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走向小学教师岗位后,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缺失、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往往出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偏低的问题。本文从有效教师、有效学生、有效教学内容、有效教学媒体和有效教学环境五个有效因素切入研究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教学策略;音乐课堂;有效性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孙亚玲在《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提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三者的有机整合。”具体而言,以教学效益为前提,进行有教学效率和效果的课堂教学,并且最终教学成果是效益性的,方可评价为有效性教学。
二、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针对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五个有效因素,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可分为教学准备策略、因材施教策略和教学监控策略。
(一)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过程应起始于教学准备,教学目标、内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媒体选择、教学环境设计等应在准备阶段完成。
1、音乐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分解,它为教学过程提供了设计的规范参考,起到了导向、规划、激励和评价的综合作用,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关键。音乐教学目标分为:情感目标、价值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知识与技能目标。那么,如何制定教学目标呢?音乐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学段音乐教学情感目标的不同层级,思考本课要达到怎么的情感目标。接着选出知识点和技能点,排出主次先后顺序,利用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主动找到支撑这个情感目标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2、设计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内容包括教师教学过程所使用到的、涉及到的所有电子材料、实质材料、教学方法等。音乐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分析教学内容的人文内涵、情感要素和知识技能。教师需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兼顾广度和深度地筛选和使用教材或者进行教材整合利用,才能做好充分的教学内容准备。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应遵循以下三点:(1)知识序和认知序的结合。例如从未知到感知到理解、从抽象到具体、从难到易等都属于学习者的认知序。只有通过对音乐教材的合理组织,把音乐教材的合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立才会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音乐知识。(2)网络化。音乐知识的组成有纵横两方面。不同层次音乐知识的脉络和同一层次不同知识间的联系,相互渗透等形成音乐知识网络化,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时可以左右逢源,上下贯通。(3)最优化。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时,需要有全局观,统筹协调各部分内容的相互之约与协调,符合系统论“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规律,达到最优化效果。
3、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选取、教学媒体选择等,都需要以学情分析为基础和依据。学情分析应包含以下三点:(1)学生学习态度分析。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师生谈话和查阅音乐学习者经历等。(2)学生学科基础分析。了解学习者的起始能力有利于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到展开教学的合适的切入点。(3)学生背景知识分析。了解学习者通过各个渠道习得的音乐知识,知道学生的知识结构里面哪些知识哪些是错误的、不恰当,在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们错误的认识,避免了新知识在学生知识结构里的新建构受到歪曲的影响。
4、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拟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所选择的教学活动的方法、方式的总称。例如音乐教师要讲解谱号,调号等记谱知识,又或是阐明某种乐器及其发声原理时,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一般会选择讲授法,而媒体的选择上会采取视觉类媒体进行音乐教学。
5、设计教学环境
当音乐教师的课已经设计出来了,课堂所需要的教学环境也会在音乐教师的构想当中。例如课堂上内容需要什么样的教具,需要什么样调式的教学气氛等。
(二)因材施教策略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方式、学科基础等综合差异,以发挥学生长处弥补学生不足为目的,针对性的选择适合每一个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的体现为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信息得到增强。因材施教策略可分三种:
1、音乐课堂教学中针对年龄差异的教学策略
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思维、注意、记忆等方面。根据年龄阶段不同,思维可分为四个阶段:0-2岁的“感知和动作阶段”、约2-7岁的“前运算阶段”、约7-11岁的“具体运算阶段”、约11-15岁的“形式运算阶段”。在注意力方面,研究表明儿童的注意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记忆方面,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机械识记、无意识记减少,意义识记、有意识记逐步增加。因此,根据学生在思维、记忆、注意等方面的阶段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2、音乐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别差异的教学策略
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差异、自我意识差异和行为差异三方面。例如男女性在认知的思维方式差异方面,男性比较偏向于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方面明显优于女生性;女性一般表现为擅长形象思维,求同思维发展较好,求异思维反正不足,思维容易定势。在自我意识方面表现为自我认识方面。
3、音乐课堂教学中针对认知方式差异的教学策略
(1)音乐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差异是指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采取与众不同的方式。音乐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包括知觉方式差异。a.知觉方式差异。分为:场独立和场依存型,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等。b.记忆方式差异。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和混合型。c.思维方式差异。分为:艺术型、思维型、中间型。d.认知反应方式差异。分为:冲动型和思考型。(2)针对认知方式的教学策略①首先必须帮学生认清自己的认知方式。学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认知方式的优劣时才会在音乐学习中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主动地吸取其他学习方法来调整自己的音乐学习,音乐教学的效果将会得到大幅度提高。②采取两种不同的适配策略。音乐教师应该明白不同的认知方式都有着自己的优劣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采取与自己认知方式一致的认知方式来发挥学生长处,或者采取与自己认知方式不一致的认知方式进行弥补性的教学策略,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③教师需能提供多种模式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方式的优劣,提供相应的适配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音乐教师要懂得累积和运用教学经验,根据不同的课堂环境调整自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们提供多种模式的教学,创设高效课堂。
(三)教学监控策略
对教学实施教学监控,通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保证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自我控制可以表现为以下三方面:1.教师对自己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2.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自我监察。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自我评价和反馈。3.自我调整。音乐教师通过对课堂进行反思、评价和反馈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调节和修正,优化课堂效果。
三、结语
在一堂课实施教学监控过后,音乐教师会对自己这节课的教学在哪方面成功、在哪些方面取得怎样的教学效果、哪方面的教学环节需要调整和修改会有一定的认识。教学监控是教师进行“实践-总结-理论提升-指导实践优化”的方法论所在,是提高小学音乐堂有效性中教师成长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邓凯.提高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G].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优秀论文选.第2辑/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
[3]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4]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5]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
作者:陈演 单位: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