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论文

一、自治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的特点

1.运用系统思维结构性的观点可以看出,高职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结构点。素质教育最早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后逐渐推广到高等教育领域。因此,一方面从人的成长具有延续性特点考虑,高职素质教育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的,与中小学素质教育相互衔接、相互影响,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另一方面,高职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将持续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贯穿其中。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将高职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放在一个更大的结构体系中去看待,周全地考虑高职素质教育与其他阶段素质教育的关系。

2.高职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思维主要考察的是事物的整体性特征,从中可以看出高职素质教育,作为一个高等教育的类型,始终发挥着自己的社会功用。在高等学历教育中,高职教育被包含在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中,区别于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但它在全国近80%的高考录取率中完成了40%以上的任务。“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招生计划165032人,理论录取率达到84.75%。本科计划所占百分比为51.78%,比专科计划所占百分比48.22%高出3.5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以高职教育为代表的普通专科在高考录取中已与普通本科教育二分天下,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3.高职素质教育应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致,要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从而表现出动态性的特征。从高职教育的培养过程来看,“2+1”模式已经得到普通认同,即2年的校内学习+1年的企业实践。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高职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时,与培养过程实现无缝对接,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在学生在校的4个学期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动态地调整培养方案。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特点来看,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职素质教育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服务,需要依据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培养内容,动态地调整培养目标。

二、自治区高职院校改进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由过去的“重技能轻素质”逐渐转变为“技能与素质并重”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可见,对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言,“素质”二字在2014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首次出现。并不是说我们之前的职业教育不注重素质培养,而是没有将培养学生素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自治区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内涵,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事实上,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只是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方面,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要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既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又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科学思维,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共处、有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以适应本地区、本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以及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而这恰恰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然结果。因此,需要我们逐渐转变观念,逐步提升高职素质教育的地位,使其与高职专业技能教育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二)调整内容,由过去的“多而繁”逐步做到“少而精”

自治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课程一直以来始终处于数量高位,但并没有对这些课程进行系统整合的思考,犹如一块块不规则地分布在房间各个角落的积木,不仅没有将它们聚拢在一起的意识,更没有将它们搭建成实用而美观的建筑物的想法。因此,应该将传统的课程多、任务重的局面逐渐扭转过来,将提升学生素质的课程进行系统整合,有计划地将其分成素质核心课程、素质能力课程和素质特色课程三大部分。其中素质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掌握的基础性、知识性的素养,包括“两课”、人文素质课程、语言素质课程、心理素质课程和艺术素质课程等;素质能力课程侧重于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为人处事方面的能力,如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文书写作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等;素质特色课程则立足学生学习的专业,开设侧重于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的公共选修课程,如会计电算化专业可开设理财规划方面的课程,动漫设计专业可开设构图设计、美术设计等方面的课程,以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从而将高职素质教育课程由过去的“多而繁”逐渐地转变为“少而精”。

(三)重视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使考核方式多元化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指出,智力不是某一种能力或几种能力的整合,不是传统意义上以逻辑加数理智能为核心的能力,而是相对独立、相互平行的七种智能。因此,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不足全盘否定一个学生。”也就是说,我们传统的闭卷考试、“一卷定高低”的考核方式是不能适应七种智能相对独立、相互平行发展的现状的。目前,自治区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已经低至160分,多数被录取学生的分数集中在200~350分,面对这样的情况,只用一张考卷来评定学生的优劣是不科学的。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在构建考核评价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结构,摒弃“差生”观念,应该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智力优势,例如应该鼓励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多参与演讲比赛、写作竞赛等活动,鼓励逻辑能力强的学生多参与科技竞赛,身体动觉强的学生应该多参加体育活动、运动会等,注重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变革,加入团队协作、创新等非智力因素和参与特长竞赛并获奖等智力因素,使考核评价体系立体化、多元化。可见,在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于自治区高职院校而言更是如此。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应该贯穿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过程的始终,这是作为注重内涵建设、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高职院校的努力方向。良好的素质教育不仅将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而且能够开发学生的意志品质、科学素养和创造潜能,使其成长为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优秀人才。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自治区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与通用能力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NJSC14337。

作者:孟庆新 单位: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