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创建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由于自身特点和目前所处的特殊阶段,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与基本规范和相关指引的要求相比,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从铁路运输企业的特点入手,就处于市场化改革中的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现状、制约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的注意事项和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当前,铁路运输企业正处于市场化经营改革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必须有内容健全、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但大多数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进展缓慢,制约条件和存在问题较多,内控制度建设不如人意。进一步消除不利条件,解决存在问题,加快构建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铁路运输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铁路运输企业及其财会工作的特点
(一)铁路运输企业的特点
一是从产品来看,作为运输企业的铁路运输企业与其他运输企业一样,其产品都是旅客和货物的位移,没有脱离生产过程而独立存在的销售过程,在会计期末,没有“在产品”的结存,也没有“产成品”的库存,运输过程的完成也就是销售的实现。二是从资产配置看,企业生产能力的表现形式不同。其他运输企业大都是以运送工具为生产能力的主体而形成独立企业,例如,汽车运输企业,以汽车为主形成企业的生产能力,其固定资产可不包括道路等设施,航空公司以飞机为主形成企业的生产能力,成立独立的企业,也不一定要求每个企业都拥有自己的专用机场。而在现行管理体制下的铁路运输企业则不同,它是以线路、通讯信号设施、车站(包括直接为运输服务的各生产站段)机车车辆互相配套形成输送能力,它们构成铁路运输企业特定的专用固定资产,全部由铁路运输企业统一管理。三是从企业管理看,铁路运输企业的管理和生产组织具有“高、大、半”的特点,即:运输调度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生产协作大联动;管理半军事化。这三个显著特点,具体表现在内部工作的安排,不仅以通知、通告等形式下发,一些重要工作更是以命令形式下达,体现了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正是在这种模式下,铁路运输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协作不多,长期以来自成一体,相对封闭。这种状况自2013年原铁道部政企分开后,这种局面被打破。
(二)铁路运输企业会计的特点
一是由于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收入会计和支出会计分开核算。收入方面,实行发站核算制,取得的运输进款(客运及行包收入、货运收入及其他杂项收入),逐级汇总上交铁路总公司,这一过程作为收入会计核算的内容。支出方面,以支出预算作为控制手段,根据各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及专业运输公司)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工作量,按照核定的内部结算单价进行清算,作为运输支出的补偿,也作为铁路局及专业运输公司的营业收入,与其实际支出配比计算经营结果。二是由于上下级之间频繁的业务往来,在核算资金流动上设置“内部往来”科目,兼有债权和债务性质,以报告期轧差结果确定,核算时上下级同时记账,编制合并报表时抵销。三是铁路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分为铁路总公司、铁路局(专业运输公司)、运输站段三个级次。作为会计主体,铁路总公司和铁路局(专业运输公司)是企业法人,运输站段是非法人单位。
二、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及目标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原铁道部于同年8月下发《关于转发财政部等部门有关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将广铁(集团)公司等5家单位作为全国铁路系统试点单位,要求于2009年7月1日期全面实施。2012年11月份,原铁道部在5家下属单位试点的基础上,抽调部分铁路局及部机关有关部门开展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专题研究,随后形成了《关于国家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根据各下属单位反馈的意见,之后又组织了两次集中研讨,中间遇铁道部撤销成立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工作至目前暂时搁置。该意见稿从十方面对国家铁路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进行规划和要求,按照先试点再全面推开的原则,分类分步推进,从2013年起,力争用3-5年时间,在国家铁路系统大中型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2013年,全面启动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已建立起内部控制体系的,应当按本指导意见修订完善,抓好有效执行和持续改进工作,尚未建立的,抓紧制定分类分步推进方案,经局长办公会批准后,于2013年6月30日前报铁路总公司备案。2013年下半年,铁路局在车务、机务、工务、车辆系统各选取至少一个单位进行试点建设。2014年,试点单位实施内部控制体系,铁路局全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并将内部控制建设成果报铁路总公司备案。2015年,铁路局全面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向铁道总公司报送评价报告。2016年,铁路总公司聘请中介机构对铁路局、专业运输公司内部控制进行审计。2017年,国家铁路系统其他大中型企业全面建成并实施内部控制体系。
三、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铁路行业内部控制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2008年6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基本规范后,虽然原铁道部也及时下发了通知和指导意见,并选取了部分单位进行试点,但在遇到原铁道部改制后,这项工作就基本陷于停滞,没有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推进,大部分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局)并没有按照基本规范和指引的要求建立成型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也是一样。
(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等方面不尽人意
一是内部环境方面,领导层对内部控制的目标存在认识误区,大多数单位的领导着将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等同看待,安排财务部门牵头这项工作,容易造成制度制定的偏差。另外,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的半军事化管理,使得权力过于集中,在内部会计制度建立过程中,包括单位领导和其他权力部门态度暧昧,工作只推不前,形成了暗流抵制或消极应付现象。二是风险评估方面,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相对地封闭运行,形成了铁路运输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薄弱,除了安全风险管理,在财务风险、税务风险、法律风险等经营风险管理方面意识淡薄,与铁路企业落实市场主体地位,实施市场化运作改革极不适应,风险管理基本单一和跑偏。三是控制活动方面,由于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施的控制活动,虽然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实施,如岗位分离管理、授权管理、资产的日常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但由于没有统一、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各种控制活动基本上是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有机联系和协调,实施效果也不是十分明显。另外,铁路企业内部虽然也十分重视应急处理机制建设,但大多数存在与生产环节,在经营管理方面,几乎没有涉及,现有的控制制度也存在缺陷。四是信息与沟通方面,铁路运输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比较早,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及时沟通和获取,但还存在生产管理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特别是与现有的财会管理信息系统接口受限,部分生产指标不能即时取得的问题,对财务预测等前瞻性工作形成了制约。五是内部监督方面,铁路运输企业的内部监督职能散布与多个职能部门,单位内设有审计部门、纪检部门,与收支两条线相一致而设立的收入稽查、财务监察,以及为应对社会反响而设立的路风监察等。内部的各种监督力量依据各自的制度办法独立行使职权,没有形成统一、相互衔接的内部监督体系,个别部门的监督活动不持续,不能完全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现有的内控制度也没有开展定期评估,缺乏内控制度缺陷认定标准,造成部分内控制度过时,与生产经营环境和活动不适应。
四、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一)优化内部控制环境,明确内控制度建设的责任主体
一是企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内部控制是一整套管理制度,它涵盖了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整体规范和受控,因此,它是需要全员参与的,而不是企业内部的某个职能部门。二是随着市场化运作,单位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注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在内部控制中的权力和义务,并注意结合部的衔接。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内控制度建设,加快推进速度。
(二)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构建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
内控制度建设中,必须引入风险管理理念,树立安全风险和经营风险并重的意识,更加重视在市场条件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控制,并将风险的研判、分析、控制制度化和常态化,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为处理突发事件做好准备,提高应对能力。
(三)统筹考虑制度设计,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协调性
制度不在于多,也不在于篇幅长,关键是要全面、协调、可操作。在内控制度建设中,首先,要重新审视铁路企业内部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去掉重叠的职能,补充缺失的职能,使制度跟着职能走,可有效解决结合部执行错位和管理缺位问题,增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协调性。其次,制度设计时也要注意激励考核问题,将内控制度的执行与执行者的薪酬挂钩,与个人的升迁挂钩,促进制度的执行力。再则,企业领导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克服命令式管理,注重以制度管人、管事,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
(四)整合优化信息系统,实现生产经营信息共享
以解决生产信息向经营管理需要即时传输为切入点,进一步整合优化各个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保证分析、决策需要。同时,还要加强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管理、维护等控制,保证系统安全、平稳地运行。
(五)强化内控制度缺陷认定,加强内部监督
铁路运输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结合内部控制五要素和相关指引,建立内控缺陷认定标准,构建自我诊断和评价机制,促进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通过制度统筹协调企业内部所有监督力量,加强日常检查监督,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胡玄能主编.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解读.新华出版社,ISBN978-7-5011-8368-5。
[2]蒋贤豫.浅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6(9).
作者:樊永明 单位:西安铁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