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土建类专业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土建类专业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土建类专业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开展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装配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装配式人才需求层次的岗位目标,构建“校企共育,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以期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

引言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而住建部制定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在50%以上。“产业转型,人才先行”的理念是具有先导意义的,随着建筑装配式产业化的推进,人才的供应量也需要满足要求,但是据统计,我国建筑产业化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缺口近百万,尤其是装配式构件生产厂、装配式施工企业所需要的基层管理人才非常紧缺,这迫切需要我们高职院校加快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

1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装配式人才培养模糊

虽然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人才缺口越来越大,但我国高职院校对于装配式人才的培养却是空白的,有些院校还没搞明白装配式建筑,就开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关课程;有些院校虽然经过市场和企业调研,但装配式建筑包含诸多知识,想将人才培养做得全面,但是没有考虑高职院校学生的接受程度,使得学生掌握程度不深,这就造成了现有高职类院校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能满足装配式建筑发展人才需求的矛盾[1]。

1.2装配式课程的建设缺乏配套师资

装配式建筑从设计到具体的施工流程与传统施工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而大多数土建类专业的教师都是传统施工出身,对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还需要进行系统学习,目前高职院校推荐优秀的教师们下施工一线深造,但是老师们下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也需要一个过程,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现有的师资力量还无法满足装配式课程建设的需求。

1.3装配式课程教材缺乏,实训场地不足

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的教材目前还是缺乏的,涉及的知识点包括材料、力学、设计、构件生产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教学一线的教师和企业合作共同编写,同时结合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但也提高了教材撰写的难度,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参差不齐,有些还是照搬照抄。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比较有限,原有的资源又占据了一定空间,重新规划布局腾出场地,同时建造新的工法楼,购买新的信息化实训设备需要资金和时间的支撑[1]。

2高职院校装配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明确装配式人才需求层次的岗位目标

高职院校装配式人才的培养需根据装配式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来制定岗位目标,当前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分别对深化设计阶段、构件生产阶段、安装施工阶段的人才有强烈的需求,而人社部在不久前的16个新职业,装配式建筑施工员位列其中,而其他岗位如构件制作工、信息管理员、构件质检员等具体的岗位要求也在逐步制定中。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明确目标,对接企业岗位,培养构件生产、安装施工等方面的人才[2]。

2.2“校企共育,产教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学校、企业两个育人主体实现“培养目标对接职业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任务对接工作内容、校内实训对接生产现场”的产教对接,通过校企业合作育人平台,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校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四个专项基础能力,即:识图能力、计算能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毕业顶岗能力,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快速适应身份的过渡转变,明确职业规划目标,实现“近距离顶岗,零距离上岗”的人才培养目标。

2.3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构建“进阶式(认知—实训—实习)”教学目标,实践训练可以运用项目化教学、情境教学、现场实训等教学手段,建立教、学、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运用VR、AR等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创造真实的现场施工作业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单位,让学生实地参观预制构件厂的生产以及施工现场的安装、吊装过程,学生可以与现场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中的经验。

3结语

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对于装配式建筑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但是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对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要根据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融入装配式建筑相关理念和技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锻炼的机会,为企业提供装配式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于金海.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以高职院校为例[J].四川建材,2019,45(5):249~250.

[2]赵学问,王洪波,魏亚遇.高职院校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发展与创新,2019(7):199~200.

作者:竹宇波 单位: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