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接触网是电气化系统的重要构成,列属于无备用供电设施,其运营状态对电气化铁路运转安全程度形成直接影响。本文在阐述接触网施工阶段应重视的问题后,较为详细的探究主要施工技术要点、加强措施,希望能与同行分享技术方法与经营,全面优化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建设质量,为铁路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电气化系统;铁路;接触网;技术要点

铁路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的支柱性产业,近些年,在相关技术带动下,铁路运输业获得了较长足发展,但不能否认的是该产业发展阶段存在一些不足,若不能及时消除,则可能会对铁路系统运营效率与质量形成负面影响。接触网是铁路运输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其涉及到设计、安装、施工及养护等环节,其中施工技术对电气化铁路工程形成的影响最大。虽然很多单位及人员已认识到接触网施工技术质量把关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鉴于此文章主要探究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与质量控制。

1接触网施工阶段应重视的问题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和常规铁路接触网存在较明显差异,其对技术先进性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故而施工阶段一定要维持较高的精确度,正式施工前期精确测算出各种数据,力争将偏差最下化,并保证施工工序的标准性与规范化。为达成以上目标,应予以如下几点问题一定重视:(1)重视基础工程的施工作业,尽量减少或规避因形成基础位移而降低接触网安装质量。(2)加大新型测量仪器的研发力度,从根本上维护施工测量数据的精确度。(3)专研支持装配及安装整顿的测算流程,促进支持结构快速、精确的调整过程。(4)加大优化整体吊弦预制与施工技术,力争把由吊弦引起的接触网线高层与松弛度改变值调控在最小区间内。(5)研究更有效调控接触网先高程偏差的技术方法。

2接触网施工技术的主要措施

2.1浇筑施工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阶段,需要对拉线、杯形、钢柱等基础设施进行浇筑处理。正式施工前期,一定要保证准备工作的全面性,数次检测基坑规则尺寸,安装外模后便进入到浇筑底部混凝土的工序。在以上过程中,应保证垫层制作质量,安装经校正的内模构件,取样是最后一环节,只有在确定质量达标后,方可做出抹面、拆模处理。浇筑阶段,应重视如下几方面内容:(1)安装外钢板阶段,组织施工技术人员深度分析水平基准点和基础顶面在规格、高程方面存在的差异,于基坑上方构建设外模,维持其和装连线中心的统一性。加强外模的固定处理,减少浇筑阶段移位情况的发生率。(2)浇筑垫层与底端混凝土时,应加大垫层厚度值的控制,立足于工况准确测算出垫层、混凝土构件的数目,严格遵照定量原则加以搅拌,有益于维护工程建设质量,降低造价,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促进施工成本的有效节约。(3)校正与安装内模时,科学规划脱模剂用量,保证其充足,但又不能浪费,对内模做出特殊标识,维持定位桩和标识中心点两者处于同一直线上,及时处理偏移情况。(4)养护余涂抹阶段,均要加大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检测,保证其无明显的质量缺陷,且混凝土混凝土表面顺滑。结合工况及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养护方案,尽量维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养护时间≥7d。,

2.2支柱施工

支柱功能以承载基础悬挂荷载为主,利用棒式绝缘子、水平拉杆等设施良性支撑铁路接触网。从功能层面上,可以把支柱分为锚柱、转换与中间支柱等集中类型。支柱施工技术要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立杆施工过程中,支柱比垫层混凝土强度要高出75%,这是后续施工的基础条件。(2)整正阶段要科学选用辅助工具,风绳、撬棍通常是常用工具类型,合理使用,有益于优化支柱整体施工效果。(3)回填时,合理规划混凝土水灰比,在保证其强度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后,尽量加减少水泥的投用量。(4)利用电动捣固棒分层夯实混凝土,各层要规划出25cm的间隔。

2.3安装腕臂

现如今,铁路接触网建设阶段,可供选择的安装腕臂具样式多样,具体安装阶段,要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控制:(1)安装底座时,预先检测方位值与底座规格的适宜性,做好明确表示,而后依照设计要求安装底座力矩。(2)利用水平尺固定与调平底座,同时检测构件安装质量。(3)把腕臂插至底座内,依照规定衔接板与底座下方,确保两者中心点在水平方向上能形成一个直线,而后安装螺栓。

2.4吊弦施工

调载流技术是吊弦施工阶段常用手段之一,该技术方法应用阶段规定要稳固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吊弦两侧,施工阶段尽量做到一次安装到位、一次成型。需要借用激光测距,经纬仪收集初始信息,构建数据库,拟编最适宜的施工流程,传送初始信息,历经系统分析测算后,打印报告。吊弦施工实践要点可以做出如下阐释:组织施工人员于梯车完成吊弦的安装任务,要指派一名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前去与梯车上人员进行配合,安排一名施工人员负责操控梯车的行进速度,以防对吊弦施工质量形成负面影响。规范使用线坠,于承力索上方完成吊弦所处方位的投影工作,依照接触网施工设计方案合理安设承力索吊弦线夹,随后安装吊弦线夹设施,科学调整其和水平地面的夹角。安装吊弦全过程,均要维持载流圈与梯车运行方向的统一性,严格依照设定的次序穿入吊弦线夹螺栓,线鼻在前、线夹随其后,螺帽是收尾操作,紧固螺母以保证其安装效果。

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改进与保护措施

接触网施工效果直接关系着铁路系统运行质量与安全性。故而,施工阶段相关人员要确立明确的质量安全意识,力争将接触网故障发生率降至最低,针对现存故障要保证抢修工作开展的时效性,借此方式保证广大群体出行活动的安全性。供电调度员是在接触网故障抢修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应与现场抢修指挥人员加强协同,合力优化接触网故障的抢修效果。多数情况下,现场抢修指挥人员的职责是调查故障现场、组织抢修活动、科学指派各人员应落实的任务、维护抢修作业中各方协调性、完善具体抢修计划及执行等。供电臂接触网的长度基本在15~20km区间内取值,针对施工阶段没有增设故障点探测仪的供电臂,一旦其运行阶段发生故障,为能较快速、准确的确定故障区间与支柱,就需要参与现场抢修指挥、供电调度、维修工作的人眼密切配合,既往过往实践经验做出较客观的判断,探明故障位点,而后供电调度员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在抢修人员抵达故障现场后,现场指挥人员安排、组织具体抢修作业任务,维护现场抢修作业有秩序、高效率推进。

4结束语

现如今,相关部门对铁路运输系统运行质量提出更高的标准要求,并也鼓励接触网技术晚安创新、优化进程,这样方能为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快速发展提供坚稳支撑。故而,在施工实践中,要求技术人员确立与时俱进的职业观,加大接触网技术要点的研究力度,将故障发生风险降至最低,助力于铁路事业高效、稳定运作过程。

参考文献

[1]张洪铭.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短路电流热效应处理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20,42(2):120-122,152.

[2]刘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棒形复合绝缘子新标准解读[J].电气化铁道,2020,31(1):15-16,33.

[3]张彩霞.电气化铁道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系统探讨[J].技术与市场,2020,27(2):155,157.

[4]卢成.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2):284-285.

[5]任智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5):109.

作者:陶赟 单位: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