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现今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社会对于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求也逐渐增高,中等职业学校相比大学生唯一的优势就是要比大学生拥有更长的社会经验,要比同龄大学生步入社会早很多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虽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守门人,应该为学生打下坚定良好的基础,提升语文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对于素质教育存在理解误区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会在不经意间陷入以下几点误区:第一点就是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错误。中职学校的学生很多都拥有着鲜明的个性,所以,在进入中职校园,学校以及教师采取的就是打压政策。一方面是使劲压抑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规规矩矩的学习知识,做一名乖乖听课的好学生。另一方面就是听之任之,学生性格鲜明,教师疏于管理,造成教师在讲台上神采飞扬,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或者做于课堂无关的事情。第二点就是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开发智力,将重心放在开发学生智力,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多一些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开动脑筋就是素质教育了。要知道创造力和智力是两种不同的能力。经研究表明:创造能力强的学生智力就必然会很高,但是智力高的学生创造能力却不一定就很强,也就是说创造能力可以带动学生开发智力,开发智力却并不能提升创造能力。对于素质教育错误理解,是现代教育的误区之一。
(二)学生基础薄弱
一般情况下,中考失利的学生大部分都进入了中等职业学校,所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偏于薄弱。有很多学生甚至都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要求。不仅如此,很多学生进入到职业学校中,本身就对于基础课程存在偏见,认为只要学好技能就好,语文等基础课程并不重要。再加上学校也是倾向于对技能课程的训练,学生对于语文等课程的学习就更不重视了。其实,学好语文能让学生在步入社会时更便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如果与领导谈话都是缺乏逻辑性,磕磕巴巴,那未来的发展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问题的改善
语文的好与坏是人们在学习与工作时的基础,也是现今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在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发展起到强大的作用。在2002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树立了全新的教学目标。大意是:在初中语文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素质,为未来的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一)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并实施
首先,学校要更正教师以及学生对于素质教育的正确理解。其次,中等学校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语文教育思想,把语文以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语文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最美丽的地方就是在于创新,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导学生课程时,应该不断改革,不拘泥于传统的模式以及框架。例如:《琵琶行》篇文章,现代很多人都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来形容女子的害羞,没有看过整首诗的人大部分都会如此认为。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这首诗里面,作者想表达的是女子躲在琵琶后面遮掩自己的伤心。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例子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当学生产生疑问,就会自己去查看整首诗,去了解诗篇的意思,让学生学会质疑,在提升文学能力的同时,侧面的提升学生的探索以及自学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文化造诣普遍偏低,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读书,读好书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文化造诣。古今中外拥有着大量的优秀文化作品,学生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和阅读体会到书中的丰富情感,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阅读书籍并不是一个难熬的过程,而是一个与书中人物精神交流,提升自己文化境界的伊甸园,从而达到在阅读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提升个人素质的目的。有专家对于学习的分析表示:学习并不是学习者在被动中累积的过程,而是一个构建过程,学习者通过对外界信息的筛选,整合、比较来提升自己,而知识是环境与主体互动构建而成的。
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问题未来的改革方向
反思现今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唯有改革才能闯出一条大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应该建立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改革要注重两点,就是职业性和开放性。考虑到现实情况,职业学校的学生在三年后就要步入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不能像普通高中的教师一样要求他们重点学习语文基础教学,如果这样,就会影响到他们未来,这样就违背了当初进入职业中学的初中。因此应该把语文教学和职业教学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更多更好的职业语文课堂教育。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先进一个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要拥有过硬的工作技术能力和对社会变化以及发展的适应能力,还要拥有良好的语文能力和积极地人生观。职业学校应该符合现今的发展,不仅要教会学生的技能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操,帮助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让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光明大路。
作者:周剑芸 单位:重庆财政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