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高校开设了丰富的体育课程。网球项目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认同与重视,很多大学生体现出对网球运动项目的兴趣,大学也已经形成了专门的网球课程体系。然而网球运动项目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从大学网球训练专项体能训练的意义、专项体能训练项目、专项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以及网球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网球;运动训练;专项体能训练;训练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国家文化交流活动增多,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文化内容。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国体育文化也得到了拓展与发展。网球运动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喜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网球项目属于竞技性体育项目,不仅对运动员体能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还对其肢体协调能力以及运动技巧等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高校网球竞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体能训练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当根据网球运动发展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体能情况灵活调整其专项体能训练的强度与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专项体能训练计划,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体能,掌握更高的运动技巧,促进其整体运动素养的提升,从而提高高校整体网球训练水平。

一、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的意义

所谓的体能指的是运动员在开展运动时必须具备的体质能力,比如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协调性素质,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运动能力,只有具备较好的体能素质,网球运动员才能够更好的开展运动,以防出现运动损伤的现象。而网球项目属于竞技性体育项目,自身具有一定的运动强度与对抗性,在运动的过程中还对运动员的爆发性与运动速度有一定的需求。因此高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运动体能素质的锻炼,在提高其运动效果的同时起到运动保护的效果。网球运动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其对运动员的爆发力、反应速度、耐力、协调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运动员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这样才能够在球场上取得较好的成绩。因此,在高校网球运动中加强专项体能训练非常有必要。专项体能训练一直都是各种运动教学的重点,但是传统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往往将不同模块分裂开,缺乏训练整体性,难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比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大肌肉群力量素质训练的时候就容易忽略其小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导致整个训练过程缺乏整体性,教师无法对运动员的整体素质进行准确把控,进而影响其之后专项体能训练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因此,经过教学改革之后,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生体能训练的整体性,并且将竞技能力也加入到专项体能训练过程中,提升运动员的战术思想、身体机能以及心理素质,落实全面性体能训练,提高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

二、大学网络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类型

(一)力量训练

力量耐力则分别受到最大力量、肌糖原水平以及肌肉抗疲劳能力三个因素的影响。爆发力能够影响学生的弹跳能力以及动作的启动速度,力量耐力体现在网球运动的全过程中。如果学生在网球运动中只有爆发力,但是却缺乏对力量的控制,没有定点,就会导致其出现肢体不协调的情况,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技术动作,难以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严重时还会出现受伤的现象。体力并不等同于耐力,体力是一种能够保持高强度运动不变的断续重复的运动能力,而耐力则是在长时间中小强度的周期性运动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抗疲劳能力。

(二)耐力训练

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体力主要由心脏的最高机能活动水平以及高强度运动的适应力共同决定,是保持运动员持续运动比赛的能力,而耐力则能够决定人的心血管系统功能以及肌肉耐力。对网球运动来说,其对于学生耐力与体力方面都具有较高的要求。换句话说,体力的大小能够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同时还能够影响运动员运动的速度、力度以及平衡。尤其是在网球比赛中,学生很容易在后期竞赛中出现体力不足的情况,其主要的变动就体现在技术动作的力度、速度以及平衡方面,在动作技巧方面也会出现一些失误或者幅度的减小。只有在网球日常训练过程中增加耐力与体力方面的体能训练,才能够提高队员的身体素养,保持学生的平衡感与协调性,最终取得更好的成绩[1]。

(三)协调训练

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一样,网球还对学生的运动协调性以及肢体柔韧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队员才能够高水准完成技术动作。本文中所提到的协调性其实是指队员韧带、肌肉以及关节的活动能力,只有保持身体的灵敏性,才能够满足网球运动的竞技要求,完成高难度的技术动作。除此之外,协调性训练还能够提升运动员的肌肉弹性,这样才能够保障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良好配合,实现协调性训练。

三、当前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内容单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网球运动还处于起步的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要求是更高的。只有不断探究与充实体能训练的内容,奠定发展的基础,才能够促进网球课程的发展。但是当前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技能水平不足,其课上的体能训练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对本地高校开设网球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大部分管理者对于网球教学并不重视,尤其是在基础体能训练方面,这也是限制网球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其中大约有一半的体育教师以及管理者对于是否开设网球基础体能训练课程持无所谓以及反对的态度,说明在高校中,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体现在基础体能训练开发方面,学校更是缺乏支持力度,因此在师资力量以及物资方面都有所欠缺[2]。

(二)训练计划不合理

当前很多教师与学生对于专项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误区,很多人认为体能训练就等同于运动之前的准备活动,比如四肢拉伸以及难度较低的热身运动。这样的训练理念将严重影响网球专项体能训练课程的开展,教师与学生缺乏对专项训练内容的科学认知,导致其专项体能训练计划缺乏科学性,而且采取的训练方法也存在问题,难以发挥出专项体能训练的效用。对此,高校师生应当学习专项体能训练的相关知识,端正训练态度,提高思想意识,这样才能够保障专项体能训练的效果[3]。

四、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与策略

(一)科学安排训练强度

学生个体体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制定专项体能训练计划时应该遵循个性化的原则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强度。此外,对于相同体能素质的学生群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训练的时候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根据其锻炼学习的进度科学计划体能训练内容,合理安排训练强度与负荷,不能出现强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在保障学生身体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其体能训练的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针对学生开展体能测试与训练,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能情况,之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体能训练计划。比如,教师在制定耐力专项训练计划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长跑训练,了解学生的耐力素质,并通过长跑的形式增强学生腿部肌肉群的耐力与心肺功能,之后再开展间隔训练,灵活调整其训练计划,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4]。

(二)融合战术训练内容

对网球运动员而言,虽然体能素质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在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运动技巧与竞赛战术都不能少。对此,教师应当在日常专项体能训练过程中融合战术开展技巧性训练,让运动员能够掌握发球、击球、跳跃等动作技巧,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对方的击打,提高大学生网球训练的效果。体能素质与战术技巧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保障运动员的体能素质才能够发挥出战术技巧。教师在制定体能训练内容的时候应当融入战术技巧动作,实现其体能素质与战术水平的共同发展,帮助运动员在竞赛场上取得更好的成绩[5]。

(三)创新体能训练方法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领域中,对于网球体能训练也是同样的,针对学生对趣味小视频的喜爱,教师可以将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制作成为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主动性。首先,教师在教学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平台,构建直观的健美操课堂,学生也可以通过微博、抖音等公共平台接受网球训练的内容,再这样就能够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示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其次,教师还可以针对难度较大的动作录制分解视频,专门为学生讲解网球技术动作的相关技巧,方便学生进行反复观看与学习。最后,教师在课前以及课后还可以搜罗健美操相关的趣味视频,这样就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6]。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网球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素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因此,体育教师应该重视网球课程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科学安排训练强度与时间,完善其基础设施与设备,聘用专业能力较高的教师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洹.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体育风尚,2021(07):61–62.

[2]周才.大学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7):41–42+45.

[3]陈岩.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6):96–97.

[4]全威,董群.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7):20+22.

[5]王楠楠.论高校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J].智库时代,2019(40):228+230.

[6]黎俊.试论高校网球训练中专项体能训练方法[J].才智,2019(18):84.

作者:刘立伟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