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提升医务人员伦理素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提升医务人员伦理素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提升医务人员伦理素质研究

现代社会,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越来越大,医学相应地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由原来单纯从生物方面着手转向从心理方面来认识,由此医学必然涉及到人文科学方面,医务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实践中具备一定的“人文主义”伦理素质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性的人,疾病和健康总是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的作用,所以医生对病人的态度以及病人对医生角色的情感认同深深地影响着诊断和治疗效果,医患关系对医疗效果有着巨大的作用。亲切、耐心、体贴、献身于救死扶伤的崇高的形象,对患者将产生很大的心理治疗作用,它给病人以信心和希望,可使病人配合治疗,改善病人的消极心理,增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动性[1]。而上述医患关系的实现一般是建立在医务人员具备一定的“人文主义”伦理素养的基础上的。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探索提高医务人员“人物主义”伦理素质的理论基础以及实现途径。

1医务人员“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的内涵

“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源自拉丁文的Humanitas。Humanitas最早是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与希腊文Paidea为对等词,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教育制度。“人文主义”也叫人道主义,是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提倡关怀人、尊重人和个性解放的一种思潮。笔者所提倡的医务人员“人文主义”伦理素质在这里是指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理人员、护士、相关技术人员等)在医疗过程中具备关怀、尊重医疗对象和在道德价值判断行为及制约医疗行为的规范与原则互动中所必需的态度。[2]

2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的理论基础

2.1医学理论与“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的一致性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都是围绕着各种科学语言和技术手段去研究人的各种机理和健康问题。“以人为本”一直是医学的理念,这与“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是相一致的。人既有生物属性和心理特征,又具有复杂的社会属性。这自然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实现现代医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人文文化的渗入将使医学科技形成某种协调,从而完善科学技术,完成人文与科技的互补。人文知识的灌输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医学理念,克服功利主义缺陷。

2.2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张将人体和环境统一起来,综合分析生物、心理及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综合作用。因此,医务工作者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作为健康与疾病载体的人体,而且是具有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广大医学人员要重塑现代医学人文精神,形成生物、心理、社会三维观念,只有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人文主义”伦理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满足患者多层次的需求。

2.3“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在现代医学中作用巨大

“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对医学具有指导作用,表现在从医学总体上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医学观,从人文社会视角指导思维观念转化,同时,“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自身也将成为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的引入,可从一定角度确定医学行为的合法性,促使医学更人道,技术更合理,资源分配更公正,从而在现行体制下规范医学行为。“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的建设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现代医学人才需要医学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完整的三维知识结构,要具有良好的交际、协调、沟通意识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具有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特性,公正合理的卫生政策需要医学伦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和社会医学等学科来综合优化,伦理上的公正公道必将使“人文主义”理念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成为道德行为和医患关系改善的内动力。人文医学思维方式和公平观一旦被卫生管理者接受,则将在管理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3]

3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的途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逐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也逐步渗透到了医疗工作中,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较大影响。为此,加大医德医风建设力度,以“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为指导,积极开展医学伦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廉洁行医的自觉性,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整体人员的素质,可以有力地促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

3.1通过医院精神的培育顺化医务人员的“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

精神是历史的积累、文化的积淀。医院精神是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基础,医院精神体现了一个单位的灵魂。培育良好的医院精神,可以使身在其中的医务人员从精神层面净化自己,通过精神的顺化作用逐步提高自身关怀、尊重医疗对象的“人文主义”伦理素质。例如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百年老院,一个世纪以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院文化、医院精神,由医院精神顺化至全院医务人员,稳步提高其关怀、尊重医疗对象等“人文主义”伦理素质,是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基础。

3.2加大医德医风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人文主义”医学伦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针对各医院医务人员文化程度不一、岗位分工多样、素质差别较大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改进和加强各自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医德医风,倡导关爱医疗对象、尊重同行、团结协作、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的工作作风,可以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提高整体医务人员的“人文主义”伦理素质。同时,我们还可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医德教育整顿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医院Internet局域网作用,开发建设可视教育系统,定期开展医院风气建设、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同时,将医德医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网页,用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建设规定,弘扬先进典型事迹,激发医务人员的爱岗敬业热情,使其实践“人文主义”伦理要求的自觉性得到明显提高。

3.3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伦理环境,真正把医疗对象作为活生生的人来对待[4]

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理念已逐步纳入现代管理之中,规范着管理行为,影响制约着管理功能的实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也逐步成为医院管理、医院文化、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价值选择的核心要素。[5]医务人员的“人文主义”伦理素质是从人文伦理角度界定医务人员医疗活动的本质和发展方向的一般规律,以及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活动的价值、目的、道路等问题,它的基本内涵就是以满足医务人员以及医疗对象的精神生存和发展需要为目的。倡导人文关怀,营造良好伦理环境,真正把医疗对象作为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人是社会环境中高层次的存在,是自然、自身、价值形态的主体;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院管理为“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的提倡提供了客观基础,“人文主义”伦理理念原则为管理提供了道德、文化基础。丰富和拓宽对“人文主义”伦理理念内涵的认识,从管理的视角和维度理解“人文主义”伦理理念的作用,不断开辟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渠道,是现实医院管理文化的重点,也是提高医务人员“人文主义”伦理素质的必要途径。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