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盲校语文课堂教学表情教育渗透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盲校语文课堂教学表情教育渗透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盲校语文课堂教学表情教育渗透实践

【摘要】盲生由于视觉缺陷,难以通过视觉来模仿和学习情感的表达方式。在盲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表情教育,培养盲生的言语表达和情感表现能力,能够对盲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盲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盲校;语文教学;表情教育;缺陷补偿

表情是情感的外部表现,也是人们判断他人情绪、情感的客观依据,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三种。随着阅历和修养的增加,人们可以根据当下所处的环境,有意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表情,这一过程中视觉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在生活中,明眼人可以通过视觉观察世界,模仿他人,建立情感与形象的直接联系,从而形成丰富的表情。由于视觉的缺失,盲人缺乏对情感表达的形象认识,从而导致他们的情感发展受到限制,难以在认知事物时激发特定的情感。这是盲生表情冷淡的一个重要原因。表情的控制与调节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盲生由于视觉缺陷,难以通过视觉来模仿和学习情感的表达方式,但可以通过其他感官学习加以补偿。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肢体语言、表情和语气的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盲校语文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在盲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表情教育对盲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能对盲生今后的生活、社交、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为盲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一、盲生表情发展问题现象分析

为了在后续语文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优化表情教育,笔者首先对盲生表情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一是面部表情能力普遍较差。在长期的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笔者发现,不论年龄大小、文化程度高低,盲生给人的印象大多是呆板、冷漠的,同时,他们经常会做出“不合时宜”的表情。例如,有学生歌唱得很好,但缺乏表情,无法使人感受到声情并茂;有学生相声说得不错,但面无表情,手势也很少,想引人发笑却常达不到预期效果;有学生犯了错,老师批评他时,他脸上却一直却挂着“笑容”;等等。二是身段表情能力总体不佳。笔者对某盲校高年级39位盲生(其中全盲学生18名,低视力学生21名)进行观察与测试,结果发现:90%的全盲学生、25%的低视力学生不会做摆手、握手这两种动作;仅有23%的低视力学生能较正确、自然地做这两种动作;其余的学生能做这两种动作,但较为生硬、不自然。可见,盲生在身段表情上存在严重的不足。三是言语表情能力亟待提升。盲生在说话时语调大多缺乏变化,讲话速度较为缓慢;发音时嘴唇动作少,音调普遍低沉;经常出现“语义不合”的问题,将许多没有切身经验的词语概念不求甚解地任意套用。此外,盲生在各种场合与人交往时,言语表情大多单调且不合时宜。可见,盲生在言语表情方面同样存在着明显不足。但在盲校,朗诵、合唱等社团活动非常丰富,经过练习,很多盲生在言语表情方面提升较大,能够较好地掌握言语表情技巧。总体而言,盲生表情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面部表情、身段表情两个方面,言语表情能力在经过一定的练习后会有较大提升。因此,盲校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的教育,同时继续抓好言语表情的指导,从而全面有效地增强盲生的言语表达和情感表现能力。

二、盲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表情教育的步骤与内容

《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在第四学段“口语交际”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要“恰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新课标在中高年段提出表情发展方面的要求,充分考虑了盲生能力发展特点和盲校教育教学实际。然而,盲生的表情教育应是全学段都要注重的内容,盲校语文教师要抓住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从中挖掘表情教育的资源,从认识词语词汇入手逐步开展表情练习,使盲生在理解表情词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增强表情管理能力。

(一)注重对表象词语的理解表情是一种视觉直观,由于盲生缺少对视觉形象的认知加工,在了解表情时需要借助直观学习。因此,要提升盲生的表情管理能力,首先应当培养他们对表象词语的理解能力,引导他们逐步增强直观表象能力和感性想象能力。教师在盲校语文课堂上教授蕴含感情色彩的表象词语,如麦穗、波浪等时,要为盲生进行详细的解读,引导他们努力去感受表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制作一些盲文凸点图或搜集一些表示喜、怒、哀、惧等基本面部表情的泥塑品,方便盲生使用触觉感受词义中蕴含的情感,逐步提高盲生对表情及其所对应的情感的感知和认识水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二)重点强化姿态、神态词汇的练习在盲生有了一定的直观感受之后,教师要就姿态、神态方面的词汇开展重点强化练习,引导盲生去感受和理解自己或他人表情的变化。在教授如“抬头、摇头、挺胸、招手、挥手、微笑、皱眉、屈膝”等表示基本面部表情或姿态的词语时,教师要准确地描述,并做示范表情或动作让盲生触摸,鼓励他们尝试模仿。在盲生模仿出相关表情后,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帮助盲生建立正确的表情概念。当盲生掌握这些基本面部或身段表情后,可以在教学中渗透一些表示神态心情的词语,如“喜出望外、动人心弦、垂头丧气、大喜过望、情不自禁、聚精会神、忍俊不禁”等,帮助盲生将相应的情绪情感与姿态神态词汇形成正确的对应关系,强化对这些表情的理解。

(三)开展丰富的表情教育活动对于盲生来说,抽象词语词汇练习必须与亲身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因此,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等丰富的表情教育活动,让盲生在亲身实践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并运用面部、身段以及言语表情来表达。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荷叶圆圆》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角色扮演贯穿整节课堂,让盲生分别带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利用身体姿态的变化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这样不仅可以使盲生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同时也大大提升了盲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练习了对表情的控制和调节。

(四)重视多种表情的综合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各种表情需要综合运用才能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因此,课堂上仅仅教会盲生运用某一种表情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盲生综合运用多种表情进行沟通的能力。例如,盲生在表情达意时容易出现动作生硬的情况,做不到各种表情的自然配合与协调运用。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表情朗诵法对盲生进行指导,让盲生在言语表情外再配以适当的面部与身段表情,既加深盲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使其练习综合运用多种表情进行表达。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和社团活动,鼓励和引导盲生综合运用多种表情,不断优化日常的沟通交际。

三、盲校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表情教育的成效与思考

通过一学年的实践研究,笔者发现表情教育确实能显著改善盲生的情感表现,使其在精神面貌、待人接物、情感发展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盲生在日常生活中能自觉地运用一些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原来盲生很少运用手势与人交谈,现在他们已经能够比较自然地运用手势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在与明眼人的交往中,也不像以前那样缩手缩脚了;经过表情教育的盲生,在诗朗诵时,会自然地加入一些身段表情,同时也会注意面部表情的变化。当然,实践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做了进一步的思考。如:对于不同学段的盲生,如何更科学地确定表情教育的侧重点;表情教育与学科知识教育之间如何更好地协调配合,从而不影响语文学科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如何提高全盲生和低视力学生的表情教育实效等。这些问题需要盲校语文教师在未来的教学中加强探索实践,以进一步增强盲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为盲生更好融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孙建国 徐文秀 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盲聋哑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