的一种培训方式。这种方法更能形象的表达你所培训的内容。针对员工进行实物操作的演示,要进行分节操作,保证演示的细节都能让学员注意到,通过多次重复加强员工的记忆。演示可以采取互动的方式,重复演示可由受训者来完成,既纠正了个别员工的错误操作,也加强了所有培训人员的记忆。
2.讲授法。就是通过教员的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最终让受训者达到记住其中重要观念与特定知识的目的。讲授法的影响因素有培训者,受训者,讲授内容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教室、光线、设备、班级规模等物质环境,以及学风、学员间关系、学员与教员习惯等人文环境。
3.视听法。就是利用幻灯,电影,录像,录音,电脑等影视听教材进行培训,多用于新进学员培训。主要优点在于:1)由于视听培训是利用人体的五官感觉去体会的一种培训,其视听内容与现实情况比较接近,所以相比单纯的讲授,更能给受训人员留下深刻的印象。2)生动形象且给受训者以新鲜感,所以讲授也更具说服力。
4.互动性录像。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计算机培训也更加先进。与单纯运用计算机相比,通过这些技术可更好地运用视听手段。通过与主键盘相连的监控器,受训者可以单独接受指导,并通过键盘或监控器进行互动性学习。互动性录像多用于技术程序和人际交往技能。
5.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是一种调动学习者广泛参与,变单向信息传递为双向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注重知识为注重能力的培训方式。这种方式生动具体、直观易学,能够集思广益并实现教学相长,很受学习者和教师的欢迎,容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6.鉴别性胜任素质培训方法。鉴别性胜任素质主要包含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冰山下方的胜任素质,其核心是“知道怎么做”与“知道谁来做”的内隐知识。因此,针对这些内隐知识的培训,传统的培训方法若不经相应的变化就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结论与展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只有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潜力,形成持续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培育新型农民,就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从根本上发掘农民潜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上升到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培育新型农民,就是要以知识为载体,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意识,提升农民素质进而使其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另外,本文在培训农民的方法时提到了鉴别性胜任素质培训方法,用这样的方法用于农民培训,希望在今后可以继续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