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团体操编训实践及团队构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团体操编训实践及团队构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团体操编训实践及团队构建

摘要: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结合的集体表演运动项目,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开展。该文从实践层面总结团体操创编与训练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编训路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团队角色理论,提出明确领导职责、明确成员角色、角色转换是团体操团队构建的三要素,为推动团体操团队建设提供见解,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和体育艺术表演团队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团体操创编训练团队构建

团体操是一项体育与艺术结合的集体表演运动项目,它以体操类动作为主,涵盖多种多样的文艺表演形式,是体育表演运动项目中同台参演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在身体技能基础上,以队形、图案变化为主导的团体操运动实际上包含了认知、情感、交往等一系列活动。以“团体操”“编训实践”“团队构建”为关键词检索CNKI(中国知网收录)2008—2020年的文献,查阅核心期刊论文47余篇,博士论文3篇。通过梳理发现,我国团体操的科研论文主要有以下5个研究层面,即文化阐释层面、编导技法层面、艺术装饰层面、辅助技术层面、发展层面。该文通过从实践层面总结团体操创编与训练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编训路径。在此基础上,根据团队角色理论,提出明确领导职责、明确成员角色、角色转换是团体操团队构建的三要素,为推动团体操团队建设提供见解,为青少年社会化过程和体育艺术表演团队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1团体操的创编

1.1明确主题

宏观把握团体操的整体,校园文化结合时事政治来构思作品内容,寻找适合的题材且融入当下流行元素,最后的整合归纳需要理性思维的支撑。前期创作阶段可进行发散性思维,真正的排练阶段不可以随意发散调整,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和排斥,引发畏难情绪,从而影响排练的进度及最后表演的效果。1.2构思推演由主题明确整体基调,选定音乐,教师可把构思的整体场景和氛围逐渐具体化,将其演变成单个动作,并逐渐形成动作组合;在动作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道具,再进行队形、图案变化。这对教师的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让教师在试错中获得成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用计算机三维动画将整体效果展示出来,提前预演效果,提高编排效率。

2团体操组织与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训练路径探析

2.1团体操组织与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团体操参演人员众多,其人数少至几百人,多达成千上万人,且来自不同学院和班级,排练时间的统一有一定难度。参演人员的运动基础和艺术素养基础较为薄弱,参差不齐。团体操表演集体配合需要高度统一,个人动作简单,但是动作重复做会使表演者产生心理疲劳。另外,如果有人缺席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参演人数众多,工程量大,这对教师的统筹规划能力、大局观思想意识及专业素养有很高的要求[1]。

2.2团体操训练路径探析

团体操表演人数众多,运动和艺术素养较弱,且参差不齐,只有难度适宜,才能使表演的效果很好地展现出来[1]。难度主要体现在集体动作的配合、队列队形及图案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不必设计复杂的个人动作。根据以往训练经验,难度适宜的团体操创编可以减少训练中不得已的改动。团体操创编的核心是闪光点要突出。明确其队形、图案及动作是表现主题思想的基本路径,且能为主题服务。音乐也要紧扣主题,选择观众耳熟能详的旋律能够引起共鸣,如若过于强调艺术境界、过度高雅小众化,则可能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音乐可以是几首歌曲剪辑而成的,这对编创人员的音乐剪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有关团体操训练方面,无关大局的地方无需尽善尽美。因其人数众多、牵涉面广,所以只要总体突出亮点就是成功的表演。有时近看不整齐的队形,远看却会觉得气势恢宏。根据以往经验总结,在实际排练过程中出现突发奇想的内容往往是不够成熟的,结果很可能是改变之后发现不如人意,或者还不如原来的方案;如果坚持一定要改动,必须遵循删繁就简的原则,确保改动是往更简单、更好的方向发展,不会使学生有反感,才能利于提高训练效率。

3团队角色理论内涵

“角色”一词出自戏剧,指代演员扮演剧中的人物;贝尔宾博士对团队角色的定义为“个体在群体内的行为、贡献以及人际活动的倾向性”[2]。该理论认为,高效率的团队,需要各个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需要每个人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激发各个成员的潜力,在优势上进行互补,从而提升团队协调能力,最终促进团队发展。

3.1团体操团队角色构成

正如贝尔宾博士所言:“一个团队是一群被他人所理解的团队角色的个人”[2]。参演者是团体操团队的核心与主体,以参演学生为基础,向外辐射到众多相关人员,共同构成广义的团体操团队,即团队由学生、教师、领导等一系列相关人员构成。从狭义层面来看,团体操团队的核心成员即全体参演人员。

3.2基于团队角色的团体操团队构建

3.2.1明确领导职责。成立精干的团体操编排团队,其中导演是团队主要负责人,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战斗力,通过整合教师团队,并结合自身的人格魅力,实现团体操训练表演制定的目标,也是排练表演效果最大化的基本保障。团体操表演组织的是大集体的训练,精干的编训团队是其高效训练的核心力量。特别是涉及众多的单元板块及其衔接,在排练不同的图案和文字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应接不暇的,需要多个能够独当一面且有大局观意识的编训教师来组织协调。虽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也要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发生;教师之间展现出来的合作状态也会是一种“无为”的教育方式,无论默契与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需要更多关注课堂之外对学生的指导,从而为人师表,以德服人。3.2.2明确成员角色。(1)学生骨干团体操训练中有一个精干的教师编训团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骨干作用的发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应在排练初始阶段招募学生骨干,在参演者中充分利用骨干,进行团体操群体的自主管理,从而形成学生自治。“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是共同治理,一种练习自治的方法”[3]。学生骨干与参演同学是同龄人,容易进行沟通。长时间角色扮演,会使学生骨干能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使参演学生信服。在团体操运动项目中担当学生骨干角色对培养青少年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主动带领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校应多开展这样开放的学习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感受其中,逐渐明确自身定位,对其社会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团体操参演人数众多,排练场地大都是在露天的室外,排练现场牵涉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考勤打卡、音响话筒、坐标点位及动作示范等工作都需要学生骨干协助教师完成。每一场团体操表演人数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同时服装、道具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其样式选取、尺码统计、采购、发放、回收也都由学生骨干自行管理。表演时节目的音像资料收集留档等工作也不可或缺。这些环节看起来复杂,但只要每个调口的任务相对具体而简单,整个团体操的训练任务就会高效地完成。这样一来,既发挥了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创造力,实现了最优化管理,也逐渐形成了高校体育文化的自治路径。(2)参演人员作为团体操表演团队中的一员,每位参演者都应该服从、配合、协助教师和学生骨干,把动作练好,把自己管理好。经历一段时间的练习与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每位参演学生都会对自己行为有一定程度的掌控。参演同学虽然处于一种被领导的地位,但是他们平时也是可以与学生骨干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的,这样在参演学生与学生骨干的协作配合下能共同促进队伍成长[4]。英国思想家约翰·洛克主张舞蹈的集体训练,他把舞蹈看成是一种获得高雅风度、大方举止和灵敏动作的手段,且在尤维纳尔“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的理论基础上,约翰·洛克则更加注重生命个体对于悟性和效用的追求。他宣称“只有进行积极活动的人,才有权娱乐和休息”,参演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参加团体操排练与表演,身体得到了活动、朋友圈得到了拓展,这足以证明“休息和娱乐,不是游手好闲,而是通过选择一种新的活动来消除身体的疲劳”[5]。(3)角色转换在古希腊戏剧中,演员饰演多个角色[6]。在通常情况下,团体操的团队建设必须在各个成员之间建立管理机制,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做好集体决策,各个成员之间在自治基础上,相互监督、管理、指导和负责,从而实现最优化管理[7]。提升各个组织者、参演者彼此之间的补位意识,在实际训练表演过程中,如果表演者出现角色空位,教师要及时调整方案、调动参演者位置,进行补救[8]。长此以往,学生在角色随时转换中进行成长,有利于其随机应变及适应能力的提高,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能力基石。

4结语

该文从团队角色理论出发,从实践层面总结团体操创编与训练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提出编训路径;结合团队角色理论,探讨团体操团队角色的构成。明确领导职责、明确成员角色、角色转换是团体操团队构建过程中必备三要素。在明确成员角色这一要素中提出学生自治理论,教师给学生提供平台,发挥学生骨干的积极性、创造力,让学生群体形成自我管理,从而实现团体操团队的最优化管理,逐渐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自治路径。

作者:赵晓靓 单位:南京邮电大学体育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