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警察职业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警察职业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现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警察职业学院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其包含“人文底蕴”、“人文才艺”和“人文情怀”三部分。目前,警察职业学院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人文课程单一,人文课程科目少,课程量不足;其次是课程建设没有形成完备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再就是师资力量薄弱。针对以上问题,警察类职业学院可以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完善师资梯队建设几个方面来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警院;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对策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其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养成、文化修养、审美品质、创新思维和人文情怀的提升与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警察类职业学院来说,人文素质教育更不应弱化,因为警察类院校培养是未来的国家公务人员,从事执法岗位的警察,这就需要人才培养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警务能力,更要重视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受功利主义的影响,目前警察类职业学院普遍存在着重技能、轻素质,重视专业课的设置与教学,而轻视人文基础课程建设的实用主义倾向。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警校生的人文素养成为警察类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的紧迫课题和任务。

一人文素养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从古今中外对人文概念的阐述来看,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人的个性发展与自由等等。人文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内在的人性、人道、人情和修养;二是指培养、完善人性、人情、人道、修养的方式与手段。从操作层面看又具体上分为“人文底蕴”、“人文才艺”(技能)和“人文情怀”三部分。“人文底蕴”以文、史、哲为基础,以道德伦理、心理和审美为枢纽,以人生观、宇宙观和价值观为基本表现形式,注重理论提升和教养的融会贯通;“人文才艺”表现为在写作、音乐、绘画、书法、演讲、摄影、影视、交际、沟通等方面所展示出的才华技能,意在倡导人文精神生活化;“人文情怀”包括传统文化中人文情怀重要范畴:重生、责任、仁爱、崇慧、贵和、宽容、诚信、集体、视野、性情、胸襟等几个方面,是应当领会并付诸实践的精神范式。

二警察类职业学院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警察类职业学院的毕业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以政治思想觉悟高、服从意识强、适应环境迅速等优秀品质而受行业的充分肯定。但也存在着思想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弱、人文才艺欠缺、人文情怀淡薄、自我定位模糊等问题,明显地表现出人生规划能力与职业发展后劲的不足,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社会发展潜力和合理科学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当然,问题的存在应该具有内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个人原因在此毋庸赘述。本文认为,从学校层面看,警院在人文课程设置与教学、学生学习与生活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存在着问题。

(一)人文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1、人文课程科目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时严重不足。除了国家规定的“两课”外,其他的人文课得不到学院与系部的重视。虽然教育部发文要求大学都需要开设《大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等公共人文课程,但事实上,各系只重视专业课的建设和对学生警务技能的培养,认为人文基础课时可有可无的,没有实际用处。人文课基本都是公共选修课,时间放在下午或晚上,而且课时上也得不到保证,有的课甚至沦为专业课的替代课,课程设置不足时起补充作用。从师资上看,人文公共课外聘老师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效果不佳;以我院为例,目前“四系”普遍开设的人文课有《口才实训》和《应用写作》(刑司系和法律系各个专业、安防系和信管系个别专业开设),但这两门课主要还是应用实践课,应用写作主要是公文写作的教学,偏重公文的格式和规范,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起不到应有的作用。2、没有形成完备的人文素养课程体系。警察类职业院校的专业技能教育体系设置比较合理完善,尤其在前几年建设“示范型”职业院校目标的引领下,警务技能课程体系秉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更加注重体系上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相比较而言,“人文素质教育还没有纳入学校教育的整体规划,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列入学生培养目标,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渗透进专业教育内容”。[1]从学院层面到各个系和专业,普遍存在着对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资金投入偏少,也没有在顶层设计上把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列入到警察院校整体建设的谋划中,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人文基础部门和承担人文课程的教师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和专业无关。有些选修课长期沦为专业课的候补或临时替代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3、相应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目前,警察类职业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存在着年龄、职称与专业知识结构等不合理的突出问题。据调查,大多数警院承担人文基础课的教师年龄结构上存在着老化现象,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师资梯队。由于警察类院校属于行业办学,按公务员体制管理,根据“凡进必考”的原则,师资的引进被体制所限制。在人事安排方面,与普通院校相比较,警察类职业院校承担了很多军转干部、复员军人的安置任务。由于强调警务化特色,大量后勤管理、教官、教辅等行政人员挤占了教师编制,使警院的行政人员与教师比呈现出颠倒的趋势。就是有限的师资在知识结构方面也跟不上形势的要求,担任人文素质课的教师基本是中文系毕业,因此,比如公共关系、礼仪、书法、音乐、绘画等艺术类专业要求比较高的人文课就难以胜任。可以说,师资力量的薄弱是制约人文课程教学与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学生生活与管理方面

1、在学生日常管理方面欠缺人文性的文化传输。日常管理实际上也是大学人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队长、学管、生活指导老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形成大学基本的互动互化单元场域,因此学管干部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化的管理理念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文性成长。事实上警院重点强化警务化管理,过分强调学生的政治纪律和军事素质,生硬的管理理念中长时间缺乏柔性的人文情怀,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具有不利的影响。2、学生与社会互动不够。警察类职业学院的学生社会执勤很多,但大都是站岗巡逻,并没有深入到社会和实践现场中与社会进行无缝对接。业余时间也基本在学校训练,自由支配的时间很有限。其次学院、系部组织的各种实习和见习活动也只限于监狱、派出所、法院等行业特别明确的单位,对开拓学生视野,扩大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显然是不够的。3、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方面“警务化”气息占据优势,对人文氛围的形成造成了冲击。警察类职业学院专业课多,训练强度大,有限的业余时间在应付各种作业,学生自习时间参加活动需要向队长请假,所以文化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学生的社团活动流于形式化或功利化,由于体制的原因,警察类院校的激励机制与普通高校的差异非常明显,因此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热情也受到影响。学院及各系组织的针对学生的各种报告和讲座明显减少。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公务员考试和文凭考试的压力,学生学习也陷入了功利化的境地,对考试之外的很多有益于提高自我修养的业余活动产生不了兴趣,这对校园人文素质的教育和渗透起了阻碍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一)重视人文课程建设,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作为培养适合现代社会发展和需求的既有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具备人性化等人文素养的执法者,警察类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警察类职业院校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在着重培养学生警务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应地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1、设立人文教育总体目标,围绕其建立学科课程体系。课程的开设要体现学科的交叉、渗透,防止学科化倾向。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议选开中西文化比较、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基础写作、法律逻辑、口才训练、美学基础、中外科技史、哲学经典选读、社会学、公共关系、现代社交与礼仪、心理与健康、影视欣赏、书法、音乐、美术等人文艺术课程。建议文化与文学课作为全院公共必修课。人文素质学科课程体系由众多学科群组成,学科群包含若干学科和专业。根据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各学科的内容范畴,设计出几大课程模块,每个模块都有相对应的素质目标和核心课程。各模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互相衔接,在整体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结构系统。2、构建合理科学的活动类课程体系。根据警察类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开设具有警院特色的活动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人文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学生课余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所以,活动类课程是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富有人文内涵的各类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公共素养、规范意识和自律精神的培养。”[2]人文活动类课程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学术讲座和各类读书报告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学院、系部和各职能部门都要承担相应的讲座任务,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学分或其他形式的鼓励。如“经典阅读”、“易经与人生”、“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人文与艺术”等一系列的主题集中、形式开放的研讨活动,为提升校园文化气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开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设立指导教师,设置各种文化艺术节日,比如“大学生艺术节”、“书画节”、“警院戏剧节”、“读书周”等等。学院、各系部、各职能部门积极举办人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警务才艺比拼、演讲与辩论赛、书画摄影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首先重视教材建设,选用教材要注重贴近警院人才培养和学生实际,并且编制好配套讲义和参考资料。在充分调研和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内优秀教材的经验,编写出适合警察类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课程教材。其次,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形式多样,根据警院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和基础,结合他们的特长来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灌输模式,采用案例、情景再现、角色扮演、对话辩论、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师自身素养对学生的影响和渗透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人格。再次,开发网络课程,重视网络课堂对学生人文教育的效果;构建网络环境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网络信息,在线互动,扩展学生的文化知识,传播正能量。

(三)加强师资建设

加强课程团队建设是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实施的关键点。要尽快形成合理的教师人才梯队,使教师的年龄、知识和性别结构科学化合理化。警察类职业学院解决师资问题,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培训、参加学术会议、访问学者等形式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能力。二是不拘一格引进年轻而富有活力、具有科研和教学创造力的青年教师。三是把学管干部纳入到人文教师行列来。建设长期而行之有效的导师制度,动员全院力量,建立考核制度,给予一定的学时保障。四是在科研上鼓励教师进行人文课程改革和人文理论研究,加大考核分数和资金支持力度。

(四)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包括行业顶岗实习、暑期见习、重大活动执勤、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如利用暑期去监狱、戒毒所、派出所、法院、司法所等单位实习;去监狱、戒毒所为改造对象和失足人员进行慰问演出;帮扶弱势群体,随时为需要者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关心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和教育,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等等活动。校外实践活动需要学院各级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教师带队,实习单位有行业指导教师,实践活动中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校外、行业指导专家定期来校互动,以期达到学生与社会互通互融。总之,校内与校外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扩展视野、深入了解现代社会和磨练意志品质的同时,增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并逐渐树立起奉献社会的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贲礼进.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99-102.

[2]李明高.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06-410.

作者:魏庆培 单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