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素质教育教学发展思路(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第一篇:学生素质教育方法研究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通过新颖、直观、多样的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展示个人性才能,让学生主动寻求知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生命、有活力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利用学生的个性优势,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有缺陷、有过失的学生由于常遭冷落,性格孤僻,教师对他们深情一瞥和温柔的一笑,有时会彻底改变他们的一生。然而,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忘记他们是孩子,忘记他们天真烂漫、想象丰富、追求美好的一面。如果我们看到学生蓬勃向上的一面,就不会因课堂没趣而向学生发难,而会扪心自问:我是怎么教的?正是带着这种疑问,我们不断地调节心态,把微笑引入课堂,时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表扬,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让学生的个性风采得到展现。
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他们的“主人翁”心理,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增强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应注意实施鼓励教学,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等以下的学生。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加以指责,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鼓励他们再找出答案。在进行提问时,教师要注意做到因人而异,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则想方设法教给他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他们变苦为巧学。在教学形式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有光荣感、成就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才能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在教学中以“爱”为主旋律
教师通过“爱”的教育、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爱、可信。爱是教育是前提,缺乏爱的教育是缺乏科学性的教育。要想和学生建立真诚的友谊,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爱好,关心他们的生活,从心开始,用心对待。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是爱学生的前提。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体察入微的母亲般的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应当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对学生的行为要进行观察分析。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环境不同、性格千差万别,所以,教师要对每位同学的心理有所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教好每位同学。其次,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自尊心是青少年极为宝贵的心理品质,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降低教育的成效。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不限于爱“才”,而是做到爱“人”。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辱骂和体罚学生。教师要关心爱护信任学生,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从思想上、行为上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一个宽容宽松的空间,使他们健康茁壮成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敞开心扉,用“爱”去感化学生,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认识自己并改正错误。这样,学生自然会把老师当朋友,学得兴趣盎然,信心十足。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得好,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有效的沟通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潜能,使他们都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和了解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知识基础等,做到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富有个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开展工作,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自卑、胆小、有困难的学生,其正如阴影中的草木特别渴望阳光照耀一样,这些学生希望得到老师关注的愿望尤为强烈。“学困生”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上进心不强,教师应采取多种方法,培养他们的上进心,激起学生对授课内容的兴趣。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先进的教学思想引领教学的话,课堂的形式会不断发展,教学资料会得到充实,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得到有效提高,这也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的探究、合作精神。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有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观念,要以“爱”为旋律,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以新的教学观来透视与分析今天的课堂教学,重视加强素质教育,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作者:黄丽娟 单位:河北省隆尧县东良校区
第二篇:素质教育下英语课堂教学思考
素质教育的实施让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不体现出素质教育的内涵。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经过查阅有关资料,我得到了答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由此我在不断思考,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了呢?如何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呢?笔者经过多年的英语教学,积累了一些经验,借此机会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探讨一下。
一、正确认识素质教育
对素质教育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学校和教师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一的基础课程外,通过各种教育方式给予他们能发挥天赋和爱好的空间和时间。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有些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愿意学习,课堂违纪的情况较多,因为几个学生成绩较差,最终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总成绩。即使是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学生在考虑问题时还是会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尤其是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在这种时候,我们不应该抱怨,试想一下,我们的理解力当然是要比学生强很多,而且经过多年的教学已经背得很熟悉了,而学生刚开始学,在理解上一定是要下功夫的。而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我们要做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虽然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所不同,但是如果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主动学习,还担心学生学不会吗?在课堂上适当的分小组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要给每个小组分配具体的任务,让小组之间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或者是阐述对文章的理解等。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讨论,既可以增强学习主动性,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这样比教师的讲解效果要好很多,也能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其实,初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大部分小学都开设有英语课,我们要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更加充实并充满乐趣。
三、在教学中要结合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英语是西方国家的母语,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注意结合西方文化来学习英语。例如,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多是问一些“你吃饭了吗?”“做什么去呢?”等一些寒暄的客套话,而在西方大多数时候用一句“howareyou!”“hi”“hello”,尤其是在初次见面时,更是有着独特的问候语“howdoyoudo!”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教师一定要让学生了解。此外,西方国家的自我中心意识较强,也不希望别人过问自己的私事,即使是出于关心的目的,也会让人误认为是干涉自己的自由。而在中国,关心别人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应该得到提倡,应该受到表扬。西方人在得到赞扬时,会非常高兴,欣然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而在中国,当受到表扬时,人们会表现得非常谦虚,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努力,还要不断地学习、进步。西方国家的人在给别人指出错误时,也是非常直接,而在我国,当别人做错了一件事以后,总是非常含蓄地指出来,有的时候还要花心思去想一想到底是在表扬还是在批评。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有所了解,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有用的知识。总的来说,英语课堂教学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在学习一种语言的时候,也把语言的文化背景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学生既能学好一门语言,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也有很多,要在英语教学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基础,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作者:康丽娜 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
第三篇:化学素质教育教学思路
一、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
化学基础知识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突出观点的教育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深刻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应是教会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真正掌握,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不应全部以解题的技能训练来代替它,防止题海战。教学中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从化学原理及概念入手来讲授,可以从化学的实际应用或者化学的发展史或是化学知识研究的途径出发,再深入至化学原理及概念,以致再分类,解释,做练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化学新知识时学得实际些,理解得深刻些。只有针对不同的概念和知识,将化学的发展史、方法论和人类生活、社会实践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会激发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与自然、偶然与必然、机遇与创新、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深层次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作出积极的响应。也只有把“由旧知识发展成新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才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得“会学”。其次,课堂教学中必须对化学概念和知识予以适度的“强化”,此处的“强化”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应促使学生树立知识是发展的、进化的观点,任何化学概念和知识都不是静止的和僵化的,而应是发展进化的。
三、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质量守恒定律等建立学生的物质观;通过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溶解与结晶等内容树立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通过元素周期律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通过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和烃的衍生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培养学生的联系转化的观点;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中还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古代四大发明就是化学知识的早期运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人创造了“侯氏制碱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等等。将这些德育素材寓于化学教学之中,可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四、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一方面要提高构成思维能力诸要素的能力,例如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等;另一方面要提高思维的品质,例如提高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活跃性、敏捷性、创造性等。化学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化学教育应自始至终贯穿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于 怀疑,善于质疑。有些学生不敢提出问题,有些学生不懂得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因此,要在化学课中进行探究学习,化学教师就必须通过课堂教学,根据教材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打破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迷信,要鼓励学生质疑。
五、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获得比较熟悉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选择演示实验时,应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为前提,以直观、简单、安全、可靠为基本条件,以规范操作为保障,以提高实验技能、养成科学态度、获取化学知识为目的。演示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克服盲目性。要指导学生全面观察,分清主,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将观察与思维联系起来。学生实验和简单实验设计及实验习题是学生实验技能形成很好的途径,学生操作必须规范,严格要求,实验结束要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六、增强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学到《浓硫酸》的计算题时,不妨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以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农村学生可提出如何科学使用化肥,各种不同的化肥对土壤酸碱性有何影响,并用盐类水解知识解释,使学生了解科学种田的重要意义。诸如此类问题,不胜枚举。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作者:范伟荣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第五中学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素质教育研究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更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行业是一个如此关键的而崇高的职业,因此要求教师不仅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而且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传道之人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首先要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教师,除了具备一般的社会道德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完成教学的任务。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迫切需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下面,我就通过自己的一点实践和认识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谈一些肤浅之见。
一、在教学中对学生有爱心
学生是教师劳动的对象,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劳动的成果。没有学生,教师的劳动不可能进行,也就是去教师职业存在的意义。教师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条件,只有爱护学生才能教育学生。爱学生就要爱全体学生,不只是爱成绩优秀的学生,藐视后进生,而要一视同仁。教育的目的是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条件的学生因材施教,发展各种类型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是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从本质上说,每个学生都是等待雕刻的美玉。因此,不要对任何一个学生说“你不行”,不能在意识中列为“朽木”不能置之不理,个不能放弃。教师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上。教学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体现,是实现知识转化的根本途径。因而,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是教师是否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关键。有责任心的教师会在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阅读与教材相关的参考资料,是要讲的内容熟记于心。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讲到理论抽象和枯燥的内容时,设法生动形象地讲给学生努力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在娱乐中接受正确教育。他们在备课可谓是精益求精、胸有成竹。他们尽职尽责,也是学生减负不减质的保证。
二、献身于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的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关心教育事业。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论,指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我们是人民教师,首先要服务于人民,要忠诚与党的教育事业,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自觉遵守《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作为学校教育,我们的对象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良好的“师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摸索经验,努力提高自生素质。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情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重视道德、理想、纪录、法制教育等。还要积极适应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作为人民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这是多么响亮的称号,是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高度赞扬。所以,我们应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事业,以崇高的精神感染人,以实际行动鼓舞人,以榜样的力量带动人。
三、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全部“师德”的关键和核心。我们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使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还要耐心细致的做好学生的思想者治工作,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常言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说明人格感化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书是教师育人的主要手段,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根本宗旨。实施素质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所长、实践能力强,使之成为“四有新人”。教书育人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的重要“师德”。培养人才,关键要看人的素质。在这方面,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用良好的“师德”修养影响学生,要把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育人过程中行为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力求实现二者统一。
四、要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达到育人的目的
作为人民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除了必须以满腔热情对待教育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塑造自身的人格。教师职业道德是高尚的,有其特殊的性质,工作的对象是人,面对众多的人说和做,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挥教师的专长,要在管理上多下工夫,严格管理才能是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收到好的效果。教师的职业是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严师出高徒”,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开拓进取,勤奋务实,做学生的楷模,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真正起到素质教育的点反作用。总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做到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遵循规律,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讲究文明,以身作则。教师具备这些良好的师德修养,就能适应素质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就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和个人才。教师的作用、职业性质、劳动特点不仅要求教师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更要求教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教师的道德修养对一代新人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玉苹 单位:吉林省长岭县三团乡中心校
第五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教学实践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现在的“素质教育”转轨。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非常重要的问题。接下来,我浅谈一下关于这个问题的见解。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教学应更加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自学的能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让学生自学课程时,不要太多和太难,应该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否则就“欲速则不达”,如果学生理解不了学习内容,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厌学,得不偿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代人强调授以学法。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因此,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由开始的“学会”逐步向“会学”发展,要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向“学”转移,使教与学的关系达到和谐与统一。思维是智慧的源泉,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要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小组组员的讨论,来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学能力。通过学生自学,能让学生体验到自学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全面实施现代素质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树立起现代化的教学观念,要以学生为根本,突出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还要注意改变“以样本代替全部”的现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教师就要精心准备,认真备课,要备每一个学生,用心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每个学生都通过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来获取知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和动脑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教学方法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来教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让他们成功的机会,从而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调动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包括“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始终”。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长时间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改变。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一定要注意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和动脑的能力。教学中的各种课内或课外活动都是学生动手的好机会,是锻炼学生理解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新的教学大纲指出:“要充分启发学生动脑想问题的能力,能较完整地叙述出思考问题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开口说话,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说话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说说思考过程、解题步骤、自己的经验、自己的体会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动脑是学生主动思考,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吸收归纳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多为学生创造动脑机会,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进行德育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现代的素质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使他们具备新世纪的现代人的素质。其次,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才能走得更远。教师可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穿插介绍我国古今著名的数学家的光辉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树立雄心壮志,更加勤奋地学习,以后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小学德育教育越是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德育教育的效果就越好。在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虽然灌输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能帮助学生提高辨别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但是如果纯粹地说教,往往会令学生厌烦。所以,教师要通过一些事例来进行德育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要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是关键,牢牢把握住学生是主体,这几点缺一不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新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获得成功的乐趣,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和身体等综合素质,让他们全面发展。
作者:朱丽敏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潘庄镇大万山小学
第六篇:护理素质教育研究
1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的思想
护理系学生进校后先要学习两年多的医学基础课和公共课,仍对护理学的认识不够清楚,处于模糊的状态。授课老师要想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护理学殿堂,第一课非常重要,所以开篇的护理学基础绪论在接下来的护理学学习中有深远影响。授课老师要把护士的形象美表现出来,要简练自然地向学生自我介绍,穿戴整洁的工作服,让护士职业的圣洁感从学生内心油然而生。在以后的教育中和学生沟通交流时,情感上要充满有爱的态度对待,用自己对护理事业的深厚感情来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向往及追求。通过护理学的学习让每位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培养,培养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精神,为病人解决“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要竭尽全力,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创造充满希望、和谐、温馨的环境,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而奋斗。
2专业基础知识和语言沟通能力及技巧都要注重培养
2.1规范学生的着装和操作
为人师表要想说服学生,在工作中就要以身作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有很大影响。如:要求护士化淡妆,首饰和长指甲都不要有,在上课时如果教师浓妆艳抹,戴着耳环项链,在讲述护士对着装的具体要求时说服力就不够了。规范的操作在教师授课时更要注意,假如教师忘了佩戴帽子、口罩,在示教铺床时只是做了一个假动作,这样学生在练习操作时也可能没戴口罩,也说:“假如我现在已戴好口罩”。这就是“身教重语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操作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举手投足都要按真正的护士标准来严格要求,学生的护士职业素质要重点培养。在实验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要做到四轻,展现出学生群体规范的仪表行为。在示教时,教师要有清晰合理的操作程序步骤,要有准确快速的动作,要保持协调优美的姿态,整个操作程序要准、快、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美,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快速掌握整个技术操作。学生对操作的步骤和技巧要熟记于心,对动作和手法要反复练习,教师也要在练习过程中给予指导。也在操作练习中学生能真正体会规范操作在护士工作中的重要。培养学生成为熟练操作、动作准确、行为规范的人才。这样护理学知识和护士职业素质修养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从事护士工作做好了全面的准备。
2.2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能力
护士要想搞好与患者家属或者患者本人的关系,在具有优秀的临床护理技术和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具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这样护士才能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注重用语的科学性,规范自己的言行,进而得到病人的认可信任和配合,把病人战胜疾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样病人身心才有利于达到护理治疗的最佳状态。建议学生交流中多用礼貌语言、多用商量口气。非语言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与有听力或视力等感知觉障碍的病人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细节问题,要注意举手投足和语言沟通的技巧问题,护士职业的准则规范都要严格遵循,在耳濡目染,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
3在日常交往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审美观贯穿于人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活动中,人们把护士美誉为“白衣天使”,这个形象不仅仅是外表美,更重要的是内心美,两者综合体现的。护士职业“白衣天使”的形象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培养。学校的美育教育对护生日后的职业生涯起着重要影响。虽然学校开了《护理美学》及其它一些人文素养课程,但其它护理学课程也是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美育教育渗透在护理学课程中,可以使美育具体和直接的体现。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美和学习护士职业形象的美。所以,这也就要求护理学教师,不仅仅要有美育的理论知识,还要美育修养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给学生如何认识护理专业,怎样面对服务对象,在学习护理知识时美化学生心灵。在示教活动和与病人的交往中培养学生美的语言,从课堂行为、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美的行为,从日常交往和专业行为规范中培养学生美的观念。把这些因素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不断积累,逐步渗透,护生创造和表现审美的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校内的实验操作课程,我们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要摆放整齐所使用过的物品和仪器,要清理干净废弃物,实验室的卫生要保持清洁,把良好的习惯在学校期间养成,这样有利于参加工作后给病人主动创造美的治疗环境。
4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明白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从事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奉献和服务社会,但为了完成这些学习任务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多参加科学的体育锻炼是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途径,在这个基础上其他素质也相伴着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参加晨练、课间活动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的思想,为日后从事护理工作打好基础。总结,护理学教师对护生职业素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护理专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虽有不同,但素质教育体现在在专业教育中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是否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在素质教育中采用的方法。通过护理学素质教育的学习让每位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培养,培养奉献精神和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精神。把学生培养成对护理工作非常热爱、操作技术熟练规范、语言沟通力强、有良好审美和身体素质的护理人才。
作者:刘延峰 单位:延安大学医学院
第七篇:高校管乐团素质教育分析
一、概述
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实践模式。管乐团是高校课外教育的重要组成,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与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一)高校管乐团
管乐团是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管乐依据其投资小、成效快、演奏曲目广泛的特点成为最适宜高校音乐特长培养与音乐基础教育的乐器之一,而管乐团是管乐学习者与爱好者展示、排练、提升的重要平台,也是管乐传播与推广的重要方式。管乐团根据其性质、人数、建制可形成多样化的发展方向与展现形式,近年来在高校中得以广泛的发展,并在实践与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而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2014年教育部指出要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其中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项艺术特长,通过其艺术素养的建立与培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管乐团对高校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高校教育角度出发,管乐团在思想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对高校教育的综合性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管乐团是高校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
美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是通过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一方面通过学习、排练、演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另一方面,通过以情感人、潜移默化的形式实现管乐团成员的情感教育与广大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此外,管乐团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对高校各年级、各专业、各年龄的学生均有影响,是素质教育教学目的实现的重要体现。
(二)管乐团是高校思想教育的辅助渠道
高校管乐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组织,在校园中与社会中具有较多的演出机会,演出多以义演、慰问演出为体现。这是高校学生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们接触社会、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机会,是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与高校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素质教育机制相吻合。实践证明,管乐团活动对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正义感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对高校思想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管乐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重点指出,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建设大学生艺术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与其它社团相比,管乐团具有培养学生技能、丰富知识构成、促进协作意识、提高艺术素养等多重作用与优势,是德育、美育、智育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活力与生机的新生力量,是实现校园文化的融合的载体。
三、管乐团对高校学生素质的促进作用
从学生培养角度出发,管乐团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审美能力、沟通能力、协作意识均有帮助,同时对学生自我教育与突破创新进行引导,为学生的能力结构的优化与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高校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个体的探索和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引导和激发。管乐团是由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个体组成,最终实现个人能力提高与团队水平提升的目的,是以兴趣为引导,以促进为途径的自我教育过程。此外,管乐团的训练与活动对学生的信心建立、个性塑造、自我认识均具有促进作用。
(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审美能力
管乐团是一个学生感受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平台,通过从听觉上感受旋律的优美,进而深层次从作品文化、背景方面理解音乐、启发思想,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审美感知的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局限于管乐团成员,同时也能够传递给管乐团表演的每一个观众。此外,作为一项艺术特长,管乐队丰富学生专业技能、优化能力结构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写作意识与沟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管乐团活动的开展是学生学习化被动为主动的过程,经费的募集、场地的协调、活动的指挥、排练的磨合、演出的配合,管乐团活动的各个环节均是对学生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的考验,也是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管乐团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沟通与协作的方式,也能收获团队力量的成果,对学生集体精神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实践证明,管乐团对高校教育的推进与学生能力的培养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时期,更要发挥好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在现阶段高校管乐团已有一定的经验和基础之上,应努力完善和优化管乐团的管理与推广,通过校方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推进管乐团的规范化形成于整体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使管乐团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真正得以发挥。
作者:韩伟 单位:集美大学音乐学院
第八篇: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功能研究
21世纪当中,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在大学阶段打好扎实的基础,对于其未来发展做好铺垫。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的音乐教学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作为人类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大学音乐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审美,同时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能力。另外,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之上,也是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两个方面的功能,以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功能
音乐的教育功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大学培养人才所使用。随着国家历史的更替和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音乐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一)大学音乐欣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人类的精神状态和水平高度将决定着他们具体的精神世界状况。而在一个国家之内,国民的人文素养更是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繁荣富强。因此,在进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时,就可以将其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和价值取向。
(二)音乐的欣赏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同时还能够达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生活状态更为自由。面对社会和环境中的各种诱惑,完全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然而,音乐能够让学生在意识的感官系统协助下,完成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和鉴赏,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乐感和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所塑造的优雅氛围当中,学生的心灵也必然能够得到一定的净化。
(三)音乐的欣赏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音乐教育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道德教化功能。这种教化的方面不仅仅只是体现在音乐的审美层面之上,还体现在能够让学生通过听觉系统享受愉悦的情怀。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大学音乐欣赏教育的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考量因素。而音乐教学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大学音乐的素质教育功能更是成为重要的提升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依然处于积极的探索阶段,并且,音乐教学依然没有被放到等同于文化课程教学位置。另外,我国大学音乐教学的基础比较薄弱,使得我国的大学音乐教学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的问题,而这也成为阻碍大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瓶颈问题。在我国的大学音乐教学当中,其欣赏教育功能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不足。
(一)音乐课程设置与学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是一个国土辽阔的国家,并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有一些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客观限制,造成了这些地区之内的个别大学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音乐课程的设置。即便是对于设置音乐课程的大学来讲,其间的课程时长或者教育偏好上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就会造成我国大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二)音乐课程时间不够规范,教材建设情况也不是非常理想。在目前的大学音乐教学当中,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成型的教材,但是却没有形成统一性。这样的差异性必定会给音乐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大学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不高。教师是学生最为直接的影响者,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直接因素。而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大学,为了降低教学的成本,会任用一批非专业的音乐教师任职,这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障碍。
(四)教学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学校教学设施投入的比例问题,很多大学都选择偏好于文化课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样一来,就会存在很多大学内部的音乐设施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这也会造成学生音乐欣赏教育提升的瓶颈问题。
(五)大学音乐管理教育机构建设不健全。在我国的相关条例当中有着规定,艺术教育管理教育机构是强化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很多大学中都没有相应管理机构。而没有这种专门性的管理机构,会造成音乐教学处于无秩序的状态,给学生的选择造成障碍。另外,在没有专门性管理机构的带领之下,艺术相关的其他部门会形成各自为政的状态,这会造成音乐教学资源的巨大浪费。
(六)国家相关部门没有形成必要的统一协调工作。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模式当中,很多大学的教学重点依然是偏向于文化课程。而国家艺术管理部门又没有形成必要的协调统一,这必定会造成高校在资源利用上的混乱状态,也无法形成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上的充分利用,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来讲具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改革建议
在进行大学音乐欣赏教育改革进行之时,主要改革的方向有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音乐教育的领导机制建设。学校科学的领导机制改革才能够形成大学音乐教育的正确领导方向。而大学音乐教学一旦具备了方向性之后,其后续工作的建设才能够步入正轨,并能够完成各种有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这对于大学音乐教育的资源的综合利用来讲,对达到提升大学音乐教学水平的作用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完成大学音乐教育学科的合理规划和建设。大学音乐教学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建设能够充分的整合校内的所有有利资源,这不仅是音乐教学资源的有效节约,同时还完成了音乐教学水平的巨大提升。
(三)按照相关规定,完成大学音乐欣赏课程的修订和完善,并能够对音乐教材实现有效的价值提升。教材是音乐教学最为根本的依据,学生能够拥有科学的教材,是他们能够打下良好音乐学习基础的前提条件。而且,规范化的课程标准———以审美角度规范音乐教学,能够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基础理论有一个更加具体的认识,并且还能够掌握到基本的音乐欣赏的途径和方法。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建设。学生的最为直接的模仿对象就是教师。换句话说,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对于学生将来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和强化工作,这也是实现大学音乐欣赏教育功能的重要措施。
(五)加强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管理工作。在我国的体制之下,国家本身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我国这种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地位比较深厚的国家,权威机构的管理和协调,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转变大学教学意识上的偏差。同时,国家艺术部门的管理和协调,还能够保证大学积极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的提升音乐欣赏能力来讲具有深远的意义。
(六)传承我国古代优秀的音乐欣赏教育实践,并能够积极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我国是一个拥有音乐悠久发展历史的国家。这种厚重的历史意义,对于现阶段大学音乐欣赏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在大学音乐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积极引进高雅的音乐,以帮助学生祛除不良的思想,而以音乐的高尚情怀净化学生的思想,最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在大学音乐的教学当中,必须突出音乐欣赏教育功能中的道德教化作用。另外,还应当积极西区西方发达国家在音乐教学中的大胆突破。在提升我国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功能改革时,就应当以宽广的胸怀汲取西方国家的优秀成分。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的政治和经济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由此也推动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而音乐作为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更是以全新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且,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教育功能也被逐步的重视起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功能。综合来看,虽然我国的大学音乐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只要能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能够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音乐欣赏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功能,从而实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以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承担应有的责任。
作者:王利平 单位: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