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区域铁路运输网的运输通道径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区域铁路运输网的运输通道径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区域铁路运输网的运输通道径路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区域间的各种交流和联系变得日益紧密。我国各经济区间的铁路网构架已基本形成。但西北和西南经济区间路网布局不够完善,并且两地区间的交流缺少便捷的运输通道。此文系统阐述了运输通道的定义、形成及组成要素,以及对西北、西南地区之间的路网通道状况进行论述,从而对新建西北(不含陕西)至西南地区间将形成的三条运输通道进行径路分析。

关键词:区域;区域路网;运输通道

1区域规划概念

1.1区域的概念

“区域”一词在区域发展理论中既是一个实体概念,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抽象的空间概念,它特指一个国家疆域内的各组成部分。区域具有经济结构完整的特征,是一个社会经济综合体。

1.2区域规划的概念

区域规划是指在所研究区域范围内,根据国家经济长期规划和社会发展水平、区域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基础,对区域第一、二、三产业、城镇一体化体系,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主要建设设施进行长远的全面规划,并做出合理的资源和空间配置。从区域规划的视角看,作为区域运输网的骨干,铁路长期担任运输任务,为区内外经济联系服务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铁路网中的“区域”与区域发展规划中的“区域”具有密切的联系,同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故本文中的区域铁路网中的“区域”泛指一切经济区、行政区。

2区域铁路运输网

区域按规划目的、属性不同,可划分为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和社会区。而经济区是以城市的经济辐射和吸引为内聚力,与周围的地区共同形成的具有特定经济规模、区际地位和广泛的区外联系的经济综合体。因此,区域运输网规划与经济区的划分密切相关。“十五”后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全国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长江、黄河中游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在这八大经济区中,东部地区的铁路网已基本成网,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均不同程度地形成铁路网骨架。而西北(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和西南经济区(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则铁路数量少,甚至连跨省区的高等级公路也极度缺少,没有形成一个畅通的交通区域性路网,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极度不畅。从全国路网来看,西北地区对外运输通道基础薄弱,尤其是在对东和对南的通道这种不利形势尤为突出。尽管宝兰线和宝中线一直承担着对东运输通道的大部分客货运量,但输送能力已达饱和,造成线路运能紧张。而在对南的运输通道上,连接西北与西南的唯一运输通道宝成铁路长期难以适应运输需要,对西南与西北地区的经济互补有极大伤害。因此西北与西南铁路之间的通道十分不畅,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瓶颈地段。如果要加强西北与西南地区的联系,就必须加快西北路网南通道的建设与规划,实现西北与西南路网的联结。

3运输通道理论

3.1运输通道概念

世界各国关于运输通道概念论述很多,但其实并没有明确的含义,也未对其做出严格意义上的界定。通常来说,只要是能承担运输任务的通道就称为运输通道,如道路、桥梁等。综合来看,运输通道含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运输通道在综合或区域运输网中都起着骨架的作用,并承担着区域运输任务,其运输效率决定着整个路网的输送能力。(2)运输通道极大地吸引着区域交通客货流,是连接客货流发源地与目的地的客货流密集地带,具有绝对的交通区位优势。(3)运输通道是融合多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国家或区域交通干线,承担着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货运输任务。(4)运输通道是相对完善的运输系统,具有包括线路、枢纽及运输生产设施。运输通道可分为广域、区域、城市及其对外三种运输通道。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区域运输通道,“区域”在前文中明确指出是经济区而非行政区。因此,区域运输通道是衔接各经济区之间的各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体,承担着经济区之间的物与人的运输,在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中起着骨干作用。

3.2运输通道的形成及组成要素

3.2.1运输通道的形成

运输通道作为连接客货流密集地带重要交通干线,集中体现在区域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对交通区位的支配。就交通区位论而言,运输通道形成受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因素和国家政策导向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于通道来说,区域中心-城市对通道的布局起到了主要的定向作用。其形态演化过程共经五个形态:(1)“点”形态。(2)“线”形态。(3)“树枝”形态。(4)“网络”形态。(5)三维“立体”网络形态。

3.2.2运输通道的组成要素

(1)相互联系的起讫区域。随着区域经济专门化发展,区域间的客货交流日益紧密。同时,区域经济专业化程度也不断提高,进而各地之间运输联系随之增大。因此,就需要进一步扩大运输通道的能力需求;反之,如果改善相关运输条件,那么区域专业化生产程度势必会在先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运输通道所联系起讫区域主要有以下类型:①原材料输出型。②中间产品加工型。③终端产品输出型。(2)联系区域的交通线路。通道运输方式有铁路、航空、水路、公路等,那么构成通道的运输方式就是这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联合运输。多方式运输的通道具有快速、及时、安全、优质和高效的特点。从构成运输通道的运输方式就可以看出,运输通道势必由运输线路、场站、通讯设备和提高作业效率的附属设备所组成,具有输送能力大等优点,并担负着区域间主要的交通流量。

4运输通道径路选择

本文根据上述区域铁路网论述的西北、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和西北路网南通道状况,并对新建西北(不含陕西)至西南地区间将形成的三条运输通道进行径路分析。其中兰合铁路是兰州至成都快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国土开发性铁路,更是西北地区连接西南、沟通华南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

4.1本区域路网规划

依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在既有或在建路网的基础上考虑规划。近期:新建兰渝、兰成、兰新第二双线、川青线、西宁—合作、天水—平凉—哈达铺等铁路,兰州—宝鸡—西安、西安至运城至大同、西安—成都以及郑西等客专建成,既有兰新、兰青、兰武、包兰、西康、宁西、襄渝线扩能改造完成。远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运输需求,适时建设新线和改造相关既有铁路,使区域路网进一步完善。

4.2西北至西南区域间通道径路选择

西北(不含陕西)至西南地区间将形成如下三条通道:由兰合线、西宁至成都铁路(合作至黄胜关段)、成九线(成都至九寨沟段)组成兰州(西宁)至成都的便捷通道;由兰渝线、宝成线(南段)组成兰州至成都、重庆的通道;由库格线、敦格线、格成铁路组成青海西部、新疆南疆至西南西部地区间的便捷通道。这三条通道建成之后,将担负西北至西南主要的区域运输任务,是本区域铁路网的骨干。上述各通道运输径路比较如表1所示,主要节点径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经以上径路比较分析表明:兰州至成都通道径路分析:经兰州—合作—成都径路最短,较兰州—哈达铺—广元—成都径路短37km,较兰州—宝鸡—广元—成都径路短388km。由此可见,陇海线—宝成线径路在里程和时间方面均不具优势,兰渝线—宝成线径路在承担兰州至成都地区间的客货交流在里程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其承担通过运量也可由兰州—合作—成都铁路分流。成兰线原计划在哈达铺与兰渝线间相接,目前黄胜关至哈达铺段工程尚未开工建设,根据2016年7月印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不考虑成兰线贯通。因此,研究年度成兰线的功能由本线、西成铁路的合作至成都段和原成兰线黄胜关至成都段来替代,未来本线和西(宁)成(都)线共同构成兰州—成都通道。银川至成都径路分析:经本线较经银川—西安—广元—成都径路短95km,较银川—中卫—宝鸡—成都径路短138km,在运输距离上银兰客专与本线是银川与成都之间的最短径路。但由于银西线与西成高铁设计标准较高,本线运行速度按160km/h计算时,银川至成都的运输时间不具优势,若按200km/h以上计算,则本线在距离与时间上均为最短径路。因此本线是银川与成都之间的便捷通道之一。张掖至成都径路分析:经西宁—合作—成都径路最短,较经西宁—兰州—合作径路短132km,较经武威—兰州—合作径路短152km,因此西宁至成都铁路是张掖至成都间最便捷通道。综上所述,兰合线是兰州至成都间最便捷通道。

4.3相关通道功能定位及分工

研究年度区域路网发生较大变化,西北至西南通道由兰州(西宁)—合作—成都、兰州—重庆、格尔木—成都、兰州—哈达铺—成都等铁路构成。对西北至西南通道各相关线路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原则进行分析如下。兰州—合作—成都线:主要承担沿线地区与兰州及周边省会城市之间的旅客交流,以及部分西北至西南的中长途跨区客流。兼顾沿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的地方货流。兰州—重庆线:西北至西南区际间的客货运输主通道,主要承担西北大部分地区与西南地区(不含川西北)之间的区际客货交流。西宁—合作—成都线:主要承担西宁以西、格尔木以东的青海地区与川西北及云南等西南地区的旅客交流,是西北西部(青海、新疆)与西南区际间的客运主通道。兰州—哈达铺—成都线:主要承担沿线地区的客货运输,以九寨沟景区的旅游客流为主。目前黄胜关至哈达铺段存在缓建和停建的可能性,若全线贯通可兼顾兰州及以远地区与成都及以远地区部分直通客货交流。格尔木—成都线:主要承担青海格尔木地区及南疆与西南大部分地区的客货交流,兼顾沿线地区客货运输。综合以上分析,本项目相关通道主要为兰渝线和兰州(西宁)至成都铁路。

5结语

区域运输通道建设在综合运输体系中起着骨干作用,输送能力大,担负着区域间大部分的交通流量。从全国路网看,西北地区路网对外运输通道基础薄弱,尤其是西北与西南之间的通道十分不畅,成为我国铁路运输的瓶颈地段。因此,必须加快建设西北路网南通道建设与规划,实现西北路网与西南路网的联结。西北与西南运输通道的主要运输径路规划将以兰渝线和兰州(西宁)至成都铁路。其中兰合铁路是西北、西南地区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宁夏等地通往西南地区的快速客运通道,同时也是西北地区连接西南、沟通华南的重要铁路运输通道。

参考文献

[1]李宝国.区域运输通道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

[2]张文尝.运输通道系统分析[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1(2):134-139.

[3]李少恒,杨永平,侯明辉,等.西北铁路网建设的区域环境特点及发展思想综述[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1(1):43-44.

[4]帅斌,钟绍林,李静.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区域划分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10(1):108-111.

[5]张沛.区域规划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杜宁睿.区域研究与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郭建喜.兰州铁路枢纽货运通道能力分析[J].科技资讯,2009(16):154.

[8]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建铁路兰州至合作线可行性研究[Z].2015.

作者:高永宏 单位: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