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铁岭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以2011年为现状水平年,根据铁岭县区域水资源、区域地下水状况、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地下水超采;水资源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潜力;存在的问题
1概述
铁岭县位于辽宁省北部,东部与抚顺市清原县接壤,南部与沈阳市沈北新区隔万泉河相望,西连法库县、调兵山市,北邻开原市。铁岭县区域总面积2237km2。境内地形特点是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该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和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寒冷干燥;夏季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潮湿高温,雨量集中。多年平均气温7.2℃,7月份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3.7℃;1月份最低,月平均气温-13.1℃;作物生育期平均气温16.9℃。流经铁岭县的主要河流有辽河、柴河、凡河、王河、长沟河、西小河、万泉河、横道河等,季节性较强。
2区域水资源状况
铁岭县地处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以2011年为现状水平年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1956~2000年系列评价成果表明: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712.4mm;水资源总量4.98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15亿m3、地下水资源量2.49亿m3,重复计算量1.66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1.94亿m3。
2.1区域水资源赋存状况
铁岭县境内以102国道为界,东部为低山丘陵地带,西部为辽河冲积平原。区内地下水的主要富水区位于辽河沿岸阶地平原及支流冲洪积平原。第四系含水层平均厚度25m,主要沉积物为细砂、粗砂及砾卵石,河流常年不断流是地下水很好的补给源。地下水赋水条件中等区广泛分布于东部山丘区各河流的小型山间河谷平原,第四系含水层厚度一般8~15m,主要沉积物为砂及砂砾石碎石层,位于凡河、柴河的支流附近,河流季节性较强。
2.2区域水资源用水指标状况
根据《辽宁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成果,铁岭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276m3/人;人均用水量591m3/人,高于同期铁岭市375m3/人、辽宁省340m3/人、全国438m3/人;万元生产总值取水量103m3/万元,低于同期铁岭市262m3/万元、全国281m3/万元、辽宁省130m3/万元;农村居民生活人均用水量56L/人•d、工业万元增加值用水量53m3/万元,与同期辽宁省、铁岭市用水指标相当;铁岭县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135m3/hm2;亩均灌溉用水量为4770m3/hm2,低于同期铁岭市7125m3/hm2、辽宁省7170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0.579,略高于铁岭市0.558、辽宁省0.566。
2.3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铁岭县近10年地下水开采利用情况如表1,地下水开采分析利用如图1。2003~2006年地下水开采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其原因主要是农田灌溉用水量增加,大水漫灌浪费水资源,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相应其他用水量基本维持不变,在灌溉面积不减的基础上,农田灌溉用水量减少;2006年以后总取用地下水量随之下降;2010年与前后两年对比地下水开采量增加,主要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用水量增加导致其开采量变大。纵观铁岭县近10年地下水开采量呈递减趋势.
2.4区域性水害状况
铁岭县境内西部地区旱灾频繁,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且大多数年份为春旱。据资料记载,从1935~1980年,干旱年份为28个;1960~1980年的21年中,有16年发生春旱。尤其是1997年以来连续发生的5年干旱,是建国以来和有资料记载以来最为严重,其特点是时间长,范围广,持续高温少雨,并多次出现大风扬沙天气。项目区内现状灌溉面积为水稻、蔬菜、瓜果苗木等设施农业,大田粮食作物没有灌溉,旱灾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根据历年播种期及出苗期干旱指数情况分析、历年铁岭县旱情情况汇报材料、铁岭县近10年旱灾资料整编统计分析,本地区春旱经常发生,影响粮食产量,采取管灌节水灌溉措施非常必要的。
3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1供水工程现状
铁岭县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主要以自流引水灌区、提水灌区和井灌区为主,在工程运行管理责任制方面,主要有县水利局直属的灌区管理处(所),乡、镇水利站,村组管理,个人承包管理等多种形式。3.1.1蓄水工程铁岭县现有大(Ⅱ)型水库1座,小型水库17座,总蓄水量4390万m3;塘坝48座,方塘45座。小型水库、方塘、塘坝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大(Ⅱ)型榛子岭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已经完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小型水库通过近几年的除险加固完好率达60%,方塘、塘坝完好率达38%。3.1.2引(提)水工程铁岭县现有小型提水及水库灌区18处,小型自流引水工程12处,机电井6600眼,其中配套电井1100眼,小型机井5500眼。其中农田水利工程主要以凡河和柴河两个中型灌区及平顶堡、长沟沿、八天地、珠尔山、双井子、催阵堡等10余个小型灌区及排水系统为主。小型提水灌区、机电井及排水站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区;两座中型灌区主要控制乡镇分别为大甸子镇、李千户乡、龙山乡及凡河镇、腰堡镇;机电井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平原区,配套机电井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小型机井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小型提水灌区完好率达52%,机电井完好率达55%。3.1.3排涝工程铁岭县现有排水泵站37座,总装机8160kW,机排面积330万hm2,排水干渠总长185km。3.1.4田间工程铁岭县现有配套桥涵闸8900座,兼有果菜生产、草坪种植等灌溉需用的喷灌、滴灌设施,但田间配套桥涵闸完好率只有30%。
3.2供水量
根据《铁岭市水资源公报》,铁岭县现状年总供水量23123万m3,按照供水工程分类:蓄水工程供水量9916万m3,提水工程供水量910万m3,水井工程供水量1.23亿m3。按照供水水源性质分类:地表水供水量1.08亿m3,地下水供水量1.23亿m3。铁岭市区现状年总供水量4262万m3,按照供水工程分类:蓄水工程供水量577万m3,引水工程供水量476万m3,水井工程供水量3209万m3。按照供水水源性质分类:地表水供水量1053万m3,地下水供水量3209万m3。
3.3用水量
根据2011年用水量调查资料统计,铁岭县2011年总用水量2.31亿m3,其中工业用水量2322万m3,农田灌溉需水量1.83亿m3,林牧渔业130万m3,生活用水量729万m3,牲畜水量1681万m3。3.4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根据辽宁省第二次水资源评价1956~2000年系列评价成果及《2011年铁岭市水资源公报》,铁岭县水资源总量4.98亿m3,总供水量2.31亿m3,开发率46.4%;地表水供水量1.08亿m3,水资源量4.15万m3,开发率26.1%;浅层地下水开采量1.23万m3,可开采量1.94亿m3,开发率63.3%,尚有一定开发潜力。2011年铁岭县总用水量2.31亿m3,总耗水量1.77亿m3,耗水率76.6%。3.5与三条红线的适应性铁岭县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2.63亿m3,其中地表水控制指标为1.1亿m3,地下水控制指标为1.43亿m3;现状年(2011年)铁岭县总用水量2.31亿m3,其中地表水总用水量为1.08亿m3,地下水总用水量1.23亿m3,距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相差分别为174万m3和2003万m3,地表水总用水量已接近红线,地下水总用水量则还有一定余量。铁岭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指标为0.558,现状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79,现状年水利用系数略高于用水效率红线,但也大大低于管灌设计有效利用系数0.85,通过制定节水措施方案,保证节水设施等措施,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4存在的问题
4.1灌排基础设施薄弱,支撑粮食生产能力低
铁岭县农村水利工程大多运行时间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灌排基础设施薄弱,小型水库通过近几年的除险加固完好率达到60%,方塘、塘坝完好率达38%,小型提水灌区完好率达52%,机电井完好率达55%,支撑粮食生产能力偏低。
4.2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低,高效节水灌溉比例小
科学浇灌和节水浇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利用率不高,节水灌溉设施的应用和实际发挥的效益不显著。
4.3投入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分散
国家及省水利部门通过优质水稻生产节水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项目对铁岭县的投资,提高了工程所在项目区地块的灌溉水利用系数,但铁岭县水利设施大部分为20世纪60~70年代建设,破损严重,市县没有能力提供大量资金进行维护,投资严重不足,投资渠道分散。
4.4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运行管理机制不灵活
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管理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法制观念淡薄,使灌区计划用水、水量统一调配、水费计收、依法保护工程等正常的灌溉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造成渠道严重淤积和建筑物的损坏。
4.5节水技术创新不足,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
供水管网不配套,管理水平低,节水意识淡薄,不利于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铁岭县节水建设仍然滞后,大部分旱田靠天吃饭,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低,灌溉方式使用大水漫灌,用水粗放,造成水资源浪费;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各乡镇的水利站(所),直接承担着农村水利规划、建设、管理和执法等重任。且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5结语
(1)铁岭县地下水开采量呈逐渐递减趋势,地表水总用水量已经十分接近红线,地下水总用水量还有一定余量。(2)通过制定严格节水方案,保证节水设施正常运行,同时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创新管理体制和技术水平,该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3)铁岭县春旱经常发生,影响粮食产量,采取节水灌溉措施是非常必要的。(4)进一步争取投入,完善现有水利工程设施,提高生产能力,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尉成海.辽宁省水资源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王殿武.现代水文水资源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王兵.铁岭市水资源公报(2011-2012年度)[R].2012.
[4]辽宁省水文总站.辽宁省地表水资源[R].1984.
作者:宋兴治 单位:辽宁省铁岭水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