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课堂教学下的师生教学共振形成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课堂教学下的师生教学共振形成机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课堂教学下的师生教学共振形成机制

[摘要]文章通过深入研究师生教学共振这一教学现象,挖掘在师生教学共振过程中所蕴含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以全信息情感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技术理论以及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全面揭示师生教学共振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演变规律;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师生教学共振的理论将个体的认知、思维、情感与团体的共建、共享、共赢结合起来,创造一种“不让一个学生落下”的“整体共振教学设计模式”,从具体操作方法、步骤、程序,形成可操作实施的课程教学方案。教学的艺术、技术和科学就是师生情感、认知和思维共振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全信息情感理论;情感理论;教学共振;形成机制

一、引言

共振教学是指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包括教师、学生、内容、媒体等)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整体或局部相互作用产生在整体上才能观察到的一些新现象:师生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同步发展,在需求、认知和情感上实现互动同步,呈现出理想和谐的教学状态。探索课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而实现和谐共振、共鸣的条件和方法。从教育传播理论角度来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发出教学信息的速度和进程与学生接受这些信息的速度和进程接近或相同时,教学中传输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值,产生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最显著。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盛昌兆老师首先提出了“师生共振教学理论”,1997年华长庆等发表了“论师生共振教学模式”,提出了师生共振教学的四个原理。进入21世纪后,师生共振教育(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中学新课堂改革中得到了应用。从中国知网检索文献可见,在理论研究方面,对大学课堂教学师生共振教学现象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分析阶段,没有对教学共振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特别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师生教学共振的实践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一些数据,反映出应用师生教学共振能够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但还处于教师的自发运用,小范围的经验指导,没有形成一整套师生教学共振的理论、模式、标准和评价体系,制约了师生教学共振大范围、全方位推广应用。当前大学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成为共识,共振教学是一种和谐的教学状态,是师生心智的美好共振。全信息情感理论(ComprehensiveInfor-mationEmotionTheory,简称CIET)是研究人类需求、认知和情感现象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结合马斯洛高峰体验理论、系统自组织涌动理论和心理学的共情理论,从一种新的视角对师生共振教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全面揭示共振教学形成的机制以及变化规律,建立师生共振教学理论体系,同时,提出了与之相应的共振教学设计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大学教育教学的理念创新,推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全体师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和发展的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全信息情感理论简介

全信息情感理论(ComprehensiveInformationEmotionTheory,简称CIET)主要研究主体的认知和情感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以全信息理论为基础,在吸收国内外认知科学、情感学、智能科学、价值理论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全信息(包括环境、身体信息)、认知、思维和情感的本质,建立相应的认知/情感动力学模型,全面揭示全信息、全认知、全情感及其内在转化规律;在研究个体认知、情感的基础上,还研究群体认知/情感对个体的影响,CIET是研究人类智能情感现象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其重点关注两个过程:认知过程(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及其转换),并认为个体的认知和价值取向是产生情绪、情感和意志(情感个性)的关键,同时情感对认知过程也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认知和情感与学生群体的认知和情感是否能够实现对接,对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将产生重要影响。全信息情感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人类认知-情感基本模型,认知-情感单元模型、认知-情感平衡理论、认知-情感迁移理论等,详见参考文献。

三、师生教学共振形成机制研究

教学共振是一种师生熟悉的教学现象,它的形成与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关系密切。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这种模式适合人的机械性学习及强化训练;文献提出了“协同学习理论”,协同学习(SynergisticLearning)内涵与一般的协作学习或合作学习有本质上的差异:“协同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技术系统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同关系与整合,使教学获得协同增效。协同学习构成的学习场有五个,即信息场、知识场、情感场、行动场和价值场,前四种是传统教学目标分类(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类教学目标)的衍生,而价值场则作为一种系统导向和终极追求。各场域内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组织与协同特性。协同学习发生机制为:多场协同、个体与群体的信息加工及其知识构建。文献从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心理学对学习概念进行了重新解读,把学习方式划分为三类:个体学习、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三种学习形式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个体学习是协作学习和团队学习的基础,协作学习是个体学习的扩展和延伸,又成为团队学习的基础;而团队学习则是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之整合与升华———在个体学习和协作学习中,学习的主体都是个体(协作学习是个体之间的协作,立足点仍然是个体),而在团队学习中,学习的主体不是个体,而是团队和群体,并由此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高效学习形式。

(一)师生教学共振形成机制的研究思路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教学共振国内外研究现状,采取师生访谈、问卷调查,解析对教学共振的理解和感受;而后从分析教学系统各组成要素入手建立微观个体(教师、学生)的认知、智能和情感模型,在时空维度上通过整体或局部相互作用(线性、非线性),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教学系统的宏观参数,如情熵指数、智熵指数、知熵指数等;然后采用复杂系统方法研究教学共振形成与各宏观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与教学共振之间的关联,并建立相应的系统模型;通过对师生教学共振形成的外部条件、内在因素以及驱动力的分析,揭示教学共振形成的机制以及变化规律,创造一种“不让一个学生落下”的“整体共振教学设计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新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最后通过选取典型班级及对比实验,对形成的机制进行验证。为师生共振教学大范围、全方位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二)师生教学共振形成机制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共同体,团队学习以及协同学习理论将是关注的重要方向,结合现代教学理论、系统自组织理论和心理学的共情理论对师生教学共振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揭示教学共振形成的机制以及变化规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学习理论的内容,形成学习不是一件枯燥乏味,而是团结合作、愉快交流、志趣相投、幸福快乐的事情,创造一种愉悦式教学。

1.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共振教学中蕴含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深入挖掘学生的认知需求、情感需求和价值需求,依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学习心理状况,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恰当的把握“教”“扶”“放”,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和解放学生,对准隐藏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师生共同演绎出一段人生美妙的共振教学乐章。(2)共振教学的形成机制。在CIET基础上结合马斯洛高峰体验理论、系统自组织涌动理论和心理学的共情理论对师生教学共振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起来,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对共振教学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师生共振教学形成的外部环境、内部各要素活动以及驱动力的分析,揭示共振教学形成的机制以及变化规律;(3)共振教学的类型、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共振可分为多种类型:以情感为主的教学共振、以认知为主的教学共振和以思维为主的教学共振。对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进行综合研究,使各种不同类型的共振相互转换,相得益彰,形成各具特色的共振教学模式。教学的艺术、技术和科学就是师生情感、认知和思维的完美结合。(4)网络教学平台的建构。通过课前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及的学习难点。(5)课堂教学环境下学生心理状态的识别、理解与调控;网络平台的互动和课堂教学心理状态的理解与调控是共振教学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6)共振教学模型的设计。共振教学模型设计可分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共振教学模型设计(独立学习、小组讨论、建立学习共同体实现局部共振)和课堂共振教学模型设计(创设情境、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网上网下互动等实现整体共振教学)。(7)共振教学模式评价的指标体系。共振教学模式的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体现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评价观,分别从三个层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建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学业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而对过程与方法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参与度、互动度和感受度,教学设计是否满足教学目标等进行评价;而对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认知和情感的提升度、感动度,对教师来讲,认知情感的表达是否准确到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课题的研究方法(1)文献与访谈研究法。搜集国内外相关资料,选取若干名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特别是名师访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听取师生对共振教学的理解与感受,总结共振教学所呈现的形态和表现形式。(2)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在CIET理论基础上结合马斯洛高峰体验理论、系统自组织涌动理论和心理学的共情理论研究教学系统个体、群体的情感、思维、认知的演化过程,对师生教学共振现象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3)实验研究法。运用师生共振教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教学实践提出“整体共振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3.师生课堂教学共振形成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变化主要是由学生在理解客观事物(课程)中对信息表征(形式、内容、效用)和知识表征(形式、内容、效用)的落差,及学生的情感个性所决定的,当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信息、知识(形式、内容、效用)不断增加完善时,正面情绪或情感在上升,表现出对学习有兴趣,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相互信任、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而积极主动的学习;而当与课程目标不相适应的信息、知识(形式、内容、效用)不断增加时,负面情绪或情感就会上升,表现出烦躁、没有学习兴趣等。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智能策略的生成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情绪对于知识的利用、信息的查找、知识和智能的生成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而不良的情绪则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为实现教学目标,不断地完善与目标相关的信息、知识(形式、内容和效用),不断地实现所设定的目标,是生成良好情绪的关键。此外,尽管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对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对该课程的基础不同,每个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个性也不相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情感变化是不同的。认知与情感的关系是:认知在前情感在后,情感滞后于认知、但对认知有反作用。以认知-情感的同步—不同步—同步—不同步的循环而形成教学共振现象,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起步阶段(认知—情感同步):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往往要引导学生回忆过去(上节课或前一阶段)所学到的知识要点,学习方法、途径等。教师的回顾让学生的记忆系统逐步打开,师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趋于同步状态。新信息提出阶段(认知—情感不同步):教师提出新情况、新环境、新变化(统称新信息),原有习得的知识(或技能)是否能够解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学生们会选择与当前学习任务有关的学习材料,并能将有限的心理能量集中在相应的认知活动上,这时教师应逐步提高对新信息描述的深度(依据戴尔的经验之塔,从做的体验,观察的体验,抽象的体验,一直到应用的体验,价值的体验),让学生们就会产生为什么?怎么样?情绪和情感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会产生疑惑、不安,甚至紧张(如果教师提问的话)。形成新知识阶段(认知—情感逐步同步):这时在教师的情绪影响下,学生与新信息有关的储存在长期记忆中的原有知识被激活,新信息接入工作记忆系统。在教师的引导下(如课堂讨论,交流互动等),逐步找到新信息与处于激活状态的原有知识(或技能)联系起来,并引入相关的新概念、新规则、新原理,从体验中产生对知识的需求(兴趣),让学生们自己体验解决问题前出现适度的焦虑、紧张,到能够自己或团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途经,就会产生成功的愉快和喜悦,这种情绪、情感的变化,对于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产生对认知有积极正面影响的情感变化,促进对新知识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全信息情感理论,学生们的情感变化是由认知变化所引起的,情感状态滞后于认知状态,通过师生们互动和交流,在认知上逐步达到同步,教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在认知过程中让学生们积累一定的情绪,当师生共同揭示出新信息的答案(最好由学生们来完成)时,师生们的认知和情感达到同步共振的效果。为了让学生们习得的新知识储存起来,教师的情绪应该逐步放缓和,将处于工作记忆中的新知识缓缓存入到长期记忆中,或再讲一些应用实例,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

四、整体共振教学设计模式

师生教学共振就是在“热爱学生,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指导下,在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特长都能成才教学理念引领下,师生共同营造热烈、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交流、互动、共振中全面而生动活泼地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多层次的师生互动中去,通过教学信息的立体交流、互动和知识共享,达到师生心智的美好共振,以此促进师生双方共同发展。该模式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教师注重对事实性知识的探究和概念的自主建构,引导教学从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向关注学生兴趣和心理需求,构建营造宽松、和谐的课题生态环境,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方式的有效转换。依据师生共振教学的理论体系,结合课程教学提出“整体共振教学设计模式”,主要包括了解并熟悉客观教学环境、建立网络互动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设计、讨论设计和研究设计,教师的导学设计、教学设计,互动与反馈设计等实现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识别、理解与调控,依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环境等进行共振教学的设计,实现共振教学的实践化操作。

五、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师生教学共振这一教学现象,挖掘在师生教学共振过程中所蕴含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理论全面揭示师生教学共振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其演变规律,在课程教学中,按照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性质,讲课堂进行基本划分,依据“教学共振”理论,以构建生态和谐、低耗高质的课堂结构为目标,探索不同的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运用师生教学共振的理论将个体的认知、思维、情感与团体的共建、共享、共赢结合起来,创造一种“不让一个学生落下”的“整体共振教学设计模式”,从具体操作方法、步骤、程序,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比对,形成具有可操作实施的课程教学方案。为全面实现国家教改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可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动课程教学的整体改革,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唐华 单位: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