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特殊教育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特殊教育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特殊教育学校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有其特殊性,因为它主要是对残障学生进行教育的学校。体育也是对特殊学生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搞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成为广大从事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指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探讨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的残疾人教育事业提供发展方向。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

当前特殊学校的教师很多是普通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特殊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后也没有机会进行相关的培训,这就使得很多体育教师无法了解残障学生的需求,从而导致制定出的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方法,极大可能脱离残障学生的实际。甚至有的特殊教育学校没有体育专业教师,而是由其他任课教师代替。

(二)课程标准教材不完善,学校采用的教材水平差异大

由于各特殊教育学校在选择体育教材时不尽相同,有的学校选择的是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有的学校选用的是发展较为完善的其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材,有的学校是自主研发的适合本学校特色的教材,由于各类教材的水平参差不齐,体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也有很大差异。而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接受学校教育时更需要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训练,这就对教材水平的要求更高,如果教材设置不科学不完善的话,则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三)教学形式僵化,教学内容单一

虽然特殊教育学校大都设置了体育课程,但是由于目前很多学校采用大班额教学,学生人数较多,而且残障学生的个体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再加上教材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比较单一,因此很多体育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僵化、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就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虽然有个别学校也编写了适合特殊学生发展的训练预案,但是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如果教师本身存在惰性或缺乏专业的实施技能,则会导致编写的教案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再加上部分教师对特殊学生的体育成绩评价存在随意性、家校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使得体育教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和调查,下面提出特殊教育学校实施体育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强身健体性原则

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身心缺陷,这些身心方面的障碍影响了他们身体技能的协调活动,对特殊学生实施体育训练的目的就是使他们能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锻炼自身的身体机能,为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状况,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强身健体性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训练强度,以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防止强度过小达不到健身的要求,更要避免强度过大对学生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益智性原则

我国特殊教育的群体一般分为三类:听力障碍、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这些残障学生由于长时间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也会造成一定的阻碍。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坚持益智性原则,充分利用体育教学中生生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合作、互助等团结协作能力,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心智基础。

(三)趣味性原则

残障学生由于不同程度的存在身体或者心理障碍,他们更需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要遵循趣味性原则,让学生在锻炼身体技能获得健康体魄的同时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通过体育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自觉主动地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进而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

(四)安全性原则

任何体育运动都存在危险,虽然各级各类学校对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由于特殊教育面对的是存在身心障碍的学生,对于安全性的要求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贯彻安全性原则,在选择活动场地时消除安全隐患,教师对学生要尽到保护的义务,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通过严格的纪律保障体育活动顺利开展。

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

(一)政府加大力度,创造良好的体育教育环境

充足的体育教育经费和完善的体育硬件设施是顺利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保障。一般来说,普通学校的常规体育器材并不适合特殊学生的使用,而定制的器材往往价格较高,这就限制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宽阔、完善的体育场地,种类繁多的体育器材和康复器械是吸引特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为此,相关部门要从政策和经济上给予特殊教育学校强大的支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条件,关心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的生活。可以通过报纸、电台、网络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加强宣传,充分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和提倡社会各界对于特殊教育的参与支持。

(二)建设高素质的特殊体育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对于提升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面对的是特殊学生,需要采用特殊的教学手段,完成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学目标,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的体育教育理论,还需要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如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学、病理学、康复知识、手语、盲文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特殊教育的需要,达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效果。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要鼓励并支持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专业技能;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观看残疾人比赛,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培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

(三)分析掌握残障学生的身心特征

了解与掌握特殊学生的身心特征是开展好体育教学的前提。特殊教育的对象是听觉、视觉、智力、肢体、心理等方面发展有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与普通学生存在很大差距。不同的身体缺陷影响了残障学生个体健康的发展,他们在身体平衡能力、运动协调能力、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上都可能存在一定困难。而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和形式是身体活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在设计和开展体育活动前,一定要了解残障学生的这些特点,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在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使残障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获得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四)教学多样化,培养残障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残障学生主动参加体育互动的前提。只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视觉感知、听觉感知、触觉感知、本体感知等,激发残障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育目标,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其次,根据特殊学生的身体状况、认知程度和能力实行差异性、个别化的指导。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强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简化内容形式或者降低难度,使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理解所学,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兴趣。最后,直观手段的补偿与综合运用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是最主要的体育教学方法。例如,针对视力有障碍的学生,可以采用听觉和触觉的方式,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其获得直观的信息;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可以通过形象地视觉和肢体动作的演示,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这样使每个学生会都能获得体育活动体验,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和意识。

(五)开展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是指让残障学生融入普通班进行学习,使之接受高质量的普通教育,旨在健全人格,习得社会的规律和法则,获得自立与自理能力。一方面,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适应于普通学生和残障学生共同参加的体育比赛或者运动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残障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培养残障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大型的体育竞赛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为他们日后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作为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要正确认识特殊体育教学的特点,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特殊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姜静,郭飙.浅析特殊教育战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内江科技,2009(5).

[2]何敏学,王佳.辽宁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3]何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J].体育学刊,2007(5).

[4]张秀玲,魏剑波.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研究现状综述[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1).

作者:张万和 单位:甘肃省岷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