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预防效果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预防效果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预防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为患者提供护理教育干预糖尿病预防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分为研究组(n=52)、参考组(n=52),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血糖监测并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教育干预。结果参考组糖尿病足总发生率13.46%,研究组总发生率1.92%,研究组糖尿病足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FPG以及2hPG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护理教育干预可取得理想的降糖效果以及糖尿病足预防效果。

[关键词]护理教育干预;糖尿病足;空腹

血糖水平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患者必须长期采取降糖措施,若降糖效果不理想,易造成神经及血管受损,患者发生乳酸中毒以及高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1]。此次研究以糖尿病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3月~2019年1月接受诊疗,分析患者接受护理教育干预在糖尿病足预防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104例糖尿病足患者,纳入标准:随机血糖水平不低于11.1mmol/L;纳入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具备自主认知能力。排除标准:入组前即出现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患者;重度脏器功能病变患者[2]。对10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n=52)男性28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3.45±5.67)岁,参考组(n=52)男性2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2.78±5.42)岁。患者经分组后其临床资料组间无明显差异且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治疗,同时加强血糖监测并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教育干预,如下。①评估患者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患者入院后评估其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足等常见并发症的了解情况并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文化水平以及性格特点,制定个体化及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3];②实施护理干预教育:通过举办讲座的形式丰富患者对糖尿病诱发原因、常见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禁忌和注意事项等知识的了解[4]。鼓励性格内向患者通过观看健康教育小视频以及翻看健康知识手册等形式强化其健康观念和意识。若患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则可通过观看动画以及图片等形式规范其健康行为。引导患者家属多安慰和鼓励患者,提醒并监督患者用药[5]。指导患者定量定时进食、确保荤素搭配合理,以低糖、低脂、少盐、少油为饮食原则,避免食用甘蔗、香蕉、红枣等含糖料较高的食物以及油炸食物、生冷食物。指导患者通过打太极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改善机体免疫力。指导患者加强足部护理,睡前温水泡脚,将润滑乳涂抹于脚部,穿着透气性较好、大小适宜的鞋子,每日检查脚部是否存在异常[6]。

1.3评价指标

统计接受护理干预后患者糖尿病足发生情况;监测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PG)以及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涉及数据资料进行分析软件统计包为SPSS19.0,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对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以P<0.05对组间对比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进行判断。

2结果

2.1糖尿病足发生情况组间对比

参考组出现糖尿病足患者7例,总发生率13.46%,研究组出现糖尿病足患者1例,总发生率1.92%,研究组糖尿病足发生率更低(P<0.05)。

2.2护理后患者血糖水平组间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FPG以及2hPG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患者多发性并发症,主要引发原因为糖尿病周围血管以及神经病变,造成患者下肢运动神经以及感觉神经受损,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下肢功能丧失现象[7]。加强血糖控制及足部保护对于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意义重大,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并规范其饮食、运动以及足部护理等健康行为,有助于提高其自护能力[8]。此次研究中,参考组糖尿病足总发生率13.46%,研究组总发生率1.92%,研究组糖尿病足发生率更低且护理后研究组FPG以及2hPG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综上所述,为患者提供护理教育干预降糖效果以及糖尿病足预防效果均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朱秀丽.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糖尿病足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饮食保健,2019,6(15):270.

[2]刘霞,刘冬梅.早期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效果观察[J].糖尿病天地,2019,16(5):222-223.

[3]胡卫娇.预见性健康教育及局部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月刊,2020,15(1):75.

[4]王萍.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体会[J].双足与保健,2018,27(15):75-76.

[5]光琪.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167-169.

[6]陈建荣.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7):96-97.

[7]苏玉婷,王红艳.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的观察[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7,13(6):30-31.

[8]韩爱香,解维维.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1):247.

作者:闫立平 单位: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