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速铁路对民航运输影响与对策探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速铁路对民航运输影响与对策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速铁路对民航运输影响与对策探讨

[摘要]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会对航空运输带来冲击。基于梳理分析高铁对1000—1500km阶段航线民航运输影响,得出相较于G字头,D字头列车对航运产生的影响更强等结论,并提出地、空高速运输竞争背景下各自发展的相关举措或策略。

[关键词]中国高速铁路;民用航空运输;可替代性

2017年2月15日,中国民航局《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推进我国民用航空的相关产业发展,鼓励拓展业务范围与开拓新产业建设,提高机场项目建设进程。与此同时,我国通用航空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大幅增长。对于民航发展来说,从经济性、营运范围多角度来看,铁路运输与其有竞争关系,因为铁路运输中的高铁运输也是我国的主要发展对象。根据铁路部印发的《铁路“十三五”规划》,我国将进一步完善相关铁路设施网络,改善运输服务,在互联网发展背景下继续推进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同时,也积极推进我国高铁“走出去”战略,将利用高铁出口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多方位的发展。因此,对于航空运输的发展来说,高铁是其主要竞争对象,或产生相关的替代效应。为进一步实现航空运输业的高效快速发展,针对高铁的替代影响进行相关的改进与提升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铁对航空运输的影响现状

随着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公路运输在2012年之后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与此同时铁路运输却出现了大幅上升趋势。2012—2017年,我国铁路客运量由18.93亿人次增至30.84亿人次,客运量占比提升至16.68%(如图1)。虽然航空运输在交通运输方式客运量占比方面比重较小,从2000年的0.45%增至2017年的2.98%,但在客运量方面实现大幅增长,中国民航2000年客运量为6722万人次,2017年增至55156万人次,增长了七倍左右。数据来源:国泰安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CSMAR。2012年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9812.33亿人公里,运输分担率从2000年的36.97%跌至29.39%,达到近年来最低运输分担率。2017年铁路旅客周转量为13456.92亿人公里,运输分担率回升41.01%(如图2)。在2014年,铁路旅客运输分担率超过公路旅客运输分担率,打破了公路多年来第一大出行方式的地位。除此之外,民用航空运输分担率也在2012年之后实现了大幅增长,这说明高铁的大力投资建设和开通运营影响了国民的出行方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高铁客运在交通运输之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有更多的乘客选择航空运输。具体就人们选择地、空高速出行比较来看,自2012年开始,铁路运输与航空运输实现大幅增长,两者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航空运输的发展过程中,铁路运输中的高铁运输对其产生着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二、航线运输与高铁乘坐比较分析

《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打造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作为国际交通枢纽,所以本文选取北京这一国际交通枢纽对其航线进行分析。基于前人研究提出的高铁与航空的市场临界点[1,2],选取了2005—2016年,以北京为起飞城市的共13条主要航线作为分析对象。根据《从统计看民航(2005—2016年)》、飞常准大数据获取的航线旅客运输量,以及机场的航空性收入,对于旅客运输量以及航程标准里程公里数[ 北京-兰州部分年限航线停飞,为不影响结果通过线性插值法进行补充。]进行加权处理,可以粗略获得每条航线的旅客公里收入。由于不同航线有差异,在计算旅客公里收入增长率之后,本文以2005年为基期(1%)进行处理。孙枫等学者(《高速铁路与汽车和航空的竞争格局分析》2017)[3]的研究将航线分为300—500km、500—700km、700—1000km以及1000km以上四类,本文进行了类似处理,将以上13条航线计算旅客公里收入增长率结果,分为500—1000km、1000—1500km和1500km以上三组(如图3、图4、图5)。综合以上三组的情况来看,可以明显看出500—1000km航线在十年间的波动率较大,其中北京—青岛航线呈现出巨大变动,于2007年增长率达到-2%,2010年增长率为4%。从三组的情况来看,500—1000km部分航线呈现下降趋势,也有部分航线先增长后下降;而1000—1500km航线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收入情况呈现出明显的减少趋势,这或因为我国于2008年开始高铁陆续在更大范围建设、开通和运营,推测此航线范围可能受其影响较大。1500km以上航线较大部分保持增长趋势,较小部分呈现出下降趋势,对于长距离出行,航空运输的优势较大,因此受高铁线路开通的影响较小。

三、高铁对1000—1500km航线航空运输的实证分析

前人对于高铁替代性的研究多比较其运输特征、价格、经济性等,以效用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沙峻林[4]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方式分担率及发展策略研究》,2012)在研究高铁对公路客运方式分担率的影响时采用了经济、技术指标分析,对旅客出行和运输供给采用Logit模型;刘艺[5] (《高速铁路对民航运营的影响分析与实证研究》,2013)研究京沪高铁对航空运输分担的影响采用SP调查法,建立Logit模型,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选取宏观经济指标、高铁与民航观测指标进行回归分析:Wan[6] (《Airlines’ reaction to high-speed rail entries: Empirical study of the Northeast Asian market》,2016)等以北京、上海、广州为起终点,研究得出高铁开通对航线座位数的负向影响;王娇娥[7] 等学者(《高速铁路对国内民航旅客运输的替代效应测度》,2019)采用所有存在高铁直接竞争的航线指标,研究高铁对民航整体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2005年为起始年,分析自2005年以来高铁开通对选取的1000-1500km航线民航航线旅客公里收入的影响。研究数据包括:1.民航航线旅客公里收入:通过获取2005—2016年北京—上海、北京—西宁、北京—兰州、北京—温州的航线旅客运输量,以及机场的航空性收入,忽略国际航班的收入,对于旅客运输量以及航程标准里程公里数进行加权处理,可以计算得出获得每条航线的旅客公里收入。数据来源:《从统计看民航(2005—2016年)》、飞常准大数据。2.高铁相关数据:基于携程旅行网与12306铁道部火车票网获取2005—2016年间列车的G、D列车开通数据。3.经济数据:研究选用航线两端城市的年末户籍人口、GDP数据,对数据进行城市对平均处理。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及各地政府官方网站公布的年报数据。本文以北京—上海、北京—西宁、北京—兰州、北京—温州四条航线的四个城市对为研究样本,采用四个城市对在2005-2016年每年的航线旅客公里收入、高铁运营数据及经济数据,建立了12年、共计48个观测值得平衡面板数据集,因变量为城市对的每年的航线旅客公里收入。对于样本设计的回归模型如下:基于上述分析,建立如下计量模型:根据模型回归的结果来看,高速铁路的开通对航线旅客公里收入有显著影响。其中G、D、Ln(MGDPit)、Ln(MPOPit)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5%的检验,并且与预期符号相一致,符合经济意义,仅有D2008因变量未通过,并且与预期符号不符。各解释变量分析如下:由城市对间G字头、D字头列车开通带来的负向影响可知,高铁开通对航空运输的收入带来负作用。基于回归结果可知,城市对航线旅客公里收入将分别下降27.3%(即[EXP(-0.3192)-1]*100%)与34.7%(即[EXP(-0.4259)-1]*100%),两者相比较D字头列车产生的影响更强,这说明在高铁投入使用之后的确对城市对航线旅客公里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D字头可能由于开通时间长、范围广、性价比高而对航空运输产生的影响更大。由城市对的GDP与户籍人口数目对航线旅客公里收入带来的正向影响可知,城市规模越大、经济水平越高,其对航空运输的影响越大,并且由于航线整体受客运需求的影响,航线旅客公里收入再此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航空运输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本文的回归模型发现其作用影响并不显著。由于本文选取样本均为1000—1500km航线,同时北京作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长途运输中占据优势,因此其作用效果不显著。

四、地、空高速运输竞争背景下各自发展对策分析

(一)高铁运输行业高铁运输在短途路程中占据绝大优势,相比于航空运输更具经济性,对于短途运输,其应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继续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推进高铁的相关服务,为乘客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条件。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其他运输方式相结合,提供旅途“无缝运输”,针对旅客出行需求进行改进。

(二)航空运输行业首先,发挥航空业在长途运输,尤其是1000km以上航线中的优势。因此,可以考虑进一步发展长途运输,相对精简短途运输;针对季节性变化调整飞行航班,节约成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降低票价,吸引更多的乘客。其次,优化登机流程。航空运输程序相对较为复杂,其登机流程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三,提高航班准点率。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航班准点率也是另一个可以进一步提高的指标;利用以往的飞行数据以及考虑其他客观因素,可以进一步提高航班准点率,为乘客的行程安排提供更好的保障等。

[参考文献]

[1]丁金学,金凤君,王姣娥,刘东.高铁与民航的竞争博弈及其空间效应——以京沪高铁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5):104-110.

[2]赵坚,苏红健.节约旅行时间的价值与交通方式选择分析[J].综合运输,2010(9):60-65.

[3]孙枫,汪德根,牛玉.高速铁路与汽车和航空的竞争格局分析[J].地理研究,2017,36(1):171-187.

[4]沙峻林.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公路客运方式分担率及发展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

[5]刘艺.高速铁路对民航运营的影响分析与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7]王姣娥,景悦,杨浩然.高速铁路对国内民航旅客运输的替代效应测度[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09):1933-1944.

作者:焦德涵 单位:江南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