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教媒体促进政治课素质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吸引学生注意
哲学告诉我们,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我们照本宣科、广播知识、枯燥教化,无法激起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的初中学生的兴趣,很难引发他们的深度注意。电教媒体拥有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象化内容,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从视觉、听觉刺激学生的感官,触发他们的想象力、空间感,推动整体综合思维活动的开展。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会学习》第四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谈到有关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的话题,教师抽象的说道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如果结合生动的例子,生动地讲述,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如果通过播放视频,结合解说的形式,把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呈现给学生,那么我们就能轻松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过来,只要稍加点拨,引导他们讨论案例中所折射出来的事理,学生就会真切地领悟到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对于心智成长、素养培育、思想品德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影响。
二、营造特定情境
300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初中学生形象思维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抽象思维,他们对图表、视频、音频等镜像和声音资源特别敏感。如果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就能比较顺利地引领他们进入问题的内核,从而春风化雨般地濡染学生的灵魂世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得处理心理健康、辨别是非、准备预案的能力。七年级上册第六课谈到的有关合作的内容,对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笔者搜集了许多材料,从中筛选出有趣的游戏,利用电教媒体展示给他们。极易受到外界暗示的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游戏的规则和玩法,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例如“枕膝围圆”,即一个人向后倒下,双腿并拢在膝盖处弯曲,作支起状,撑起另外一个人的头部,他的头则枕在另一个人的双膝上,大家共同围成一个圆。我让他们连看了两次视频,随即带领他们分组游戏。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断:师:游戏有趣吗?(齐答“有趣”),大家觉得视频中的伙伴们玩得怎样?(开心),是什么力量使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彼此分享游戏的快乐呢?(合作)请大家也说说自个儿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吧!生1:很快乐,很放松。生2:这个游戏中每一个角色都比较重要,谁也离不开谁,不然都要落到地上,导致游戏失败。生3: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给予别人方便也就是给予自己方便。生4:我有时遇到难题解不开,问问同学,也就很快攻克了,这样不仅少给老师添麻烦,还比较方便,我也给我的同桌讲解他不会的题目。我和我的同桌都觉得,今后要更加密切地合作。师:这就是(学生齐答“合作”)的力量!从这个片段可以看出,设置恰当的情境,就是设置了恰当的体验,促使学生自我领悟,更加有利于学生自身精神世界的重构、合作能力的再强化,这必然能提高政治课素质教育的水平。
三、促进多元碰撞
多元解读日益被大家尊重,合理的解读能够促使学生对现象、事件中的道德、法律和心理问题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刻。我们设置特定的情境或提供丰富的相关资源链接,其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能够启发思维,释放思想,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辩论中实现观点的碰撞,以促进思想品德修养的不断提高。针对七年级上册第十课《假如我是你》中关于“宽容”的话题,笔者曾利用PPT技术制作过一个辩论动画,设计话题为“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之后,我再播放班班通资源库中相关的典型案例。经过这两个过程,学生具备了丰富的感性体验,逐渐有了一些理性体会,从而在交流评价环节,学生就能够尽兴地表达,分享彼此的观点,实施多元评价。当然,我们不能为电教媒体所累,应该为我所用。我们利用该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时,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情,以生为本,巧设问题,有机整合道德、法律、实情(本土、社会、国家真实状况)和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遵从素质教育的规律,讲究实效性。
作者:宋辉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木格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