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历史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调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变“复制冶为“建构”
传统历史课堂总是由教师为学生灌输历史知识,并未做出过多的要求,使得国内大多数学生形成了错误学习观念,认为历史课程只要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答好试卷即可,他们也不知道历史课到底学什么,这些对自己有什么用处,能够解决他们的现实问题吗?由此可见,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历史课程教育,但似乎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进,仅仅停留在理念和形式之上,无法发挥历史课程的实质性作用。要知道,高中历史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学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从中获得更多比较深层的东西,真正了解历史、爱上历史。比如在为学生介绍李鸿章时,要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事迹,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剔除掉自身的片面性认识。
二、变“传授冶为“促进”
一直以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形式刻板单一、内容枯燥乏味以及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的问题。这种注重知识单边传授的机械化学习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高中生要学会自主学习,掌握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的技能,同时在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发现自我的过程当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以适应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化。相应的,高中历史教师也不能再以只是单边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和目的,而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组织管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逐渐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学习清末民主革命风潮中的辛亥革命时,要重点介绍学生相对陌生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辛亥革命的成败及原因理解。通过问题引入的形式集中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更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辛亥革命是改良还是革命?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最终的结果应该定义其为成功还是失败?在层层的问题环节之下,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结合自身的已有知识经验深入剖析不同历史问题之间的联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框架,为后续的历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变“控制冶为“引导”
一切以学生为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充分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当中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要留有足够的耐心,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和教学分类指导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营造灵活自由的学习氛围,采用丰富多样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基于对高中生历史学习水平的细致调研,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历史课堂教学的衔接。各级别定位清晰,难度逐步提升,循序渐进,选取最佳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进一步打好基本功。
四、变“独白冶为“对话”
在历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根本保证。然而问题在于,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缺乏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对课堂中心角色的理解存在误差,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果得不偿失。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坚持学生在教育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遵循高中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采用科学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课堂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参与课堂讨论中获得积极体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性和趣味性,构建互相尊重、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除此之外,高中历史教师还要在课堂内容方面做一些教学改革尝试,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历史知识,最终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五、变“教学冶为“研究”
在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生涯当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与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往往是分离的,很少教师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要同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当中的各种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当中,支持高中历史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现代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换确实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了解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运用真实客观地历史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才是历史教育领域的终极目标和核心任务。
【参考文献】
[1]考巴.多媒体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析论[J].中外企业家,2018(08):139.
[2]王驰,刘芳.论高中历史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2):218-219.
[3]李艳.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26):59-61.
作者:王霞 单位:江苏省响水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